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肛肠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黄乃健

月刊

1000-1174

0531-82913309 82950414-6287

250011

济南市文化西路42号

中国肛肠病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血清学标志物构建预测模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张笑涵钱盈陈田田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血清学标志物构建预测模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行肠镜下活检的132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分为结直肠癌组78例和非结直肠癌组54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指标、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将组间有差异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单一指标和联合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血常规指标和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均高于非结直肠癌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FP[OR(95%CI):2。140(1。422~3。332),P<0。001]、CEA[0R(95%CI):1。926(1。289~2。637),P<0。001]、CA125[OR(95%CI):1。688(1。147~2。023),P<0。001]、CA199[OR(95%CI):1。854(1。232~2。408),P<0。001]均为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AFP、CEA、CA125、CA199构建的预测模型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910,特异度为96。3%,准确度为84。7%。结论:基于血清学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构建的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推荐临床应用。

    结直肠癌血清学标志物预测模型诊断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NDRG2、WAVE3表达情况

    张瑜白艳丽刘献民张腊梅...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NDRG2、WAVE3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CRLM患者78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名为对照组,比较2组受试者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及NDRG2、WAVE3表达,分析NDRG2、WAVE3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WAVE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NDRG2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NDRG2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WAVE3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CRLM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现象;WAVE3在CRLM患者癌组织中表达量上升,而NDRG2表达量下降,2种蛋白表达量与癌组织转移、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存在一定关系。

    结直肠癌肝转移肠道菌群NDRG2WAVE3

    血清ALB、NLR及AFR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NOSES术后预后的关系

    饶姣玥王婧凯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NOSES)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ALB、NLR、AFR水平。根据术后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情进展组和病情稳定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ALB、NLR、AFR水平。以患者ALB、NLR、AFR水平平均值为临界值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随访时间截至2024年2月,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累积存活率。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ALB、NLR、AFR水平用于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截至最后随访日期,76例患者中23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复发率为30。26%;其中11例因肿瘤进展后死亡,死亡率为14。47%。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患者的ALB、AFR水平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患者;NLR水平低于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稳定组患者ALB、AFR水平均高于病情进展组,NLR水平低于病情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高水平组患者累积存活率较低水平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x2=5。790,P=0。016);NLR高水平组患者累积存活率较低水平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x2=4。663,P=0。034);AFR高水平组患者累积存活率较低水平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x2=4。319,P=0。045)。绘制ALB、NLR、AFR预测结直肠癌患者NOSES术后预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其AUC分别为0。775、0。797、0。704,联合检测的AUC为0。853,准确度为87。3%,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早期结直肠癌患者NOSES术后预后情况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血清ALB、NLR、AFR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对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度较高。

    结直肠癌白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术预后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效果观察

    任联胜陈晓博李庆军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每组41例。开腹手术组患者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疗效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短于或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前2组患者CEA及CA125水平、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CEA及CA125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腹腔镜手术组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2组患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腹腔镜手术组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结肠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疗效观察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腔内超声T再分期准确性及影响因素

    张瑶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腔内超声T再分期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2023年我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参与者,均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治疗后采用直肠腔内超声评估肿瘤T分期,以术后病理诊断T分期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复查时间等资料患者直肠腔内超声评估准确率,以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的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60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腔内超声评估肿瘤T分期准确率为70。0%(42/60)。不同复查时间、肿瘤位置、Wheeler直肠癌消退分级的患者直肠腔内超声T分期评估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是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患者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低位直肠癌、复查时间<6周是直肠腔内超声T再分期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可通过直肠腔内超声诊断进行初步的T再分期评估,但低位直肠癌、复查时间较短可能影响评估的准确性。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直肠腔内超声T再分期准确性影响因素

    MRI对结直肠癌分期及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李俊丽远波杨晓庆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结直肠癌分期及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参与者,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采用MRI检查结直肠癌患者,通过观察MRI评估结直肠癌患者分期情况、观察MRI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情况、分析MRI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分期及分化程度的效能。结果:经病理学检查,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高分化29例,中分化37例,低分化14例;T1期6例,T2期27例,T3期38例,T4期9例;N0期41例,N1期30例,N2期9例;经MRI检测结直肠癌患者T1期8例,T2期29例,T3期33例,T4期10例,准确率为83。75%;N0期40例,N1期31例,N2期9例,准确率为93。75%;经MRI检查显示,高分化30例,中分化37例,低分化13例,准确率为90。00%;MRI评估结直肠癌患者T分期的灵敏度为85。10%,特异度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86。96%,阴性预测值为79。41%,准确度为83。75%,Kappa值为0。754;评估结直肠癌患者N分期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95。12%,阳性预测值为94。74%,阴性预测值为92。86%,准确度为93。75%,Kappa值为0。893;评估结直肠肿瘤分化程度的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88。24%,阳性预测值为81。82%,阴性预测值为95。74%,准确度为90。00%,Kappa值为0。839,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好。结论:MRI对结直肠癌分期及分化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结直肠癌磁共振成像分期分化诊断

    地佐辛复合羟考酮对结直肠癌LAS术后镇痛及血清补体、PGE2水平的影响研究

    王如雪何东海李丹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地佐辛复合羟考酮对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术(LAS)术后镇痛及对血清补体、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6例行LAS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奇偶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地佐辛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地佐辛复合羟考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血清补体状况、血清PGE2水平变化、免疫细胞含量水平变化以及术后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血清补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血清补体水平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C3、C4补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P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PGE2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免疫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免疫细胞水平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CD3、CD4+和NK细胞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LAS结肠癌患者应用地佐辛复合羟考酮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对患者血清补体水平影响小,具有免疫功能保护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且安全性更高。

    结直肠癌腹腔镜辅助术地佐辛羟考酮疼痛血清补体前列腺素E2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金戈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质量、疼痛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T0)时相比,2组患者手术20 min(T1)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下降,观察组患者T1、拔管后5 min(T2)时的M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时间,PA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h、12 h和24 h疼痛和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不但可以提高患者苏醒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而且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直肠癌手术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

    直肠给药管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李淑红
    31页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李慧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直肠癌手术中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有效性。方法:将84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术后2周进行随访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记录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手术不同时间段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水平,采用智力(MMSE)评分、认知(MoCA)评分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A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应答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患者无术后并发症,B组患者发生8例,发生率为19。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10 min,2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开后、拔管时,A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B组(P<0。05)。术前2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各评分均优于B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稳定直肠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直肠癌手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