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UPLC法测定消炎止咳胶囊中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金昭刘志海彭啟丽王丹丹...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消炎止咳胶囊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含量测定方法,提高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UPLC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BEH C18(2.1mm × 150mm,1.7μm)为分离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穿心莲内酯检测波长为225 nm,脱水穿心莲内酯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 ℃;流速0.3 mL/min,进样体积2 μL.结果:穿心莲内酯在13.0775~130.7748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n=5);加样回收率为97.4%,RSD值为1.3%.脱水穿心莲内酯在12.47129~124.7129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n=5);加样回收率为102.3%,RSD值为1.2%.对10批消炎止咳胶囊进行含量测定,穿心莲内酯含量测定结果为2442.34~2683.48 μg/g,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结果为1551.43~1834.64μg/g,二者的总含量测定结果为3995.91~4672.18μg/g.结论:采用UPLC对消炎止咳胶囊中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简单高效、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消炎止咳胶囊穿心莲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UPLC

    熵权法联合正交设计优选益骨方提取工艺

    王川易程宏辉李思羿陈丽斯...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传统水煎煮工艺,优选益骨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醇苷、淫羊藿苷、干浸膏量为指标,经熵权法权重后综合评分,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益骨方最佳提取工艺,并验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3次,每次加药材12倍量水煎煮1.0 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益骨方的提取工艺指导生产.

    益骨方传统水煎煮工艺熵权法正交试验

    花红片的研究进展

    沈泓佑张艳华蓝保强王丽...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壮药花红片是一种中成药组方,由一点红、白花蛇舌草、鸡血藤、桃金娘根、白背叶根、地桃花和菥蓂这七味中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它被广泛应用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妇科炎症性疾病.文章从中医理论出发,对花红片的方解进行阐述,同时,通过查阅文献对其主要成分、质量控制方法及临床药效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中药民族药的二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花红片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临床疗效

    运用疏调气机汤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验案举隅

    陈怡鑫刘灿仙范译丹范源...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由于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容易忽视而延误诊治,此病可持续存在,也可发展为临床甲减.已有研究证实,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关系密切,故在早期应积极预防治疗,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疏调气机汤为云南省首位国医大师,云岭疏调学派的奠基人张震教授自拟的疏调人体气机的基础方剂,具有疏肝解郁、调补脾肾、理气和血之功,临床用于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甚佳,在此介绍两则验案,以飨同道.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疏调气机汤张震

    张华运用苇茎汤加减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经验介绍

    李芳陈志祥张华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科常见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咳脓痰和(或)反复咯血.中医将其归属于"肺痈"范畴,其主要病机以肺脾两虚为本,痰热胶结为标,其发病特点虚实夹杂.张华主任注重运用"中和"的组方思想,重视经方的临床运用,将中医经典与现代药理相融合,发挥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独特优势.

    支气管扩张症名医经验苇茎汤

    王好古辨治脾胃病证心法探析

    沈祝懿赵云川郝晨晖汪剑...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王好古的脾胃学说探讨其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时,发现王好古以阴阳为纲,从阴阳、三焦、脏腑辨治脾胃病,注重脾胃病中脾胃阴证的辨治,重视脉诊在脾胃病尤其脾胃阴证方面的运用,善于从三焦气化、脏腑生克制化等方面论治脾胃病.相应治法以温阳为主,方药以顾护脾胃为要寒温并用.其独到的见解有助于提升中医生在临床上对脾胃病的辨治能力.

    王好古脾胃病阴证

    壮医火针治疗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嫩卟吻)34例疗效观察

    韦周娜文爱斌张宁粟龙...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壮医火针治疗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嫩卟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研究标准的78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共治疗4周.通过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过度觉醒量表(HAS)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观察壮医火针疗法对睡眠状态以及认知过度觉醒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和随访后,各组PSQI、AIS、H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PSQI、AIS、HAS评分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和随访后,总入睡时间、浅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效率、清醒次数下降(P<0.05),且观察组总入睡时间、浅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效率、清醒次数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火针疗法能以改善心肾不交型慢性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以及认知觉醒状态,可以增加睡眠时长,提高睡眠效率,减少清醒次数,增加深睡眠比例,维持睡眠持续状态,调整睡眠结构,且改善情况能持续到治疗结束后4周.

    壮医火针假针失眠睡眠觉醒

    根因分析法在不合理中成药处方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罗红梅黄金娥张亚浩秀花...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1S),提取2022年1~6个月门(急)诊口服中成药处方1200张,参照《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进行点评,得出干预措施实施前门(急)诊口服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组建RCA团队,找出导致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的近端原因,确认根本原因,制定可行性干预措施计划,并执行.干预措施实施后提取1~6个月门(急)诊口服中成药处方1200张进行点评,得出干预措施实施后门(急)诊口服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结果:干预措施实施前门(急)诊口服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为20.33%,干预措施实施后门(急)诊口服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为4.50%,管控取得了显著成效.结论: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主要由系统原因造成,RCA有助于发现整个系统管理环节上存在的漏洞,制定可行性计划并执行,从源头上确保中成药的用药安全.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根本原因分析法效果分析

    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刘晓霞吴思敏孙秉珍楚晓丽...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方法:制定纳排标准,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F)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筛选出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月1月18日.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信息提取,采用PRISMA 2020声明、AMSTAR 2工具、GRADE分级评价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15个系统评价,PRISMA得分≤15分有1篇,存在相对严重的信息缺陷,>15分≤21分有12篇,报告存在一定缺陷,>21分有2篇,报告相对完整.采用AM-STAR 2工具评价方法学质量提示15篇文献均为极低质量,主要是未提及前期方案及未提供排除文献清单导致关键条目缺失.GRADE分级结果显示,在15篇文献的71个结局指标中,2个为中级证据,26个为低级证据,43个为极低级证据.结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显示有效,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缩短退热时间,降低复发率.然而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系统评价报告质量大部分存在一定缺陷,方法学质量方面均为极低质量,结局指标证据质量大部分不高.未来仍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中药治疗亚甲炎提供高级别的循证证据.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系统评价再评价

    中药灌肠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程春芳云洁吴婷婷何沁芮...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灌肠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Wanfang Data、独秀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 和 Ovid 数据库,检索时间均是建库至2023年10月,检索中药灌肠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的RCT和CCT研究.使用statal6.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研究,共涉及10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灌肠联合人工肝组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OR=2.69,95%CI(2.01,3.59)P<0.001],明显改善ALB和PTA;在降低TBil、ALT、NH3、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平均人工肝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出血与平均住院天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灌肠联合人工肝可以显著提高治疗LF的有效率,促进肝功能恢复,但仍需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肝功能衰竭肝,人工血浆置换中药灌肠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