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麻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麻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中国麻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熊和平

双月刊

1671-3532

csibfc@sina.com

0731-88998521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咸嘉湖西路348号

中国麻业科学/Journal Plant Fiber Sciences in China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麻类作物、麻类纺织科技专业期刊。主要报道芝麻、红麻、亚麻、大麻、剑麻等麻类作物、麻类纺织最新科研成果、试验研究进展、科技动态、麻纺动态和麻类作物基础等。面向社会、面向科研,为麻类科研、生产、纺织、教学服务。适合广大科研人员、农业管理干部、农业院校师生、麻纺、商业界人士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雌雄同株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12号的选育

    郭蓉张庆滢吕品郭鸿彦...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麻12 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 2023 年选育的雌雄同株晚熟型工业大麻新品种.该品种THC平均含量为0.07%,CBD平均含量为2.58%.2020-2021 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花叶平均产量 2785.8 kg/hm2,较对照品种云麻 8 号增产 24.68%;麻籽平均产量1959.15 kg/hm2,较对照增产14.00%;麻糠平均产量1921.05 kg/hm2,较对照增产 12.33%.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旱性和抗倒伏性,是适合低纬地区种植的一个雌雄同株工业大麻多用型新品种.

    工业大麻雌雄同株品种云麻12号

    全雌型工业大麻杂交新品种云麻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

    张庆滢陈璇朱炫陈晓艳...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麻杂4 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雌雄异株品种云麻 8 号近交系为母本,雌雄同株 2017M5 近交系为父本,利用杂种优势组配而成的工业大麻全雌型晚熟杂交种.2020-2021 年多点区域试验中花叶平均产量3012.45 kg/hm2,比对照云麻 8 号增产34.82%.该品种雌株比例大于95%,全生育期约167 d,THC 平均含量为 0.07%,CBD平均含量3.06%,籽粒含油量31.8%,蛋白质含量 23.0%.适合云南省大部分地区种植,最适宜海拔范围为 1500~2300 m.2023 年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和登记.

    工业大麻品种全雌云麻杂4号

    多用途型工业大麻新品种云麻8号的选育

    许艳萍郭鸿彦张庆滢陈璇...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麻8 号是云南省目前工业大麻主栽品种,种植面积覆盖云南省 90%以上.云麻 8号是集叶用、纤维用、籽糠兼用多用途工业大麻新品种.该品种雌雄异株,雌雄比例约为 1 ∶ 1;工艺成熟期103~118 d,全生育期173~192 d;平均株高 360 cm,茎粗 1.5~2.0 cm;脱胶麻纤维强度10.03 厘牛/分特,籽粒含油量 30.6%,蛋白质含量 23.6%.四氢大麻酚(THC)平均含量为 0.07%,大麻二酚(CBD)平均含量为1.33%.该品种生长势强、适应性广,耐密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旱性和抗倒伏性.在云南海拔1400~2300 m的坝区、山区均能种植并获得高产,是符合高产优质及多用途产业发展方向的一个工业大麻新品种.

    工业大麻多用途新品种云麻8号

    用于工业大麻种质资源筛选和鉴定的KASP标记集开发

    周佳张园郭孟璧吕品...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工业大麻种质资源的分子筛选和分子鉴定主要依赖于AFLP、SSR和重测序等方法,缺乏快速、准确、直观的分子标记体系,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集及其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首先基于大麻素B位点基因多态性成功开发了1 个特异性KASP位点,能够准确区分大麻种质资源中的低毒型、高毒型和中间型三种化学型;随后基于来自95 份不同大麻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SNP 数据,总共开发了32 个高质量的核心KASP 标记.验证表明,该 33 个KASP 标记集及其检测体系可以应用于工业大麻辅助育种、工业大麻品种分子鉴别和指纹图库构建等,丰富了工业大麻分子标记类型和方法.

    工业大麻种质鉴定大麻素KASP标记指纹图谱

    打顶和喷施乙烯利对工业大麻籽粒和麻糠产量的影响

    欧阳文静杨阳蒋伟志杜光辉...
    90-9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提高雌雄异株工业大麻品种籽粒和麻糠产量的农艺措施,以云麻 8 号为试验材料,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开花前打顶和喷施乙烯利处理(0、100、200、400 mg/L)对籽粒和麻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处理会导致雌株的籽粒和麻糠产量下降.喷施乙烯利显著增加了雌株数量,雌雄株数比值由1.04 提高到1.60.随喷施乙烯利浓度的增加,雌株的籽粒和麻糠产量均先升高后降低.喷施 200 mg/L 乙烯利溶液的雌株籽粒和麻糠产量最高,分别为 2158.4 kg/hm2 和1978.4 kg/hm2,较0mg/L处理分别增加了50.8%和28.5%,较400 mg/L处理分别高283.5 kg/hm2和549.0 kg/hm2.喷施乙烯利还会导致部分雄株分化出雌花并结实,喷施400 mg/L乙烯利时雄株籽粒产量最高,达到 910.5 kg/hm2,但雄株麻糠产量在喷施 200 mg/L 乙烯利时最高,为427.5 kg/hm2.综合雌株和雄株的产量,喷施400 mg/L乙烯利的籽粒产量最高,喷施 200 mg/L乙烯利的麻糠产量最高.

    工业大麻打顶乙烯利籽粒产量麻糠产量

    不同占空比的脉冲光源对工业大麻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唐立郦张晟齐王飞邵一鸣...
    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研究室外栽培条件下,利用不同占空比的脉冲光源对工业大麻进行补光,探究其对工业大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以及主要大麻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占空比 100%(LED1)和占空比70%(LED2)的光源促进了工业大麻株高、茎粗、SPAD值以及花叶干重和鲜重的增加,但LED2 与不补光(CK)差异不显著,而占空比 50%(LED3)光源显著降低了工业大麻的株高、茎粗、SPAD值以及花叶干重和鲜重;LED1、LED2 和LED3 提高了工业大麻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以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LED1 与CK差异显著,LED2 和LED3 与CK差异不显著;LED1 和LED2显著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TA)活性,而LED3 显著促进抗氧化物酶(SOD、POD和CTA)的活性;LED1 显著降低了四氢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的含量,而LED1、LED2 和LED3 显著提高了大麻萜酚(CBG)的含量.LED1 和LED2 光源均可以促进工业大麻的生长发育,增加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抗氧化物活性,增加CBG含量,为今后利用节能(占空比)脉冲光源提高工业大麻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参考.

    工业大麻脉冲光源生长特性生理生化性质主要大麻素

    雌雄配比和种植密度对单雌性工业大麻籽糠产量的影响

    郭孟璧杨若菡杨明郑建芬...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 1 号作为对象,研究不同雌雄配比(雄株比例为 10%、20%和30%)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5210、10 420、15 630 株/hm2)对麻籽和麻糠产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单雌性工业大麻用于籽糠兼用的生产模式.结果表明,在同一雌雄比例下,种植密度越大,麻籽、麻糠、麻秆及大麻二酚(CBD)理论产量越高;在最大种植密度15 630 株/hm2下,20%雄株率下的麻籽、麻糠、麻秆及CBD理论产量均高于 10%和 30%雄株率的产量,其麻籽产量为5738.02 kg/hm2,麻糠产量为6087.14 kg/hm2,麻秆产量为 9396.35 kg/hm2,CBD理论产量 127.58 kg/hm2.在单雌性工业大麻云麻雌1 号籽糠生产实践中,建议配置花期一致的 20%左右雄株,保证授粉充足,实现麻籽和麻糠丰产.

    单雌性工业大麻雌雄配比种植密度籽糠生产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

    孔佳茜康红梅赵铭森冯旭平...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工业大麻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试验以两个不同类型工业大麻品种(晋麻1 号和汾麻 3 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式,研究苗期、快速生长期、花期和成熟期干旱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影响了两种工业大麻的生长,株高、茎粗、叶面积、茎叶干重、根系体积、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系干重均显著低于对照(CK);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干旱胁迫对两种工业大麻的影响均在快速生长期最大,其次为苗期.

    工业大麻干旱胁迫不同生育期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籽秆兼用工业大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陈晓艳朱炫羊国安王学明...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籽秆兼用工业大麻在云南省大理地区生产适宜的种植密度,选用云麻 7 号为试验材料,进行5 个种植密度(1、2、3、4、5 万株/hm2)的比较试验,研究其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麻籽产量及麻秆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影响云麻 7 号种子的成熟期,密植的比稀植的大约提早2d.低密度种植,雌麻的比例较高,而高密度种植,雌雄比例基本达到 1 ∶ 1.雄麻株高是在5 万株/hm2密度下最高,为 343.5 cm,而其茎粗和分枝数均是在 1 万株/hm2密度下最粗或最多,分别为29.9 cm和32.6 个.雄麻的单株花叶和麻秆重量也在 1 万株/hm2密度下最高,分别为0.10、0.43 kg/株.而雄麻花叶产量最高是在 4 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为 863.33 kg/hm2,其次是5 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的 846.33 kg/hm2.同样,雄麻麻秆产量最高是在 4 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为4081.33 kg/hm2,其次是 5 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的 3662.33 kg/hm2.雌麻株高是在5 万株/hm2密度下最高,为330.5 cm,而茎粗和分枝数均是在 1 万株/hm2密度下最粗或最多,分别为30.8 mm和18.5 个.雌麻的单株麻籽和麻秆重量均在 1 万株/hm2密度下最高,分别为 0.16、0.56 kg/株,其次为5 万株/hm2的.雌麻麻秆产量最高是在5 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为8438.90 kg/hm2.最终,麻秆总产量和麻籽产量是在 5 万株/hm2 种植密度下最高,分别为 12 101.23 kg/hm2 和1438.10 kg/hm2.综合考虑麻籽和麻秆产量,得出云麻 7 号在云南省大理地区作为籽秆兼用工业大麻种植的适宜密度为5 万株/hm2.

    工业大麻种植密度生育期农艺性状麻秆产量麻籽产量

    外源硅对工业大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赵银鸿杨宇蕾王珊珊杨阳...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外源硅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研究以工业大麻品种云麻 7 号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5 个不同浓度(4、8、12、16、20 g/L)硅酸钠(Na2SiO3·9H2O)叶面喷施处理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硅在大麻植株中的含量分布.结果表明:施用硅酸钠可不同程度提高工业大麻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同时,硅酸钠能够增强大麻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其中,以 12g/L硅酸钠处理促进工业大麻生长的效果最佳.最后,通过对大麻植株各部位硅含量分析发现,叶面喷施硅酸钠处理后,硅主要富集于大麻叶片,且随着硅酸钠处理浓度的增加,硅在大麻各部位的含量也呈增加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外源硅能够影响工业大麻生长与生理活动.研究结果将为工业大麻合理地施用硅肥提供科学依据.

    工业大麻叶面喷施农艺性状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