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以山西红色文化为例

    运红娥王志红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党中央"三全育人"号召,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应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在培育学生政治理想、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优势,让学生接受系统化的本土红色文化教育.通过注重教材建设、融入体验式学习、拓展内容深度、注重过程考核等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红色文化高职院校路径方案

    共情理论视阈下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廉亚倩
    193-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促进学生与教师及教学内容之间在认知和情感上达成共识,并最终促使学生在实践行为上的变动.文章从共情理论出发提出"共同体验历史"、完成情绪共情,"由我及他映射"、促进认知共情,"走进第二课堂",强化行为共情的实践路径,认为在实现知、情、行的统一引领下抗美援朝精神才能充分融入课程思政,进而才能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共情课程思政抗美援朝

    工程管理专业思政元素挖掘与素材库建设方法研究

    任玥耿艳丽李珊珊
    19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一直是三全育人研究的难点.本文用问卷调查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兴趣与倾向,并建立了系统性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以及各课程合理共用的思政素材库的基本方法.

    思政元素工程管理专业素材库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6+6"模式探索——以商洛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例

    孙凯唐龙龙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多元文化冲击、意识形态斗争、党员教育发展等.本文以商洛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例,总结出以六项举措实现"六化"目标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6+6"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6+6"模式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谢婧姜宇超
    19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自产生以来不断地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人们进行社交和获取信息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微信新开发的功能模块微信公众平台也逐渐引起了各高校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之后分析了影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如何实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

    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探究

    张燕
    20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价值观维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三维"评价体系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支撑,探究教学评价对三维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支撑关系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反拨作用,旨在构建适合外语课程教学评价的实践框架.

    外语教学全人培养教学评价体系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实习生思政教育探究

    陈宸
    203-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观,行为习惯养成,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增强应对现实挑战的能力与素质方面作用深远.但从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实施状况来看,无论是课程对与学生转换实习生身份相关的教育内容挖掘,还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等皆有待完善.基于此认知,本文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要,细化强调如何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做好全方位、全过程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素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尽快适应不同学习生活环境,完成职业教育阶段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发展任务.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实习生思政教育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罗唤陈禹辛
    206-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人才的关键课程,也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关键环节.2018 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要求指出各高校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 2 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 1 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方式和方法,主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关系、青年学生成长规律与教育教学实践效果的联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实践教学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升路径研究

    胡琼蔡莹霏
    208-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教育本质、德智关系、高校任务、学生发展等方面阐述了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支撑和指导,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度解读,同时提出了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路劲,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推进和思考提供借鉴.

    生态系统理论课程思政提升路劲

    红色档案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建构探究

    孟玉英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国家印发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明确阐述了高校科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即该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工程、政治性任务,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且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应着重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革命教育、爱国教育等方面中的优势作用.基于此背景,思政教师可基于红色档案视阈,创新构建思政课程体系,充分彰显红色档案的教育意义、时代价值.本文将站在高校思政教师视角,以红色档案视阈,围绕思政课程体系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体系构建意义,其次探明现有问题,最后提出体系构建策略.

    红色档案高校思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