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美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朱宏亮

半月刊

1008-6455

zgmryx@163.com;yishi010@163.com

029-82218513;010-60700772(北京办公室)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中国美容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龄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评估及护理侧重点分析

    权会利刘富伟吕敏沈甜...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如何便捷识别3岁以下低龄唇腭裂患儿术后疼痛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5个月~3岁低龄唇腭裂患儿134例,结合FLACC疼痛评估量表与家长主观问卷评分,对低龄患儿术后疼痛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依据术后6h内哭闹次数将患儿归为四组:第1组(0~3次),第2组(4~6次),第3组(7~10次),第4组(10次以上).依据FLACC疼痛评估量表评分,第1~3组疼痛程度递增,但第4组与第1组疼痛程度接近,均较低,认为第4组患儿具有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术后24h睡眠时间,第1组(8.43±2.88)h、第2组(10.15±3.41)h、第3组(10.42±2.97)h均相近,并显著高于第4组(6.67±1.67),与第4组患儿存在不良情绪相一致;在睡眠质量评分上,除第4组(2.17±0.83)分外,第1组(1.71±0.95)分也处于较低水平,体现出第1组虽然疼痛程度较轻哭闹次数少,但也可能存在心理情绪问题,需要关注.结论:本研究提出针对0~3岁低龄唇腭裂患儿术后依据哭闹次数来辨别疼痛及护理问题的便捷归类方法,归纳了不同分组患儿护理侧重点,针对第1、4组患儿,术后护理中的情绪安抚与疏导尤为关键,针对第2、3组患儿术后疼痛显著,应加强术后镇痛,为制定针对性围手术期镇痛护理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唇腭裂修复低龄患儿镇痛术后护理哭闹

    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潘娜王国秀马磊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创面愈合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患者4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021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大面积烧伤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持续护理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伤残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scale,AODS)评估患者伤残接受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创面疼痛程度,采用简明烧伤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SHS-A)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干预4周后,计算创面愈合率;干预3个月后,采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估患者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情况,采用美观满意度评分表评估患者美观满意度;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ODS评分、创面覆盖率、美观满意度、BSHS-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和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DOPT问题解决模式能够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和美观满意度,有利于创面愈合,患者生活质量也得以显著提高.

    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大面积烧伤伤残接受度美观满意度创面愈合

    个案追踪管理模式配合回馈教育对外伤性牙缺失患者即刻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潘思陈寞姜彤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个案追踪管理模式配合回馈教育对外伤性牙缺失患者即刻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2例外伤性牙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即刻种植修复治疗,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追踪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追踪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个案追踪管理模式配合回馈教育.比较修复1年后两组种植体修复效果及满意度(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满意度),对比随访1、3、6年后两组种植体留存率及牙美观程度(牙美观指数).结果:修复1年后,追踪组种植体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追踪组前牙隐形义齿修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3年后,两组种植体留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年后,追踪组种植体留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3、6年后,追踪组牙美观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追踪管理模式配合回馈教育能提高外伤性牙缺失患者即刻种植修复后种植体修复效果,提升修复满意度,同时还有利于种植体留存,保持牙美观,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个案追踪管理模式回馈教育外伤性牙缺失即刻种植修复效果满意度

    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眼动脱敏再加工对颅脑创伤伴面部组织挫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圆圆张文玲热依拉·艾力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眼动脱敏再加工对颅脑创伤伴面部软组织挫伤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颅脑创伤合并面部组织挫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联合眼动脱敏再加工(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The PTSD Cheeklist-CivilianVersion,PCL-C)、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WHOQOL)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CL-C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眼动脱敏再加工对颅脑创伤伴面部组织挫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认知行为眼动脱敏再加工颅脑创伤面部组织挫伤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自体牙移植在辅助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韩岳钟皓研华先明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体牙移植是临床上一种治疗缺失牙的可行手段,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效果.近年来自体牙移植逐渐与正畸治疗相结合,以高效解决正畸治疗牙齿缺失的间隙问题,尤其适用于牙颌系统尚未发育完成的青少年,同时牙移植前的正畸治疗提高了自体移植牙的预后疗效.本文就自体牙移植、正畸治疗中缺牙间隙的管理与自体牙移植技术辅助正畸治疗的优势、临床适应证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自体牙移植正畸治疗牙列缺损缺牙间隙管理多学科联合

    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皮肤萎缩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杨丹丹沈杰赵琪王雍...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萎缩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皮肤萎缩的机制包括: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快其分化成熟、抑制表皮脂质合成、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钠等细胞外基质合成等.近年来,对其副作用的防治主要集中在研发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选择性调节剂、靶向抑制促萎缩基因及相关的信号通路、联合使用其他核受体的激动剂等方面,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糖皮质激素皮肤萎缩副作用选择性调节剂促萎缩基因核受体激动剂

    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进展

    齐雯丽郝卓伦周牧冉郭能强...
    185-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瘢痕疙瘩是在皮肤受到损伤后,形成一种外表高出皮肤表面,病变范围超出原始损伤边界以外,并不会随时间自行消退的病理性瘢痕.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主要诱因包括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胶原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过度沉积、血管过度生成等.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极高,故根据瘢痕疙瘩的不同临床特点,衍生出了许多种治疗方式.本文将从手术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等方面来综述近年的治疗进展,以期为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瘢痕疙瘩手术疗法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生物疗法

    病理性瘢痕的注射治疗进展

    胡智瀚王铄链崔振芸刘毅...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伤口的愈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此过程涉及成纤维细胞与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在不同愈合阶段的共同协调,包括细胞迁移和增殖、血管再生、细胞外基质沉积和重塑.修复过程中任何阶段的异常愈合都可能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发生,临床上根据病理性瘢痕的持续时间、瘢痕组织内胶原蛋白的排列以及是否侵犯周围正常皮肤,可将其分为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病灶内注射疗法、手术切除以及放射治疗.注射疗法因其廉价与易操作性作为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且随着药理学及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以及多种辅助注射手段与工具的开发,注射疗法的优势与可行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本文围绕伤口愈合过程中病理性瘢痕最新的注射治疗相关进展等进行综述.

    病理性瘢痕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