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南方果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南方果树

陈善春

双月刊

1007-1431

nfgs@cric.cn;wsl@cric.cn

023-68349196,68349197

400712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研究所

中国南方果树/Journal South China Fruit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与提高并重,侧重普及的办刊宗旨。我国南方和西部惟一的全国性技术类果树期刊,直接从生产、科研、教学人员的自由来稿中,择优编发那些根据实践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高新技术、应用技术原始文献。注重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对生产的指导性和报道的时效性。报道树种囊括南方栽培的所有果树,对落叶果树,突出在南方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与北方不同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特点及适宜发展的品种。是果业从业人员的理想帮手。该刊是发行量和广告发布量最大的果业期刊之一,订户遍布29个省(区、市);广告客户多而稳定,多次被授予重庆市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蕉9号和巴西蕉果穗营养特性的差异性评价

    张晓龙李中华张立丹何维弟...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质营养元素对果实品质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中蕉9号果品较差的营养学原因,以大田正常管理条件下的中蕉9号和巴西蕉为试材,在成熟期对二者果穗进行破坏性取样,重点检测了对果实品质有重要影响的6种元素(氮、磷、钾、、钙镁、硼),探讨中蕉9号和巴西蕉果穗养分累积和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中蕉9号果穗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为33.38 kg/株和6.73 kg/株,分别比巴西蕉果穗重16.39%和30.16%,但是其总养分累积量和含量却比巴西蕉分别低10.12%和34.78%,主要原因是中蕉9号果穗中的氮、钙、镁含量较低,分别比巴西蕉减少了54.59%、28.18%和88.81%.其次,中蕉9号果轴中较高养分分配比例也对果实养分含量不利,中蕉9号果轴中18%的养分分配比例显著大于巴西蕉的12%.综合可得,中蕉9号果实中的养分含量较低,为提高中蕉9号的养分含量,以品质优良的巴西蕉养分含量为参考标准,建议中蕉9号生长发育后期的N∶P2O5∶K2O施肥配比为1∶0.12∶1.71,同时还需加强钙镁肥的施用,以提高中蕉9号果实中养分含量,改善品质.

    中蕉9号巴西蕉果实品质矿质元素累积与分配养分管理

    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和膳食风险评估

    田海冯玉洁罗激光吉训聪...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蕉生产中普遍使用啶氧菌酯,这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为了评估膳食风险,我们拟研究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在海南和云南两地分别开展香蕉中啶氧菌酯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检测样品中啶氧菌酯残留,并计算膳食风险商.结果表明,在添加浓度0.02~1.0 mg/kg范围内,香蕉中啶氧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2.1%~4.0%,最小检出量为0.01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香蕉中啶氧菌酯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8.7~13.8 d,最终残留量的最大值为0.045 mg/kg,施药60 d后香蕉中啶氧菌酯降解率大于99.62%.我国普通成人啶氧菌酯的估算每日摄入量估计为0.35 mg,风险商(RQ)为0.06,远远小于1.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水平不会对普通成人造成膳食风险.

    香蕉啶氧菌酯残留膳食风险回收率

    7种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田间防治药效试验

    潘连富黄开航李战波李明伦...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锐收果香(400 g/L氯氟醚·吡唑酯悬浮剂)、健达(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碧翠(16%二氰·吡唑醚水分散粒剂)、善常(35%苯甲-吡唑酯悬浮剂)、阿米妙收(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露娜森(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拿敌稳(75%肟菌脂·戊唑醇水分散粒剂)7种药剂不同剂量对火龙果溃疡病(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火龙果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有效成分锐收果香270 g/hm2、健达360 g/hm2、碧翠 360 g/hm2、善常 270 g/hm2、阿米妙收 292.5 g/hm2、露娜森 193.5 g/hm2、拿敌稳225 g/hm2,在火龙果生长旺盛期、溃疡病发生初期(开花初期),对火龙果茎叶全株喷药3次,每隔10 d 1次,7种药剂不同剂量在第3次药后14 d防效都在64%以上;其中,健达360 g/hm2、阿米妙收292.5 g/hm2、露娜森193.5 g/hm2、拿敌稳225 g/hm2防治效果超过80%,经过田间测产,健达360 g/hm2、阿米妙收292.5 g/hm2、露娜森193.5 g/hm2、拿敌稳225 g/hm2处理产量在7个处理中较高,4个处理的增产率均超过10%,综合整个试验的分析和观察,健达360 g/hm2、阿米妙收292.5 g/hm2、露娜森193.5 g/hm2、拿敌稳225 g/hm2 4个处理,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火龙果杀菌剂溃疡病防治效果

    "贵妃"枇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奇志邓朝军蒋际谋洪桂霖...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妃"枇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通过实生选种选育出的白肉枇杷新品种,2014年6月30日通过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来在福建、四川、重庆、广东等地引种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更好地促进福建枇杷品种结构调整、品质提升和枇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肥水管理、生草栽培、树体管理、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贵妃"枇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枇杷栽培技术高产高效

    猕猴桃根腐病根际土壤酶活性及真菌群落组成研究

    陈海生陈韬略蔡林生李振宇...
    14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和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可为研究猕猴桃根腐病发生机制及其调控技术提供依据.在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的"红阳"猕猴桃种植基地,以树龄9年的猕猴桃根腐病感病植株和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对菌群ITS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注释后,对比分析了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指数的差异,并测定分析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根腐病的发生极显著地降低了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p<0.01).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Chao1)显著低于未感病植株根际土壤(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中相对丰度降低的有担子菌门、未分类真菌和接合菌门,其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相对丰度升高的为子囊菌门,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属分类水平上,感病植株根际土壤真菌相对丰度增加的有赤霉菌属、丛赤壳属、镰刀菌属、假裸囊菌属和肉座菌属,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相对丰度降低的有未分类伞菌纲、枝鼻菌属、粗糙孔菌属、线虫草属、支顶孢属、粪盘菌属、木霉属和被孢霉属,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猕猴桃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真菌在门和属水平上的菌群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微生物拮抗平衡关系.

    猕猴桃根腐病高通量测序真菌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

    云南野生猕猴桃资源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演化关系

    王连润万红陶磅陈霞...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SSR分子标记研究云南10个地理居群野生猕猴桃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演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不大;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在0.989 9~0.999 1之间,遗传分化系数(Gst)在0.001 1~0.174 3之间.威信居群与彝良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最高,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永善居群与云龙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最低,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10个居群可分为两大类群,师宗、绥江、西畴和永善4个居群聚为类群Ⅰ,麻栗坡、屏边、云龙、镇雄、彝良和威信6个居群聚为类群Ⅱ.类群Ⅰ内的遗传演化关系可分为2个进化层次,师宗居群与绥江居群之间以及西畴居群与永善居群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最近.类群Ⅱ内的遗传演化关系可分为5个进化层次,麻栗坡居群与屏边居群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最近,云龙居群与威信居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可为加快云南猕猴桃属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云南野生猕猴桃SSR遗传多样性遗传演化

    浙江金华翠冠梨花期气温演变及低温灾害特征分析

    舒素芳鹿翔范瑜越毛俊萱...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金华国家基本气象站1953-2022年气温观测数据和金华国家农业气象一级基本站2013-2022年翠冠梨物候观测数据,开展了翠冠梨花期特征和花期气温演变规律分析,依据低温灾害指标分析了翠冠梨花期低温灾害发生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金华翠冠梨花期持续8~12 d,最早始花期为3月14日,最迟谢花末期为4月10日;从20世纪90年代起,3月中旬至4月上旬(翠冠梨花期时段)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翠冠梨花期时段,低温灾害天气发生频率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较高,20世纪80年代次之,20世纪6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相对较小;1953-2022年翠冠梨花期时段极端最低气温年际间波动大,在气候显著变暖背景下遭遇低温灾害频率约为4年一遇,一旦出现低温灾害,低温强度较强,需警惕防范.研究结果为浙江金华梨产业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翠冠梨花期气温低温灾害金华市

    桃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模型在桂林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李海炎梁瑞郑陆泰良朱鹏翔...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价不同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模型对桂林地区桃的适用性,利用2种需冷量模型和2种需热量模型对28个桃品种2017-2021年不同年度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估算,分析比较各模型估算结果的年际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在桂林地区,7.2 ℃模型和犹它模型估算的桃花芽需冷量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7.6%和24.1%,适用性较差;生长度时数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估算桃花芽需热量的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9.1%和19.6%,适用性较差;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桂林需冷量需热量评价

    2个中晚熟黄肉桃品种在安徽六安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王清明蔡华庆刘道敏张尧...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个中晚熟黄肉桃品种"锦绣"和"黄金蜜桃3号"进行引种评价,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生长结果习性、果实主要经济性状、适应性与抗性均表现良好,且"锦绣"适应性及抗性相对更好,2个品种适合在安徽六安地区推广种植.总结了 2个品种的轻简优质栽培技术,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中晚熟黄肉桃六安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云南昭通苹果主产区桔小实蝇成虫消长规律研究

    黄国嫣全勇吴冬胡志芳...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昭通市苹果园桔小实蝇成虫田间种群动态,采用Steiner诱捕器内添加甲基丁香酚引诱剂的方法,2020-2022年在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永丰镇、苏家院镇苹果园中对桔小实蝇发生数量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在昭阳区苹果园内,桔小实蝇呈季节性发生,当年12月中旬至翌年4月未诱捕到成虫,5-7月种群处于较低水平,8-9月种群数量大幅上升并达到最高峰,10月后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直至12月上旬种群数量降为0.8-9月是昭阳区苹果园桔小实蝇的主要发生期,也是桔小实蝇防控的关键时期.

    桔小实蝇种群动态消长规律昭通苹果主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