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育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

顾明远

月刊

1002-4808

xuekan@edujournal.net

010-64845699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3区13号楼

中国教育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习主题的内涵、价值与设计策略

    郑桂华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主题是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新概念,它的内涵没有得到清晰界定,给人们的理解和运用带来一定困扰.对学习主题的理解,主要有人文主题说、课程内容说、学科大概念说,以及语言实践活动话题说.这些理解各有侧重,反映了学习主题的不同面向,并非排斥关系,确定主题角度不必强求统一.学习主题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聚焦学习目标、整合学习资源、关联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进阶等方面;学习主题的确定策略和路径主要有,从语文教材的相关信息中提炼,从社会生活问题中捕捉,从人类社会母题中推导.另外,学习主题的表述方式也有短语式、判断句式、疑问句式等多种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主题学习任务群

    回归具身阅读:文化赓续、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

    刘倩马云鹏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是人借助多感官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身体是阅读的本源性基础.具身阅读将身体作为建构意义的发生场,促进学生身体与精神的共同参与和成长,带动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的融合发展.受功利化阅读和碎片化传播的影响,当下阅读存在一种"离身化"问题,具身阅读将身体放置到高位,可以有效解决这些不足.不少学者借助西方话语阐释具身阅读理论,而对中国古代阅读教育传统中的具身阅读文化元素关注不足,当代具身阅读需对古代具身阅读文化进行灵活吸收与融合创新,从学生外在身体体验、内在心理滋养和周遭环境形塑三个维度明晰具身阅读的价值取向.古代具身阅读的现代转化路径需平衡协调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的关系,促使阅读诸要素融合发展,包括强化个性化具身指导,构建多模态交融环境,开展身体实践活动,增进具身主体间合作.

    具身阅读理论阅读范式传统文化身体参与

    定力与坚守: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留任意愿研究

    雷万鹏张子涵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战略视野看,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一种必要的存在,它为乡村最弱势群体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最底线的保障,其生存和发展必将伴随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分析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留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更成为透视逆境中教师职业认同与乡土教育情怀的独特视角.基于湖北省8个县(区)的研究表明,在控制教师工作量、居住条件等变量的背景下,教师人格特质是影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留任意愿的重要因素,相对而言,尽职尽责、情绪稳定、内敛沉稳的乡村教师留任意愿更强.从人职匹配理论视角看,乡村教师筛选不仅要强化教师学历与专业的匹配性,更应注重教师人格特质与岗位需求的适切性.为稳定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政府应在职前筛选、定岗匹配和制度激励等方面进行制度变革.

    乡村教师小规模学校教师留任意愿人职匹配理论

    研究生学历乡村教师主观心理环境现实困顿与突围超越——基于25个省的调查分析

    朱桂琴张竞元谭小漫胡娜...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学历乡村教师.基于主观心理学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研究生学历乡村教师主观心理环境处于复杂的困顿中,主要表现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落差、个人目标与组织支持的失衡、个体价值与组织目标矛盾、挑战性与阻碍性压力并存等.因此,转变研究生学历乡村教师的主观心理环境,需要构建"E贯知行"教师教育体系、营造乡村教育家成长人文氛围以及国家基础性保障提供系统支持.

    乡村教师研究生学历教师主观心理环境

    基于儒家教化思想的新时代榜样教育

    宋晔魏贝贝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化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榜样示范的思想驱动功能.在新时代境遇下,榜样教育面临着时代性不足、感召力不够、示范性不强和协同性不高等新困囿,制约其育人实效.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层面对新时代榜样教育的现实困境进行归因审思,洞悉其内在问题逻辑,进而返归儒家教化思想本源,深刻剖析言传身教、见贤思齐、圣贤君子和潜移默化等榜样教育的意涵.鉴于此,可通过重塑教育者"重要他者"的身份、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丰富创新榜样教育的形式和营造良性循环的教育环境等优化理路为新时代榜样教育提供镜鉴.

    儒家教化新时代榜样教育当代价值

    儿童自我叙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运用与教学实现

    刘小柳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事在德育教材中运用十分广泛,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研究者,都主要关注"他者叙事"而忽视儿童的"自我叙事".实际上,"自我叙事"之于儿童道德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自我叙事"让儿童将叙事化的个人记忆生成为道德经验,从第一人称的具身视角建构其道德自我,并在定位自我与善之间关系的过程中确立未来道德发展的方向.德育教师先要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儿童自我叙事"叙什么""何以叙"以及"怎么叙"等基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在教学中以教材中叙事情境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儿童进行自我叙事,并基于儿童生活实际创设新的叙事情境,同时还需要引导儿童对陌生领域和未来生活进行想象性的自我叙事.

    儿童自我叙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实现

    基础教育要培养多样性的创新人才

    李志伟
    103页

    高水平教研共同体建设助力育人质量提升

    李慧慧
    103页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李爱霞
    104页

    多路径促进思政课教学一体化

    田婕
    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