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育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

顾明远

月刊

1002-4808

xuekan@edujournal.net

010-64845699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3区13号楼

中国教育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培育文化自信:立足广州的粤港澳大湾区全学科阅读教育创新实践

    方晓波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学科阅读教育是一种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力图通过在教学中植入阅读教育要素,形成以文化自信培育为旨归、以全学科课堂阅读教育为途径、以智能化阅读平台为载体的育人样本.其理论价值在于,丰富和完善国际阅读与文化教育改革理论,夯实和发展阅读与文化教育内容体系、促进和推动阅读与文化教育区域联动.其推广价值在于,创新阅读教学方式解决改革难题,遵循以读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传播效率.

    全学科阅读教育文化教育文化自信培育教学模式粤港澳大湾区

    时间变革: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时间观?

    王永明亓玉慧王禧婷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教学时间观主要服务于知识掌握的目标,形成了外在指向的、线性累积的和工具理性的教学时间观,这使学生的生命常常处于被动、机械、空洞的状态,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更大可能性.辨清教学时间、生命、核心素养之间的本真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揭示素养发展的时间意蕴、机理和现实基础,有利于确立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时间观.为此,应探索转变教学时间观,使传统教学时间观转向主体本位、立体综合、意义生成的新教学时间观.

    教学时间观核心素养生命主体

    生命指向的教学时间生态反思与重构

    焦会银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时间的始源意义是促进生命的鲜活发展,但以"时间暴政""未来主义""权威依赖惯习"为表征的教学时间乱象却导致生命的萎缩.从教学时间生态视角来看,"双减"政策的推行意在将时间还给学生,并且所还时间要呈现出生命指向.教学工作者应以"双减"为契机重构生命指向的教学时间生态,在教学管理层面超越教学时间刚性规限,构建流动性教学时序;在教师层面纾解教学时间焦虑,敢于拥抱教学的"美丽风险";破除学生在教学时间使用中的"主体性假象",确保其时间支配权.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生态"双减"政策生命指向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问题的理性反思

    杨清溪史越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学习时间的管控始终是减负的关键措施,当前我国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的相关政策侧重于给出限制性标准,对学校和家庭安排小学生一日生活和学习的指导性不强,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标准的确定缺少科学依据.减负应该限制小学生每日的在校学习时间,而不是在校时间;应该管控每日的总体学习时间,而不是仅管控每日在校的学习时间.国家应基于科学研究数据出台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管理指导意见,加强家长和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教育.

    "双减"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学习负担

    建立健全乡村涉教财政经费统筹机制推动乡村教育新发展

    庞丽娟杨小敏王红蕾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基本公共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为双核,大力推动新时代乡村教育新发展,是厚植区域人力资本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强有力的财政性经费投入是乡村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当前乡村涉教财政经费多渠道而分散化,条块化的经费难以打通使用,支撑乡村教育内涵发展力度不够,尚难以形成对乡村教育新发展的有力保障.建议加快建立健全乡村涉教财政经费的统筹机制,实行多渠道涉教财政经费的总量统筹,打包形成乡村教育体系发展的财政保障经费;总体规划乡村教育体系改革发展任务,系统性统筹安排项目经费;适度提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经费自主使用权,强化经费使用效益、提升整体效能.

    财政涉教经费统筹机制乡村教育新发展教育强国建设

    县域普通高中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基于1615个县生均经费的实证研究

    于璇栾晓晶张晶晶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6-2021年县级层面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数据,采用Theil指数三阶段嵌套分解、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考察我国县域普通高中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县中生均事业费支出呈现"东西高,中部、东北塌陷"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县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支出分布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效应,显著HH区集中在东部长三角、山东半岛以及新疆、青海藏区等西部地带,显著LL区在中部和东北部集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和教育状况等因素综合驱动空间格局的形成.为此,建议推进东部县域间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建立县域教育协同监测评估机制;加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基于人口流动趋势和学龄人口预测的财政拨款标准;强化省级政府县中教育财政责任,构建精准有效的差别化扶持机制.

    县域普通高中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县中生均事业费空间格局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须知

    35页

    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是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融通的关键之举

    祁占勇吴仕韬
    36-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是厚植中华历史传统、扎根中国现实国情、镜鉴国际比较经验的时代诉求,也是推进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融通的关键之举.以积极发展综合高中为手段推进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融通要在功能结构定位上厘清综合性的内在逻辑,在区域布局定位上遵循系统化的建设路线,在办学主体定位上彰显多元化的办学理念.实现综合高中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坚持科学规划、助推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尝试联合化办学、渐进培育一批优质综合高中,聚焦课程多样性建设、助推学生个性化成长,重构招生标准、复归职普融通的教育使命等方面,着手铺设综合高中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的协同路径,以此消解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融通过程中的根本问题和重大问题.

    综合高中职普融通职业教育高质量高中学校多样化职普协调

    我国推进职普融通的实践探索、现实困难与应对策略

    曾天山苏敏李杰豪杭俊...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职普融通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驱动下,各地开展了丰富的职普融通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成效浅显,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职普融通存在横向上职普"通而不融"、纵向上职普"贯而不畅"的现实困难.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我国实际,推进职普融通应加强政策设计和系统规划,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体系;发挥职普资源互补优势,实现双向赋能协同发展;合理构建职普融通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切实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丰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展学分互认,推动以资历框架为引领的国家学分银行建设.

    职普融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

    智能时代的学习与进化:重构人类"学与教"范式

    李政涛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生命进化,人类的学习也经历了从自然学习、文化学习到智能学习,从本能学习、超本能学习到反本能学习,从自然学习力、文化学习力到智能学习力,从文字式学习、网络式学习到智能式学习的多重进化.在进化过程中,需要明晰"学习的理想",既要理解"学习的常识",也要创造"学习的新识".同时,还要警惕智能时代的学习,可能出现的"穿新鞋走老路"和"穿新鞋走错路"等异化现象,并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学习进化带来的诸多挑战.

    智能时代未来学习学习进化智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