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家禽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家禽
中国家禽

半月刊

1004-6364

zgjqzz@263.net

0514-87241124,85552323

225125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仓颉路58号

中国家禽/Journal China Poul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发行的技术类专业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农业部重点宣传煤介、国家一级期刊。一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技术与市场相兼容,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的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品种鸡腹脂游离脂肪酸差异比较及转录组分析

    赵国玺符蓉李秋梅邹佳佳...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鸡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候选基因,试验以上市日龄的杏花鸡、沙栏鸡、清远麻鸡、胡须鸡、怀乡鸡、文昌鸡和固始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游离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并选取游离脂肪酸差异较大的鸡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胡须鸡腹脂中的C18∶1n9c、C16∶0和C18∶0显著高于其它6个品种鸡(P<0.05);清远麻鸡腹脂中的C18∶2n6c显著高于其它6个品种鸡(P<0.05);沙栏鸡腹脂中的C16∶1n7显著高于固始鸡、杏花鸡和清远麻鸡(P<0.05).此外,杏花鸡腹脂中的C20∶4n6不仅显著高于固始鸡、怀乡鸡、文昌鸡、沙栏鸡(P<0.05),且杏花鸡腹脂中的C20∶4n6与固始鸡差异最大,C18∶3n3与固始鸡差异倍数也较大(P<0.05),其差异游离脂肪酸与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α-亚麻酸代谢等通路中(P<0.05).ABHD3、PINK1、ACOX1、OSBPL2、GPD2、STAU1、ALDH2、CIDEA、TLCD1、IGFBP2、IRS2基因的下调与C18∶3n3/C20∶4n6的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鸡腹脂中主要的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通过对固始鸡与杏花鸡进行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在腹脂中发现11个与风味有关的C20∶4n6和C18∶3n3的形成有关基因,为后续研究与风味有关的游离脂肪酸提供理论依据.

    腹脂游离脂肪酸风味候选基因

    藏鸡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屠体、血液生理指标、肉蛋品质性状分析

    尤张静袁经纬马腾壑孙研研...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新浦东鸡对藏鸡的杂交改良效果,试验以藏鸡(ZJ)与新浦东鸡(XPD)为亲本构建纯繁及正反交杂交群体(ZX、XZ),测定后代群体的生长、屠体、血液生理指标、产蛋性能及肉蛋品质.结果显示:在生长和屠体方面,正反交组合相较于ZJ,0~16周龄体重均有显著上升(P<0.05),120日龄胫长、胫围、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均显著提高(P<0.05),正交组合ZX的提高程度大于反交组合XZ.ZX组母鸡的腹脂显著增加(P<0.05),脂带宽表现出来显著的杂种优势;在血液生理指标方面,正反交组合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在肉品质方面,相较于ZJ,正反交组合胸肌肌内脂肪显著提高(P<0.05);XZ的总不饱和脂肪酸和总饱和脂肪酸显著提高(P<0.05);在蛋品质方面,正反交组合300日龄平均产蛋率、蛋重、蛋白高度、蛋黄重和蛋壳重均显著高于ZJ(P<0.05).研究表明,通过ZJ与XPD杂交能够改良ZJ的生长、屠体性能,提高产蛋率、蛋品质、胸肌肉品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ZJ为父本、XPD为母本杂交改良效果相对更优.

    藏鸡杂交改良体尺性状屠体性能肉质性状产蛋性状血液生理指标

    鸽ADSL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SNP检测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董丽艳王清艳魏彩霞吴春琴...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该基因对鸽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1以6只白羽王鸽的16个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组织表达谱研究;试验2以140个白羽王鸽个体为研究材料,采用直接测序法筛选ADSL基因序列SNPs,采集这140个个体的胸肌进行剪切力、肉色、pH值、电导率等肉质指标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ADSL基因呈组成性表达模式,其在肝脏、胸肌、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最高.ADSL基因序列中有11个突变位点,其中T2305C、G2476A、C2664T位点SNPs与多不饱和脂肪酸、肌内脂肪以及肌苷酸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说明ADSL基因这些SNPs可以作为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为肉鸽的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基因组织表达谱单核苷酸多态性肉质性状

    腺病毒载体介导编辑chNHE1基因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抗性研究

    王震陈运通魏天悦陈洪岩...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Na+/H+离子交换蛋白-1(chNHE1)是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细胞受体,是ALV-J感染的细胞靶点.为了探索鸡抗禽白血病的育种目标,试验构建了定点编辑chNHE1基因的CRISPR/Cas9腺病毒系统,并对编辑后细胞抗ALV-J感染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使用CRISPR/Cas9腺病毒载体介导的ssODNs同源重组方案可以在chNHE1中引入突变,其中36%单克隆细胞株存在W38缺失;T37缺失的细胞对ALV-J感染具备极显著的抗性;W38缺失的细胞对ALV-J感染具有完全抗性,同时具有E35A替换、P36缺失、T37缺失的细胞对ALV-J感染也具有完全抗性.研究表明,CRISPR/Cas9腺病毒载体可以有效地编辑鸡DF-1细胞,W38缺失或E35A替换P36、T37缺失都可以使DF-1对ALV-J感染具有抗性,该方案为培育抗ALV-J感染的基因编辑鸡提供技术储备.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鸡Na+/H+交换蛋白-1腺病毒载体CRISPR/Cas9

    百合干花粉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郑明利毛培春杨凤萍田小霞...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百合干花粉对北京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以及鸡蛋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取18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35周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和4%百合干花粉.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4%百合干花粉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百合干花粉显著提高蛋壳颜色、蛋白高度、蛋黄色泽和哈氏单位(P<0.05),其中4%百合干花粉组的提高幅度最大.③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百合干花粉显著提高蛋黄蛋白质和叶黄素含量(P<0.05),其中4%百合干花粉组的提高幅度最大;2%和4%百合干花粉组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4%百合干花粉显著提高北京油鸡蛋壳颜色、蛋白高度、蛋黄色泽、哈氏单位、蛋黄蛋白质和叶黄素含量,显著降低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蛋黄胆固醇含量.

    百合北京油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黄胆固醇蛋黄叶黄素

    限制基础日粮比例补饲水培大麦苗对籽鹅肉品质及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董佳强马志刚霍明东张红...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探究限制不同比例基础日粮补饲水培大麦苗对籽鹅肉品质及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28日龄籽鹅(公母各半)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籽鹅饲喂基础日粮,85%限饲组、72.5%限饲组和60%限饲组籽鹅分别以85%、72.5%和60%的比例饲喂基础日粮,自由采食水培大麦苗.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①72.5%限饲组和60%限饲组籽鹅肌肉24 h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各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72.5%限饲组和60%限饲组籽鹅腿肌甘氨酸含量、胸肌和腿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5%限饲组,胸肌组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85%限饲组(P<0.05).胸肌中,60%限饲组的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72.5%限饲组和60%限饲组的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5%限饲组(P<0.05).腿肌中,72.5%限饲组的氨基酸总量(TA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3组,72.5%限饲组和60%限饲组的NEA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必需氨基酸(EAA)/TAA比值和EAA/NEAA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限制基础日粮比例在72.5%时补饲水培大麦苗既能增强籽鹅肌肉保水性,又能提高籽鹅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改善肉质口感风味,但基础日粮比例低于72.5%时可能降低肌肉必需氨基酸占比.

    籽鹅水培大麦苗肉品质氨基酸

    甜叶菊绿原酸和染料木素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卵泡发育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肖蕴祺张珊沈一茹陈静龙...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甜叶菊绿原酸和染料木素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卵泡发育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按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的原则分为4组(P>0.05),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20 mg/kg绿原酸(绿原酸组)、基础日粮+120 mg/kg染料木素(染料木素组)、基础日粮+120 mg/kg绿原酸+120 mg/kg染料木素(绿原酸+染料木素组).试验预饲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显示:绿原酸、染料木素或二者共同添加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绿原酸、染料木素单独和共同添加均显著提高蛋鸡蛋壳强度、蛋壳厚度(P<0.05);绿原酸、染料木素单独添加显著提高蛋鸡蛋壳比例(P<0.05);绿原酸、绿原酸与染料木素共同添加显著降低蛋鸡蛋壳颜色L*值,显著提高蛋壳颜色a*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绿原酸、染料木素或二者共同添加对蛋鸡卵泡数量、卵泡重量和卵泡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绿原酸、绿原酸与染料木素共同添加显著提高蛋鸡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绿原酸显著提高卵巢总抗氧化能力(P<0.05).研究提示:绿原酸和染料木素虽然未显著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但可显著改善蛋壳质量,同时增强肝脏和卵巢的抗氧化功能.

    甜叶菊绿原酸染料木素蛋鸡蛋品质卵泡发育抗氧化性能

    鹅星状病毒通用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陈立功穆英丽张诚潘保革...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用于鹅星状病毒1(GAstV 1)和鹅星状病毒2(GAstV 2)感染快速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试验根据部分GAstV ORF2基因和部分3'非编码区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矩阵法获得引物和探针的最优浓度,在优化退火温度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扩增GAstV 1和GAstV 2的标准曲线,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建立的方法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并与文献报道的常规RT-PC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中最优上、下游引物浓度均为0.40(或0.50)μmol/L,探针浓度均为0.50 μmol/L,扩增线性范围分别为 3.26×103~3.26×108 拷贝/μL和 7.09×103~7.09×108 拷贝/μL,相关系数均为0.998;该方法可特异性检出两种GAstV,但对新城疫病毒、H9 亚型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新型鸭呼肠孤病毒、鹅细小病毒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6种鹅病相关病毒的核酸均无扩增信号;其检测限分别为3.26×102拷贝/μL和 7.09×101拷贝/μL;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3%.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GAstV阳性率为90.57%(96/106);而文献报道的常规RT-PCR方法对GAstV 1和GAstV 2的混合阳性率为62.26%.研究表明,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同时检测GAstV 1和GAstV 2提供了快速、敏感、特异且能满足临床样本需求的检测方法.

    鹅星状病毒荧光定量RT-PCRTaqMan探针

    芦荟提取物治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效果研究

    丁咚吴楠宋臣锋刘勇...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芦荟提取物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治疗效果,试验将14日龄180只雏鸡随机分为6组,即阴性对照组(不感染球虫不给药)、阳性对照组(感染球虫不给药)、地克珠利治疗组(0.2 mL/L地克珠利)、芦荟提取物低(0.5 g/L)、中(1 g/L)、高(2 g/L)剂量治疗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试验组鸡只经口人工感染7.5×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并在感染球虫当天所有治疗组开始饮水给药,直至试验结束.所有试验鸡在21日龄统计相对增重率、存活率、盲肠病变值、卵囊值,计算抗球虫指数(ACI),综合评价芦荟提取物的抗球虫效果.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芦荟提取物组试验鸡相对增重率和存活率均有所提高,盲肠病变记分和每克粪便卵囊数(OPG)显著降低(P<0.05);芦荟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达到低效抗球虫效果,ACI分别为154.23、145.94、122.93;地克珠利治疗组达到高效抗球虫效果,ACI为181.55.研究表明,在饮水中添加2 g/L芦荟提取物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芦荟提取物柔嫩艾美耳球虫治疗效果

    禽戊型肝炎病毒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早期共感染SPF鸡的致病性观察

    张煜朵张亚文王金金常爽...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早期共感染的致病性,试验将aHEV与CIAV人工感染SPF鸡胚或雏鸡后,通过检测体重、死亡率、器官指数等多项指标研究两者早期共感染对SPF鸡的影响.结果显示:aHEV和CIAV共感染组死亡率最高,且在各统计时间点共感染组体重始终最低;aHEV与CIAV的早期共感染可显著加重肝脏的肿大和胸腺的萎缩,可促进CIAV在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以及血液中的复制,反之共感染也可促进aHEV在上述四种器官中的复制以及通过泄殖腔的排毒.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aHEV与CIAV早期共感染动物模型,并证实其可加重对SPF鸡的致病性和免疫抑制,提示需要加强对aHEV与CIAV共感染的检测与净化.

    禽戊型肝炎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共感染致病性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