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旬刊

1674-9308

ccme@vip.163.com ,cpd@vip.163.com

010-64476883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远程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吉桂宜陶文娟李蕊岑李文钰...
    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解中国远程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远程医学教育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态势,在知网、万方、维普和超星数据库检索得到的文献数据基础上,通过利用Citespace工具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远程医学教育的研究主题、发文机构以及重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远程医学教育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医疗工作人员、患者、医学生和普通民众;在继续教育、临床技能、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和知识普及方面,远程医学教育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远程医学教育的发展已经从概念走向了实际.在未来,应当创新远程医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远程医学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远程医学教育的普及化,赋能健康中国的实现.

    远程医学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健康临床教学互联网

    课程思政与精神科教学体系评价指标构建及实证研究

    赵延宇李雪丽郭轶李论...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思政课程教学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中的根本任务,在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当前,高校针对学生的思政课程的建设工作愈发重视.在开展精神科教学的过程中,重视课程思政的融合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培育具备高等素质的人才有着积极效果.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在开展精神科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对于课程思政的融合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利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基于此,本研究将以课程思政与精神科教学为主,对课程思政与精神科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利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课程思政与精神科教学体系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增加评价效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为高校德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设计精神科教学体系评价指标构建实证研究

    剑桥晶体数据库和钻石晶体软件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卜明张海燕刘磊崔红霞...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结构的掌握之于药物化学的学习是切入点、立足点与主攻点,但由于药物分子往往具有复杂的结构又或是教材受限于二维平面不利于展示药物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导致学生对教材中的有关描述不甚理解,阻碍了后续学习的脚步.本课程组拟借助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剑桥晶体数据库(Cambridge structural database,CSD)和钻石(Diamond)晶体学软件的使用,凭借其高度立体化、可视化和动态化的特点,将药物分子结构全方位、无死角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原本抽象晦涩的结构描述得以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复杂药物结构的理解与掌握,以此疏通药物结构教与学中长期存在的堵点,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文章列举了 2 例CSD与Diamond软件相结合应用于药物化学教学中的案例,并详细地介绍了案例具体实施过程,为其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剑桥晶体数据库钻石软件药物结构软件药物化学案例计算机技术教育教学效果

    病理学课程医德医风建设与教学实践

    严嘉琦周萍何鑫徐苗...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病理学作为医学高等院校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加强其思政建设对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教研室结合病理学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点结合;改进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教学、小班讲授和案例教学法等课程思政新思路;同时注重对任课教师"思政"意识与教学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实现医学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病理学医学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教学实践立德树人

    神经内科专病门诊带教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陈淑华薛杰李友梅李治璋...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本质和宗旨决定了门诊服务是其工作的重点,门诊教学应是全科教学的重中之重.目前各基地培训及带教存在"重住院,轻门诊"情况,开展专病门诊带教的基地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各基地应强化专病门诊带教,充分利用专病门诊搭建的患者资源及教学科研资源,结合多模式带教方法,建设更优质的全科医师住培基地.结合临床教学实践,并对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万方等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文章主要从国内外全科医学发展史、专病门诊的优势、神经病学学科特点及多模式带教方法等几方面进行阐述,并以运动障碍专病门诊带教举例说明,阐明神经内科专病门诊带教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价值.

    专病门诊神经病学运动障碍多模式教学方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

    "双元驱动、三维融通"的《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贾小莹郭磊卢晓英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护理专业的本质决定了其必备的人文内涵,护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将"课程思政"融入护理专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阐述了《内科护理学》"双元驱动、三维融通"的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方案、教学成效及教学反思,以期将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并与后续临床实习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提供保证,同时也为专业同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借鉴.

    双元驱动三维融通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医教协同护理教育

    医学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与路径研究

    李丽剑李玉婷吴红颖李晓霞...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决定着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主体,在研究生思政育人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不断适应医学教育规律及研究生成长特点,切实解决医学院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弱项短板,研究分析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在协同育人理念共识、制度机制、育人成效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及潜在成因,通过明确协同育人职责,健全制度体系,加强业务培训,拓宽沟通渠道,打造专兼结合的育人队伍等方式,探讨符合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导师与辅导员(导辅)协同育人路径,进一步强化导辅双方责任意识和育人主动性,助力提升高校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推动医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医学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路径

    科普小讲座在硕士研究生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研究

    邓怡马坤龙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患沟通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医患沟通不仅影响着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还会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学实践的基石,它不仅在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事故风险.因此,医患沟通教学被认为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传统教学方法在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文章旨在探讨科普小讲座在硕士研究生医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和客观评价两方面评估教学效果,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技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情感,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医患沟通教学的改进将有助于培养更为全面的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实现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普小讲座硕士研究生医患沟通互动式学习模式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服务质量

    住培医师人文素养的培育

    王京贺欢欣董智瑞董健...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时代,住培医师的人文素养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医师终身继续教育的重要过程,为医学生走向临床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住培期间往往只注重对临床知识及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医师人文素养的培育.如今,住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存在认知不足、标准不统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改善住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认知,完善住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标准的举措,如人文教育定位标准化、师资培训标准化、住培基地管理标准化等,并健全住培医师人文素养评价体系.此外,加强人文素养培育的同时需要健全与国情相匹配的科学、系统的住培医人文素养评价体系.文章基于住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举措,以期提升住培医师人文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高素质型人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人文素养医学教育医学人文医疗服务

    医院办护校模式对当前护理职业教育的启示

    谢宜南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我国护士学校自设立之初,即为医院办护校的办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征.回顾我国近代医院办护校的历史,对比分析当前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医院办护校在职业精神培养、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也存在体制机制等问题,提出借鉴医院办护校经验,推广"总—分校"或"院中校"模式,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院(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提高护理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适应临床需求的护理人才.

    护理教育医院办护校人才培养模式总—分校模式临床实践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