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管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管理科学

蔡晨

双月刊

1003-207X

zgglkx@casipm.ac.cn

010-62542629

100190

北京海淀中关村东路55号

中国管理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1984年创刊的全国管理科学类重要学术期刊。主要内容有规划与优化,生产与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市场与投资分析,预测与决策,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我国在管理科学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鼓励跟踪国际上学科前沿与热点的创造性研究,推动我国管理科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标志,努力扶持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成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学科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属地管理原则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调配的微分博弈模型

    李天娇刘德海
    23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物资调配是地方政府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提保障,由于疫情防控和物资调配压力不断升级,决策者面临选择与转换物资调配模式的难题,属地内部物资调配和统筹内外部省份物资调配是解决上述难题的两种主要模式。本文结合疾病传播率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级别,针对属地内部调配和统筹内外部调配两种模式,分别构建动态按需供给的微分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当受助地固定物资需求大于临界值时,统筹内外部调配模式更具优势;当受助地固定物资需求小于临界值或外部省份援助成本大于临界值时,属地内部调配模式更具优势。灾区地方政府根据灾区固定物资需求量、属地内部调配物资比例、外部省份援助成本临界点等具体情境,选择最为合适的物资调配模式。最后,结合武汉新冠疫情和西安疫情小波峰物资调配实例,对两种调配模式的总效用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双因素的交叉比较分析,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统筹调配和快速响应提供决策支持。

    属地管理微分博弈物资调配应急管理反馈均衡

    评论优化策略下考虑退货的网络销售商两阶段定价和订货决策研究

    王道平周玉
    24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消费者因商品感知差异做出的正负面评论及退货反应,结合其在日常销售阶段与促销阶段的不同行为特点,对两阶段商品购买概率、好(差)评概率以及退货概率进行表述。基于相关概率分析网络销售商不同评论优化策略下利润变化情况,构建销售商两阶段期望利润模型,决策最优的商品价格与订货量,并通过数值分析研究评论优化策略对网络销售商最优决策与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好评鼓励努力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商品销售价格与折扣率的提高,好评返现金额的提高使得商品销售价格小幅度下降,商品折扣率先提高后下降;评论优化策略会使得折扣率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降低;促销阶段的商品订货量随好评鼓励努力水平的提升而增加,随好评返现金额的变化规律会受到返现金额大小的影响。

    评论优化商品退货定价与订货量决策两阶段销售随机需求

    考虑保鲜努力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期权契约协调

    赵忠程瑜
    258-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鲜农产品具有易变质的特点,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如何激励供应链成员对产品进行保鲜是重要的问题。本文研究由一个生产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针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损耗和数量损耗,引入保鲜努力刻画零售商的保鲜工作,同时引入期权契约,研究其对供应链的协调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决策模式下,保鲜努力均有临界值。当小于临界值时,零售商利润与保鲜努力成正比;当大于临界值时,零售商利润与保鲜努力成反比。与分散决策相比,期权契约使零售商利润增加,生产商利润减少,供应链总利润增加。通常情况下,期权契约下的供应链总利润少于集中决策下的总利润,但当期权价格满足一定条件时,二者的总利润相等,可以实现完美协调。进一步设计利润分配契约,激励生产商积极参与期权契约,实现双方的利益共享。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结论,并分析了保鲜努力、期权价格和执行价格对供应链决策及协调效果的影响。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保鲜努力期权契约协调

    基于超图嵌入表示的商品分仓模型

    刘顺黄晓宇鲜征征左文明...
    270-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要求电商企业能快速地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当前,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通过构建分布式的配送中心,使库存尽可能地靠近消费者,从而实现分区域的就近发货和就近配送。然而,在多仓分布的设置下,不合理的商品分仓将导致大量的订单被拆分配送,这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便,还将使电商企业付出额外的运营成本。本文提出了一个以最小化被拆分订单的总量为目标的商品分仓优化模型。首先,基于已有的历史订单数据,构造超图G,使G中不同的顶点对应不同的商品,G中的超边则反映了商品在订单中的共现关系,通过对G做谱图分解,获得了对各商品的嵌入表示。然后,基于上述表示,提出了带上、下限簇数限制的约束聚类算法,并通过该算法生成商品分仓的结果。使用主题模型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生成的模拟订单数据作为实验分析的对象,在不同的参数设置下,生成了大量模拟订单数据,把本文提出的模型与当前流行的模型分别应用于这些数据以生成商品分仓的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的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有明显的优势。

    商品分仓超图嵌入表示聚类运作优化

    基于消费者偏好差异的绿色产品行为定价策略比较

    刘侃莹李巍
    279-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绿色产品供应链上不同实施渠道的行为定价策略(behavior-based pricing,BBP)进行对比分析。假设市场中存在对绿色产品有偏好差异的两类消费者,构建无BBP、零售商BBP、批发零售BBP三种定价策略下的绿色和非绿色产品供应链两阶段博弈模型,比较不同BBP策略给绿色产品供应链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BBP对绿色度的提高有促进作用,零售商BBP下绿色度增长的速率最快;BBP对绿色产品定价策略的影响会受无偏好差异消费者率、绿色度成本系数、绿色度敏感性系数等因素影响;BBP有利于提高绿色产品零售商利润随无偏好差异消费者率减小而增长的速率。

    行为定价策略绿色产品供应链消费者偏好差异

    考虑竞争情形的PPP项目投资者逆向选择问题研究

    周亦宁刘继才浦徐进
    287-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PPP项目招投标阶段,投资者隐瞒自身真实能力信息,试图获取高收益的逆向选择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研究构建招投标阶段投资者与政府的信号博弈模型,计算分析使投资者如实报价的分离均衡所应满足的条件。结论表明,政府给予高能力投资者的利润率存在一个最优取值区间,在此区间内可以实现市场上不同能力投资者如实报价的分离均衡。进一步考虑招投标阶段投资者存在内部竞争的情形,通过对不同能力投资者内部竞争的博弈分析发现,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对市场上不同能力投资者形成分离均衡条件的影响并不是绝对正面或者绝对负面的。只有当政府声誉损失值足够小时,不同能力投资者相互竞争才会有利于分离均衡的形成。否则,不同能力投资者之间竞争的存在使得政府给予高能力投资者的高利润率取值上限降低,不利于市场上分离均衡的形成。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在招投标阶段正确识别投资者能力信息的机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PPP项目招投标阶段逆向选择信号博弈

    回收目标责任制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及以旧换新策略研究

    王竟竟许民利
    298-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鼓励生产企业实施回收目标责任制是助力家电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回收目标责任制下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及以旧换新策略选择问题,考虑了回收目标责任制对制造商的回收约束,构建了制造商实施以旧换新、制造商将以旧换新外包给零售商、制造商将以旧换新中的旧产品回收外包给回收商三个博弈模型,通过对不同模型下均衡解的对比分析,获得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实施回收目标责任制时,一旦目标回收率的值大于某个阈值,无论何种以旧换新模式下,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呈现出快速下降的趋势。即使回收旧产品需要投入的固定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回收目标责任制对供应链及其成员来说总是不利的,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降低税费或者提供补贴的方式对完成回收目标的企业进行激励。其次,对新客户而言,无回收目标责任制或者目标回收率较小时,制造商将以旧换新外包给回收商时对新客户最有利,当目标回收率较大时,制造商实施以旧换新对新客户最有利。对现有客户而言,制造商实施以旧换新对现有客户总是最有利的,制造商将以旧换新外包给回收商总是最不利的。最后,从供应链绩效来看,实施回收目标责任制时,最优的以旧换新策略模式为制造商实施以旧换新,当制造商面临大额固定投资成本投入不愿意实施以旧换新时,零售商可以为制造商承担部分成本,从而使所有供应链成员都受益。

    回收目标责任制以旧换新定价闭环供应链

    嵌入性风险视角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

    王丹丹乐为杨雅雯郭本海...
    31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领域、跨边界的多主体网络化合作创新模式下,嵌入性风险伴随技术创新网络演进全过程,制约创新网络稳定运行。利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2009-2020年专利合作数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基于专利统计数据和产业关键政策的时间节点划分技术创新网络演进三阶段。从结构和关系两个嵌入维度出发,并进一步考虑关系嵌入的级联失效过程,仿真分析嵌入性风险作用下创新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大型集团企业、垄断资源行业企业的结构嵌入行为易引发嵌入性风险,该风险对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具有强破坏性,网络结构迅速由整合向破散演化,且演化速度随网络"核心-外围"结构的凸显逐渐加快;产业链上企业的结构嵌入行为对创新网络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并随网络"外围-多核"型结构的涌现逐渐增强;创新主体的关系嵌入行为有助于创新网络结构由简单松散向松散耦合演化,强化对网络中弱关系的治理可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稳定。

    嵌入性风险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复杂网络

    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经济系统转型:碳定价与可再生能源政策作用有多大?

    刘新建宋中炜吴洁
    325-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经济系统转型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碳中和对经济转型要求与能源系统转型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围绕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基于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通过内生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基于Logistic模型的电力技术替代刻画我国能源系统,研究了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分析了不同强度的碳定价、可再生能源补贴及其组合政策在长期内对我国能源消费、电力生产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碳定价与可再生能源政策在实现能源系统深度脱碳化和短期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有不同的优势,两种政策的结合相对于单一政策实施的效果更为明显;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仅依靠能源系统的转型难以实现,2020-2060年后期实现碳中和的难点将主要存在于基础工业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

    碳中和碳达峰可再生能源能源系统减排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