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马廉亭

月刊

1009-153X

zglcsjwk@163.com

027-68878533

430070

武汉市武昌武珞路627号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6年6月,其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153X,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03/R。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吴阶平副委员长曾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同时也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曾荣获全军第三届优秀医学期刊二等奖,首届《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等;该刊编辑部曾被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评为学会先进集体。该刊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就,促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使之真正成为我国神经外科的学术园地,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该刊是大16开本,现为月刊,每期64页码,每月25日出版发行。该刊设有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介绍、新技术、学术讲座、综述、短篇报告等栏目,以神经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者以及从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也是重要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TA影像组学特征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陈鹏飞范文辉梁奕王剑...
    385-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CTA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3年收治的116例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病历资料,按照8∶2的比例分配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收集入院头部CTA影像参数,应用3D Slicer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 score);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应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并应用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44;95%CI 0.897~0.993;P=0.025)、瘤体长度与载瘤动脉管径的比值(SR;OR=2.247;95%CI 1.214~4.15;P=0.016)和瘤高与颈宽的比值(AR;OR=7.942;95%CI 1.47~42.925;P=0.010)为动脉瘤破裂的独立预测因素.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有意义的4个影像组学特征(Maximum 2D Diameter Column,Maximum 2D Diameter Row,Surface Volume Ratio,Elongation),经计算获得Rad score.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年龄、AR、SR及Rad score构建的联合模型,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95%CI 0.821~0.958),测试集为0.921(95%CI 0.803~0.999).校准图显示实际概率与预测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决策曲线显示在阈值概率37%~65%范围内,联合模型净收益高于传统影像预测模型.结论 CTA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传统影像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对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前交通动脉瘤动脉瘤破裂预测模型CTA影像组学

    睿米机器人辅助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秦国强冯诣魏强国何长春...
    391-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睿米机器人辅助经皮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使用睿米机器人辅助PBC治疗的30例PTN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注册成功并顺利完成手术,一次穿刺成功16例,二次调整14例;术中DSA侧位像显示微球囊在Meckel腔呈"梨形".术后即刻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随访6个月,疼痛无复发.术后即刻4例(13.3%)出现咀嚼肌无力,2例(6.7%)出现同侧感觉异常.术后即刻,所有病人均出现面部麻木,其中轻度15例,中重度15例;术后6个月,面部麻木程度部分缓解,其中轻度麻木22例,中重度8例.结论 睿米机器人辅助PBC治疗PTN具有定位精准、安全的优点,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手术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经皮微球囊压迫术睿米机器人疗效

    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邹志斌罗庆勇邹国荣胡友珠...
    396-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历资料.采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40例(观察组),采用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38例(对照组).比较术后3个月病死率、并发症(包括颅内再出血、脑膨出、脑积水、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3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估预后,其中Ⅰ~Ⅲ级为预后良好,Ⅳ~Ⅴ级为预后不良.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病死率(10.0%,4/40)明显低于对照组(28.9%,11/38;P=0.03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5%,9/40)明显低于对照组(44.7%,17/38;P=0.037).观察组术后3个月ADL分级Ⅰ级7例,Ⅱ级9例,Ⅲ级7例,Ⅳ级8例,Ⅴ级5例;对照组术后3个月ADL分级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7例,Ⅴ级8例.观察组预后良好率(57.5%,23/40)明显高于对组(31.6%,12/38;P=0.021).结论 与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相比,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预后

    血清PCT、IL-6及MIP-2水平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价值

    宗庆华张辉梁阿铭李亚飞...
    400-404,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水平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价值.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前瞻性收集14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入院当天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前及术后1、3、5 d检测血清PCT、IL-6、MIP-2水平,记录入院1周内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入院1周,86例确诊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9.31%(86/145).肺部病人气管切开术后3、5 d血清PCT、IL-6、MIP-2水平明显增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气管切开术后3 d血清PCT、IL-6及MIP-2水平增高评估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95%CI 0.848~0.949),灵敏度为96.51%,特异度为76.27%,准确度为88.28%;气管切开术后5 d血清PCT、IL-6及MIP-2水平增高评估肺部感染的AUC为0.898(95%CI 0.837~0.942),灵敏度为94.19%,特异度为74.58%,准确度为86.21%.气管切开术后3、5 d血清PCT、IL-6及MIP-2水平增高评估肺部感染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750、0.706.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时血清PCT、IL-6、MIP-2水平明显升高,因此,术后监测血清PCT、IL-6、MIP-2水平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肺部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血浆差异表达miRNA预测脑膜瘤术后复发

    王晓伟高学军张波郑安锡...
    405-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差异表达微小RNA(miRNA)在预测脑膜瘤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2017年5~9月前瞻性收集5例脑膜瘤和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样本,采用TaqMan低密度阵列(TLDA)分析鉴定差异表达的miRNA.2017年11月至2023年11月前瞻性收集脑膜瘤97例,术前PCR检测血浆差异表达miRNA,末次随访复查MRI判断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TLDA分析共鉴定出9个差异表达miRNA(miR-21、miR-219-5p、miR-375、miR-190a、miR-451、miR-224、miR-107、miR-539、miR-197).与未复发脑膜瘤病人比较,复发脑膜瘤病人血浆miR-21、miR-219-5p、miR-375、miR-190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miR-451、miR-224、miR-107、miR-539、miR-197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15例(15.46%)出现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浆miR-21、miR-219-5p、miR-190a高表达以及血浆miR-107、miR-539、miR-224低表达均与脑膜瘤术后复发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血浆miR-21≥2.64、miR-219-5p≥2.72、miR-190a≥1.82以及血浆miR-107≤3.78、miR-539≤4.69、miR-224≤4.59病人肿瘤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脑膜瘤病人差异表达血浆miR-21、miR-219-5p、miR-375、miR-190a、miR-451、miR-107、miR-539、miR-224、miR-197,监测这些miRNA可辅助预测脑膜瘤术后复发风险.

    脑膜瘤术后复发血浆微小RNA

    SERPINH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刘援援赵光锐李邦安陈光贵...
    41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ERPINH1基因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TCGA、GTEx、CGGA和HPA数据库,利用Ualcan、GEPIA在线工具分析胶质瘤和正常组织SERPIN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然后,通过CGGA数据库获取胶质瘤样本的mRNAseq_693和mRNAseq_325测序数据及其临床数据,使用R软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相对于正常组织,胶质瘤组织SERPINH1的表达明显上调;而且,胶质瘤病理分级越高,SERPINH1表达水平越高.胶质瘤SERPINH1表达水平与IDH突变情况、1p19q缺失情况密切相关(P<0.05).SERPINH1高表达是胶质瘤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ERPINH1在胶质瘤中呈高表达,与病人预后不良有关.这提示SERPINH1可作为胶质瘤病人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胶质瘤SERPINH1基因表达预后

    ADS032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黄文李明阳张勇刚熊晓星...
    415-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DS032对小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0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划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ADS032组,每组20只.线栓法构建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模拟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ADS032(50、100、200 mg/kg)治疗3 d(1次/d),依据Longa评分评估小鼠神经功能,使用TTC染色评估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梗死侧小胶质细胞含量的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梗死侧脑组织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0以及促炎因子IL-18、IL-1β的表达,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以及IL-18、IL-1β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梗死明显(P<0.05),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5),梗死侧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NLRP3、ASC、IL-18、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IL-4、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ADS032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P<0.05),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05),明显减少梗死侧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数量(P<0.05),明显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增加抗炎因子水平(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DS032对小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DS032神经炎症神经保护作用小鼠

    上调miR-124-3p表达增加U-87 MG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麦麦提依明·托合提张诚黄啸元高峰...
    42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124-3p表达水平对U-87 MG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87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U87细胞,利用脂质体载体转染技术转染hsa-miR-124-3p mimics或hsa-miR-124-3p inhibitor质粒调控miR-124-3p表达;转染24 h后,取生长状态良好的U87细胞,在室温下用西门子Primus-M型直线加速器进行照射(16 Gy)模拟放疗;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miR-124-3p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转染hsa-miR-124-3p mimics质粒后,细胞miR-124-3p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转染hsa-miR-124-3p inhibitor质粒后,细胞miR-124-3p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上调miR-124-3p表达,U87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下调miR-124-3p表达,U-87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高(P<0.05).上调miR-124-3p表达联合放疗,U87细胞增殖活性进一步明显降低(P<0.05);下调miR-124-3p表达联合放疗,U87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未给予任何处理的U87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结论 上调miR-124-3p表达明显抑制U87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且显著增加U87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miR-124-3p细胞增殖放疗敏感性

    一种简易增强现实技术体表定位颅内血肿的配准方法

    刘锦平温磊
    427-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3D Slicer软件的三维可视化重建结合智能手机sina软件实现的简易增强现实技术对颅内血肿体表定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虚拟重建图像、病人头部多使用体表解剖标志或体表贴Mark进行配准后,在体表标记出血肿范围,这种配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存在配准可靠性不高或较为繁琐等缺点.我们通过充分利用3D Slicer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设计了一种等腰直角三角形建模和配准方法,通过实际临床应用发现,该配准方法术前无需贴Mark复查CT,可以1∶1配准,具有简单可靠、经济适用、容易掌握等优点.

    颅内血肿体表定位3DSlicer软件增强现实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进展

    赵国杰刘仁忠
    431-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它既可散发,亦可作为von Hippel-Lindau(VHL)病的一部分出现,约占颅内肿瘤的2%,占原发性脊髓肿瘤的2%~10%.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重要手段,而最终确诊需要依赖于病理诊断.目前,血管母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显微手术,病死率较低,远期手术效果良好.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对于血管母细胞瘤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诊治血管母细胞瘤提供参考.

    血管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vonHippel-Lindau(VHL)病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