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育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

顾明远

月刊

1002-4808

xuekan@edujournal.net

010-64845699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3区13号楼

中国教育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经验、关键挑战和推进路径

    薛二勇李健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深入推进的战略先导.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我国积累了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政策经验,突出表现为坚持党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领导、推进课程和教材的标准化建设、构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建设教育督导和质量监测制度.基础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其面临四个关键挑战,即学校布局与社会发展联动适应的挑战、教师队伍支撑高质量体系建设中的科学管理和配置的挑战、学生发展的教育选择权和个性化教育保障的挑战、提升满意度的美好教育供给挑战.教育内部要素和外部体系协同变革相结合,以此构建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新格局,其推进路径为:当前与长远结合、综合施策,优化学校布局;从入口、过程、结果全程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育选择权、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推进基础教育向注重体验的美好教育转型.

    基础教育强国学校布局教师队伍学生发展教育生态

    香港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独特优势

    卓泽林舒刚波李盛兵
    8-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发挥香港教育的独特优势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香港教育的三次历史转向奠定了多元样态的开放型教育体系、接轨内地的高水平教育路径、培养爱国爱港的创新型时代新人等重要基础.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香港教育需要在已有卓越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基于普惠化、多样化、国际化优势,香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桥梁和窗口作用,以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全球影响力.

    香港特区教育教育强国独特优势中国教育现代化

    基于课程标准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阐释与实施要点

    安桂清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本质上是介于多学科整合与超学科整合之间的一种整合的学习类型.依据功能、主导学科的数量、关联学科的数量、主题性质、组织中心、学习方式等不同的分类标准,跨学科主题学习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在具体实施中,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素养作为目标指向,以统领性任务和子任务架构并组织学习内容,既可以采取高度结构化的逆向教学模式,亦可采用更具开放性的生成性教学模式.在对学生开展学习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评估标准是否反映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学科基础,呈现出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

    课程标准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学习综合学习课程整合

    由概念到实践:"大概念"教学的本质属性及实践路径

    徐扬
    22-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世界各国学科教育领域的改革、探索及实践,都旨在培养以素养为导向的未来学习者,并以此作为奋斗目标,帮助学习者应对未来社会持续不断的挑战.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于其他学科领域的认知,"大概念"教学作为一类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得整合信息的"聚合器"、形成知识体系的脚手架以及产生元认知的驱动力.同时以学习环境为载体,以元认知为内在动力的实践路径,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思维结构体系的发展,落实核心素养.

    大概念教学大概念元认知概念本位教学学习科学

    课程综合化的内涵演进、育人追求与操作路径

    宋时春郝志军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综合化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人类对课程育人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反映了课程综合化内涵的不断演进.我国当前课程综合化的育人追求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为整体育人、综合育人和个性化育人.从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来看,课程综合化主要有三种取向:基于知识的关联与统合实现课程综合化、基于经验的分化与重组实现课程综合化、基于社会生活的整合与意义建构实现课程综合化.在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课程形式为课程综合化提供了一个具体案例.

    课程综合化课程育人整体育人综合育人

    学科育人:内在机制、实践环节与实施路径

    陈理宣刘炎欣李妍伶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育人是学科课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道德伦理等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时代诉求.反省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是智慧的标志,它是在掌握实践智力基础上的高阶思维,能够把知识的多个点、多种属性、多方面内涵联结起来,分化自我与对象,并产生自我与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认知的、精神的、意义的、情感体验的以及本质内涵的直观.因此,以实践性知识的掌握和技能训练为基础发展高阶思维,推动人的认知性素养和精神性素养的协调发展,是学科育人的核心目标,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

    立德树人高阶思维精神性素养认知性素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呼唤城乡教育的融合共生

    杜晓利陈嘉晟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跳出"就农村谈农村"的思维,在城乡一体化框架下,挖掘和释放城乡共同发展的潜能.城乡教育融合共生正是这一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积极倡导与有益尝试.这既是在回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又是对传统城乡教育关系的有力匡正.现实中,我国不同区域已呈现出以在地化课程塑造城乡产业联系、以多元化师资创新乡村教育发展、以研学基地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等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和而不同"的实践样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实现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持续深化融合共生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制订融合共生的可行方案,多元主体协同建立融合共生的保障机制.

    乡村振兴城乡教育融合共生乡村教育教育理念

    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地方课程建设研究

    曾煜姜琪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地方课程是国家安全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其目的是以课程的适切性和针对性回应维护边境民族地区国家安全的特殊需求,提升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开展此项工作要坚持适度理论性与突出实践性相协同、规范性安排与灵活性实施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建议着重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党委政府主导,以行政力量与专业力量的协同重点推进;体系化建构,以清晰的课程边界实现纵向与横向衔接;强化引领示范,以有力正向引导持续不断优化课程.

    边境民族地区国家安全教育地方课程建设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省思与对策

    杨玉春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国力提升紧密相随,也将对未来国家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了阶段性政策目标,但从教育强国是否有效支撑国家现代化的角度看,沉疴痼疾依然存在.长期强调面上均衡而相对忽视内在发展,追求平均对学生核心素养生成产生一定的负性影响,教育政策执行定势导致难以兼容创新发展的新生态,这些深层次难题需要系统化省思.展望未来,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更好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缩减教育管理层级营造区域教育协同治理生态,改进中考制度构建立体贯通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机制,顺承高中多样化发展趋势支持贯通培养模式和学校特色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政策

    我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探索

    滕洋孙瑞芳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存在一套支持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校外教育系统,具体包括普及层次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青少年宫教育系统,多领域层次的针对具有学科特长学生的竞赛教育系统,以及特定领域层次的指向具有创新潜质学生的科创教育系统.我国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面临着专门机构缺失、与学校教育协同不足、培养对象城市化和评价体系不健全等多重困境.建立专门机构、明确价值定位、加强一体化设计、完善评价机制是优化我国校外教育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基本策略.

    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校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