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高校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高校科技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中国高校科技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月刊

2095-2333

zggxkj@126.com

010-62511446 62510226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1103室

中国高校科技/Journal Chinese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发展政策,服务全国高校科技和产业化工作计划,指导全国高校科技和产业化工作,推介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团队和高校最新科技成果,辅导高校科技人员申报国家科技及产业化计划、基金、传播科技创业知识、总结、交流科技管理和校企管理工作经验,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架起科技、资本、产业联姻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以人为本"建设模式为例

    李志强康慨王开婕魏一鸣...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被赋予了带动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排头兵",主动变革、积极作为,在探索高校数字化转型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数据治理、业务系统建设及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以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化转型实践为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建设思路.在该思路的指引下,学校信息化相关部门结合"双一流"建设目标,通过数据层"融合"、业务层"打散"、展现层"聚合",重塑学校信息化格局,为推动大学治理能力提升和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数字化转型以人为本教育信息化

    高校科研诚信问责制成熟度:模型建构与案例分析

    李睿婕周湘林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重点的科研诚信问责治理体系,但高校实践中出现的科研失信现象反映出我国高校在科研诚信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依据成熟度模型、制度成熟度概念等提出我国高校科研诚信问责制成熟度概念,通过成熟度等级划分、成熟度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确定,构建了高校科研诚信问责制成熟度模型,选取C大学作为案例,对其科研诚信问责制成熟度评分定级.研究显示,C大学的科研诚信问责制成熟度等级为规范级,其中明责阶段的问责制建设较为完善,知责阶段和察责阶段的问责制建设相对薄弱.

    科研诚信问责制成熟度成熟度模型制度成熟度

    "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探究——以新加坡两校为例

    薛珊刘志民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定一流的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条件.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具有典型的"后发型"世界一流大学特征,两校立足于发展战略环境的分析,制定了适宜的发展战略目标.在战略行动中,两校通过完善制度安排,健全组织建设,建立规划与实施的联动机制,达成战略共识,强化战略实施保障,培育执行力文化,切实推动两校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有:精准定位目标,扩大后发优势;优化规划制定,完善制度安排;健全保障机制,凝聚战略共识;培育执行力文化,增强行动效力.

    世界一流大学新加坡战略规划后发优势

    行业大学学科发展"近综合化"形态趋向及其实践路径

    周统建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是当前行业大学学科建设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然而,客观上存在的设置随意、跟风炒作、建设不力乃至不当逐利的倾向,以及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强烈的路径依赖,常导致行业大学学科发展出现困顿."近综合化"理念积极扬弃当下学科交叉融合的单一化、扁平化、粗放式模式,并构设了以行业优势学科为内核的"凸显中心"的综合化空间学科结构模型,力求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学科与支撑学科、支撑学科与关联学科、关联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联结渗透,以实现传统行业学科发展上的重大突破.构建行业发展诉求与人才培养目标同一的新型行业人才培养模式、超越知识生产的多学科"近综合化"发展范式和基于生态生长模式的"近综合化"的学科结构体系成为行业大学学科发展"近综合化"的实践路径.

    行业大学学科建设交叉融合生态共生"近综合化"

    东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探讨及借鉴

    马忠法胡玉屏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转化率、产业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巨大.日本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并从制度和资金支持两方面推动建立技术转移组织机构(Technology Licensing Organization,TLO),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东京大学作为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其内设产学合作促进本部与东京大学开放研究院、外设全资子公司东京大学TLO的知产管理模式,对其有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积极作用.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体系,优化工作机制;注重人才培养,搭建校内服务平台;兴办中介机构,扩大业务范围;提供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策引导,创造社会价值;丰富考核形式,坚持质量导向;创办科技企业,鼓励学生创业.

    东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组织机构(TLO)

    "间断—均衡"视角下我国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演进逻辑与优化路径

    王伟伟张海琪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间断—均衡"理论构建了我国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理论框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地方高校2004-2021年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经历了初步覆盖(2004-2010年)、适度调适(2011-2013年)、稳步提升(2014-2020年)以及动态发展(2021年至今)四个阶段,并呈现出间断性与均衡性并存、央地政策协调互动、政策工具阶段性显著等演进逻辑.针对我国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存在的协调性较差、顶层设计欠缺、地区差异明显等问题,建议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调整优化.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间断—均衡演进逻辑

    近二十年来国内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可视化分析

    王家乐王佳毅廖曦之马林童...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是实现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CiteSpace软件对CNKI中近二十年来国内关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438篇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的总体发文量情况、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作者合作网络、研究趋势等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可视化分析

    中美著名大学校训的比较与解析

    樊华强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美著名大学校训存在明显差异,影响因素在于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迥异的教育管理体制和独特的高等教育传统.校训理念要崇尚真理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校训语言要句式简洁与内容丰富相统一,校训内涵要经典性与时代性相融合,校训风格要体现共性与彰显个性相协调.因此,应该大力弘扬崇古尚今的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入开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中美著名大学大学校训大学精神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王华新张志东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与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产业学院质量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过程、产出、效益3个一级指标,分解为建设情况、运营管理情况、满足学校核心诉求、满足行业企业核心诉求、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满意度7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分解为42个三级指标,针对每个三级指标均给出了评价要点.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质量评价体系AHP层次分析法

    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析——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2013-2023年)

    滕飞张祖玮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大数据技术为教育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资源,使得教育过程更为精确和科学.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技术,选取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发文量、研究机构、论文期刊来源、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总结这一领域研究热点的演进过程,加强学术合作与跨学科交叉的研究形式,推进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构建.

    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CiteSpace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