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美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朱宏亮

半月刊

1008-6455

zgmryx@163.com;yishi010@163.com

029-82218513;010-60700772(北京办公室)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中国美容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

    孙圆圆赵世享陈秋王静...
    119-122,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2022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白癜风患者105例,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采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择复方倍他米松外敷,治疗3个月后观察皮损面积、抗体水平、色素程度等.治疗结束跟踪观察12个月,检测白癜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皮损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受体抗体(Thyroid receptor antibody,TYR 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3级以上色素恢复程度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白癜风活动程度(Vitiligo disease activity index,VID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内白癜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08 nm准分子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比单独使用更能有效地治疗白癜风患者,显著改善皮损,提高自身免疫水平,提升整体色素恢复程度,降低患者远期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308nm准分子光复方倍他米松白癜风皮损面积复发情况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替牙期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患者的扩弓效果分析

    赵一松张馨匀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初步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替牙期上颌轻中度狭窄患者的扩弓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笔者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处于替牙期的上颌轻中度狭窄的患者15例,并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完成上颌扩弓.通过测量三维数字化牙列模型,测量矫治前后各牙位的牙弓宽度,计算各牙位的扩弓量及扩弓效率.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各牙位的牙弓宽度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牙位实际扩弓量均小于预设扩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第一恒磨牙的扩弓效率分别为(68.3±6.58)%、(74.8±7.83)%、(72.5±8.37)%、(71.2±7.49)%.结论:在上颌骨轻中度狭窄情况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替牙列期间上颌牙弓的宽度,有较好的扩弓效果,临床在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多加应用.

    扩弓无托槽隐形矫治替牙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错(牙合)畸形

    正畸固定牵引断根结合修复治疗前牙龈下冠折的美学效果观察

    彭早霞周思颖娜孜娜·马达力堵安庆...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正畸固定牵引断根结合修复治疗在前牙龈下冠折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6例前牙龈下冠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两组患者均给予牙髓摘除根管治疗,根管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切除牙龈后行烤瓷冠修复,观察组给予正畸固定牵引断根结合烤瓷冠修复.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前牙咬合功能、牙周健康情况、美学效果、总治疗时长、治疗花费、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观察组前牙咬合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牙尖交错位肌电值及最大紧咬合状态肌电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周健康情况优于对照组,红色美学指数及白色美学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治疗时长与治疗花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且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固定牵引断根结合前牙美学修复治疗前牙龈下冠折疗效肯定,有助于前牙咬合功能恢复,维持牙周健康及美学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前牙龈下冠折口腔正畸牵引修复美学效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正畸治疗患者牙周指数的影响及其美学效果分析

    辛鑫张雨茵白利广程瑜...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正畸治疗患者牙周指数的影响及其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固定矫治术,观察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24h后的口腔咬合功能及牙周指数,治疗前及随访6个月后的龈沟液中因子水平、牙齿美学效果,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正畸矫治后满意度.结果: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的84.3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h后两组咀嚼次数、咀嚼效能及最大咬合力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随访两组龈沟液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随访两组Ⅰ类牙齿美学效果的患者占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Ⅱ类牙齿美学效果及两组Ⅲ类牙齿美学效果的患者占比均降低,且观察组Ⅱ类牙齿美学效果的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咀嚼功能、固定功能、舒适性、语言功能、修复体形态、修复体与邻牙协调程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牙周指数并改善口腔咬合功能障碍,改善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相关因子水平,提高牙齿美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

    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龈沟液咬合功能美学效果

    牙周炎患者牙周再生性手术后不同时机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徐平刘姒杨卫东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牙周炎患者牙周再生性手术后不同时机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90例牙周炎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牙周再生性手术,对照组术后6个月行正畸治疗,研究组术后4周行正畸治疗.记录两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探查时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及牙周闭锁率,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及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牙周袋闭锁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2,P=0.334).正畸治疗后,两组牙周PPD、PLI、CAL及BOP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INF-γ、IL-1β及IL-17下降(P<0.05),两组牙周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牙周再生性手术完成4周后行正畸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牙周组织状况,减少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牙周炎牙周再生性手术正畸治疗牙周闭锁临床疗效

    两种不同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疗效对比研究

    李灵芝羊小娟李照芬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用3M-Z100纳米复合树脂和3M-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美学性能的差异,以及对基牙和牙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进行前牙美学修复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3M-Z10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修复,观察组患者予以3M-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美学效果、牙敏感、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及牙松动度(Tooth mobility degree,MD).结果:修复1 d后观察组色泽协调性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3个月后观察组边缘密合度、色泽协调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1d后、修复1周后以及修复1个月后牙敏感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但修复3个月后两组牙敏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1周后、修复1个月后及修复3个月后牙痛评分较修复1d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修复1d后、修复1周后以及修复1个月后牙痛评分显著更低(P<0.05),但修复3个月后两组牙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牙GI、PLI及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修复牙与健康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纳米复合树脂均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但3M-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效果更好,且患者牙敏感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前牙3M-Z100纳米复合树脂3M-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效果敏感性

    无托槽隐形矫治2型糖尿病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赵秀敏侯萍赵秀梅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笔者医院行无托槽隐形矫正器治疗的43例T2DM伴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矫治效果、矫治疗程、牙周健康指标、美观效果、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3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5.35%.矫正治疗后,患者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均降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降低,矫治美观效果评分得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3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3%.结论:对T2DM伴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行矫正治疗具有较好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牙周指标,提高其舒适度与美观度,且安全性较好.

    无托槽隐形矫治2型糖尿病错(牙合)畸形舒适度美观度并发症

    引导骨再生术在前牙区种植中的应用及对美学效果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周宇刘效文王娜娜姜仁杰...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前牙区种植联合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笔者医院接受前牙区种植的14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2).对照组单纯进行牙种植,观察组在牙种植基础上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牙槽骨密度、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s,PES)、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牙槽骨密度、植骨厚度和成骨厚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PD、CAL及GR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PD、CA及GR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PES指标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91.4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9%,低于对照组的8.57%(P<0.05).结论:前牙区种植联合引导骨再生术美学效果好、PES评分高,临床总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种植引导骨再生术前牙区美学效果临床疗效

    正畸直丝弓矫治器与传统金属丝树脂夹板在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杨宝兵姚守慧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正畸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牙合)垫弹性复位固定与传统金属丝树脂夹板复位固定在外伤性牙脱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0月-2022年7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00例外伤性牙齿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金属丝树脂夹板复位固定,50例)及正畸组(正畸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牙合)垫弹性复位固定,50例).于治疗6个月后根据牙松动度等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咬合力、龈沟液炎症因子、牙周健康及美观度.结果:正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vs.76.00%)(P<0.05).治疗后,正畸组的牙松动度低于对照组(P<0.05),正畸组的最大咬合力、咬合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正畸组的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前列腺素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畸组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及出血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正畸组的PES、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正畸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金属丝树脂夹板复位固定,正畸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牙合)垫弹性复位固定治疗外伤性牙齿脱位的有效率更好,且能更好地提高咬合力,改善牙周健康,降低局部炎症水平,并能提高牙周美观度.

    外伤性牙齿脱位正畸直丝弓矫治器(牙合)垫弹性复位固定传统金属丝树脂夹板复位固定咬合力美观度

    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及对患牙功能和美观度的影响研究

    王艳平刘安东刘瑜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及对患牙功能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因外伤导致年轻恒牙冠折露髓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首诊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应用氢氧化钙行活髓切断术,观察组(49例)应用iRoot BP Plus行活髓切断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患牙修复效果、牙体功能、牙齿美观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肿胀持续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牙体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固定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观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边缘适宜、染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体完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6%(P<0.05).结论:iRoot BP Plus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牙填充满意、恢复更快,能够更好地改善患牙功能及美观度,并且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优选方案.

    恒牙活髓切断术氢氧化钙iRootBPPlus牙体功能美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