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免疫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杨贵贞

月刊

1000-484X

zhmizazh@126.com

0431-88925027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中国免疫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Th17/Treg平衡探讨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王嘉玉颜春鲁安方玉袁灵青...
    1283-1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慢性全身代谢性骨病,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其发病率不断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造成OP的原因有很多,如衰老、氧化应激、表观遗传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炎症因子等骨免疫学进入人们的视野.Th17细胞是一种效应性T细胞亚群,可诱导炎症发展,促进骨丢失.相反,Treg可维持自身耐受,进而抑制自身免疫,起骨保护作用.生理条件下,Th17/Treg平衡可维持骨稳态,而病理条件下,Th17/Treg失衡可导致骨丢失.基于此,本文对OP中介导Th17/Treg平衡的通路和细胞因子等进行综述,以期为OP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骨质疏松症骨免疫学Th17细胞Treg

    TCR DNA疫苗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

    张俊宁王广宇欧明林侯显良...
    1292-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身免疫病(AID)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失去耐受,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或细胞引起组织器官或细胞损伤,并出现一定临床表现的疾病.研究证明,在AID的治疗中,致病性T细胞可以被TCR疫苗选择性抑制或杀伤,应用前景很广阔.本文从TCR疫苗的作用机制、相关疾病以及疫苗的安全性等方面,对其在AID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TCRTCRDNA疫苗自身免疫病

    CXCL12/CXCR4轴在HIV感染及艾滋病中医证候中的研究现状

    陈晓宇谢世平张淼刘飒...
    1297-1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体CXCL12/CXCR4的结构及生物学作用是生理病理功能的基础.HIV-1包膜蛋白与CXCR4结合会促进病毒进入宿主细胞,CXCL12能通过快速内吞作用减少CXCR4的数量抑制HIV的复制及传播.CXCL12/CXCR4轴与炎症、自噬的相互作用在HI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艾滋病不同中医证候的基因表达谱不同,CXCR4在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和湿热内蕴证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涉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在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患者外周血中差异基因CXCR4与自噬过程相关,对该证型患者进行中药益艾康胶囊干预,CXCR4表达升高,提示中药益艾康胶囊可以调控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CXCL12/CXCR4在艾滋病中医证候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为基因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CXCL12/CXCR4HIV感染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现状

    ULK1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刘婉婷徐畅王重阳宋艺兰...
    1302-1306,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UNC-51样激酶1(ULK1)是参与调节自噬启动的重要因子,ULK1通过自噬和线粒体氧化应激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ULK1及其复合体受雷帕霉素(mTOR)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调节启动自噬,从而对多种炎症性疾病产生不同影响.而在炎症性疾病中,线粒体氧化应激可使ULK1入核加速细胞凋亡.因此,ULK1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不同的重要作用.例如,ULK1在哮喘中启动气道上皮细胞线粒体的自噬,在急性肝衰竭中参与线粒体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影响相关炎症因子,在糖尿病中调节自噬.本文从ULK1的生物学功能、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影响和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ULK1复合体自噬线粒体氧化应激炎症

    细胞外囊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新进展

    赵盈刁波杨莹莹刘亚轩...
    1307-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影响多个器官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所有细胞都能释放细胞外囊泡(EVs),包括外泌体、微粒和凋亡小体,携带核酸、蛋白质和脂质,在细胞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SLE中,EVs可以作为自身佐剂增强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维持炎症状态.本文综述了EVs的生物起源、在细胞通信中的信使作用,并重点介绍了EVs在SLE中免疫调节、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微粒凋亡小体

    肿瘤细胞周期调控研究进展

    郭文杰刘芳高娜陈彻...
    1315-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周期是1个细胞能分裂成2个子细胞并由独特的细胞周期调控系统指导的一系列事件.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的失调是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本文将围绕细胞周期的关键调控点,探讨肿瘤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进展,为研发肿瘤治疗的新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细胞周期肿瘤调控

    SPRED1参与银屑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杨旭燕李俊琴牛旭平成彦蓉...
    1320-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多种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炎症性皮肤病.异常的血管增生、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是银屑病的主要病理特征.MAPK信号通路参与银屑病的发病,SPRED1已经在其他疾病中被证明是MAPK信号通路的主要负调控因子.本文主要对SPRED1在银屑病发病中可能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银屑病发病机制提供新见解,为其治疗提供新方向.

    银屑病细胞增殖血管增生SPRED1MAPK信号通路

    免疫细胞疗法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周建伟张哲刘霞孙亚星...
    1324-1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以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然不明,难以治愈.近年来,以调节性T(Treg)细胞疗法和树突状细胞(DC)疗法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在免疫相关疾病治疗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在IBD治疗领域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主要介绍Treg细胞疗法和DC疗法在IBD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炎症性肠病免疫细胞疗法调节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

    B细胞抗原表位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伍春平尹苗陈希文
    1329-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原表位是抗原决定其抗原性的基础,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最小功能单位.B细胞抗原表位研究对于新型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的研发以及诊断试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应用B细胞抗原表位研究的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

    B细胞抗原表位免疫筛选鉴定

    IL-33的免疫调控作用

    柳人莉刘利萍魏超杰李冬...
    1335-134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IL-33是IL-1细胞因子超家族的成员,是机体病理性炎症、免疫稳态和纤维化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剂.IL-33受体ST2在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均有表达,在B细胞和T细胞的部分亚型表面也有所表达.IL-33是一种双重功能蛋白.正常情况下,IL-33的N端部分驻留在其表达细胞的细胞核中,当细胞发生损伤或坏死时作为细胞因子释放到细胞外发挥免疫调节特性.IL-33不同表达形式的细胞定位不同,可能发挥的免疫学作用也不相同.IL-33的免疫学作用具有很强的多样性,细胞因子IL-33在固有免疫应答中起放大增强的作用,而细胞核内储存的全长型(FL)IL-33通过结合抑制NF-κB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IL-33/ST2轴在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在先天免疫中,IL-33和第2组先天淋巴细胞(ILC2)为快速免疫应答和组织稳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轴.在获得性免疫中,IL-33与树突状细胞、Th2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和调节性T细胞(Tregs)相互作用.IL-33/ST2信号传导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触发不同细胞类型的促肿瘤免疫反应或抗肿瘤免疫反应.此外IL-33和细胞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免疫系统的潜在机制之一.

    IL-33FLIL-33MIL-33免疫调节肿瘤免疫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