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欧洲骨关节感染学会(European Bone and Joint Infection Society,EBJIS)2021、国际共识会议(Interna-tional Consensus Meeting,ICM)2018 和美国传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IDSA)2013 三种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诊断标准在中国人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接受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相关数据,分别按照三种诊断标准进行PJI诊断,对均满足三个诊断标准的患者与满足部分诊断标准的患者数据进行比对及分析.[结果]在140例患者中,符合IDSA2013标准135例(96.4%),符合ICM2018标准127例(90.7%),符合EBJIS2021标准133例(95.0%),三个标准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例(87.1%)符合三种诊断标准,18例(12.9%)符合其中一种或两种诊断标准.满足三个标准组患者存在窦道[例,无/有,(79/43)vs(18/0),P=0.002]、术中见脓[例,无/有,(85/37)vs(17/1),P=0.027]、不同部位培养阳性[例,否/是,(38/84)vs(18/0),P<0.001]的比率显著高于至多两个标准组.满足三个标准组患者CRP[mg/dl,M(P25,P75),1.95(0.55,3.81)vs 0.95(0.1,2.58),P=0.030]、关节液白细胞计数[细胞/μl,M(P25,P75),11 970(2 126.5,24 900)vs 300(32,5 498),P=0.021]显著高于至多两个标准组.[结论]EBJIS2021的PJI诊断标准与IDSA2013及ICM2018的标准具有相似的诊断效能,但是,三种诊断标准对于全身炎症反应或局部症状较轻的PJI患者诊断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