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

张建民

月刊

1003-2355

zgny3816@sina.com;zhangjianm@263.net

010-63908433、6390847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718室

中国能源/Journal Energy of China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8年,系全国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办刊宗旨:宣传我国能源领域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关注能源热点领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能源企业改革及上市公司运作经验;传播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能源市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动态

    4-5页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郗胡平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崛起,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国际市场地位、产业链核心优势等方面稳步提升,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迈入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应处理好新能源汽车国际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和"双碳"目标、新能源汽车短期热潮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等四对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优势,以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

    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朱彤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产业对工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绿氢是未来能源系统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也是工业和交通等领域脱碳的利器。2022年以来,我国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四个特点:一是氢气产量加速增长、煤炭是制氢的主要来源;二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氢能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三是我国绿氢项目规划与建设初步呈现多元化格局;四是"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有望成为我国绿氢生产基地。然而,我国氢能产业还存在一些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来自化石燃料制取的氢气产量大幅增加,加大了我国碳减排压力,电解水制氢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氢能制储运加用环节部分设备仍有短板,地方氢能政策与融资过于偏向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三大问题。为推动我国氢能产业良性发展,充分发挥绿氢产业对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各级政府应基于能源转型逻辑,合理确定绿氢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边界,合理把握绿氢各种应用场景的优先次序和推广节奏,并进一步完善以绿氢为导向的氢能融资与监管政策。

    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绿氢

    国内外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现状研究及相关政策建议

    康艳兵时希杰修勤绪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航空业发展迅速,碳排放仍处于快速上升时期,通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推动航空业降低碳排放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重点研究了 SAF在降低航空业碳排放、打造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分析了国际航空业降碳的主要路径、国外支持SAF发展的有关情况,以及我国SAF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畅通产业链条、支持技术研发、建立自主体系等方面谋划布局,加快推动我国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

    可持续航空燃料航空业降碳生物燃料新质生产力

    光伏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构建及案例分析

    程瑾梁淼森刘羿鑫曾强...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作为我国清洁能源重要组成,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碳市场价格和电网排放因子等要素,综合考虑光伏项目低碳属性和经济属性,构建光伏项目低碳综合效益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分析度电低碳综合效益,探讨低碳效益对综合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量化光伏项目低碳属性对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能够评估光伏项目在"双碳"战略下的综合效益;引入碳相关效益使光伏项目综合效益较经济相关效益提升11%~31%;碳相关效益在小规模项目的低碳综合效益中占比超过19%,是提升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光伏项目低碳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碳相关效益经济效益

    人工智能发展下算力的电力需求测算方法研究

    杨万涛田磊刘凡林寰...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尽头是能源",算力爆发式增长引发的电力需求快速攀升已成为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算力规模与结构、数据中心能效水平、运算能力等相关因素,构建了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测模式。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达到0。8~1。5万亿千瓦时。建议加强电力与算力协同规划布局、创新可再生能源供给模式、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开展余热回收示范。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用电量测算方法

    考虑共享储能参与不同能量调频联合市场的优化策略

    梁栋李院霞陈建东王鹏...
    4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对储能运营商的运营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共享理念背景下,构建了一种共享储能参与不同能量-调频联合市场的双层博弈模型。首先,上层模型为共享储能运营商报价优化模型,旨在动态生成共享储能各市场报价信息,下层模型为市场各主体联合出清模型,旨在降低系统运营总成本。其次,采用非线性互补方法将双层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层优化问题,并通过算例验证。然后,对比了储能在不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运营模式下的收益情况,结果表明共享储能在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参与度远高于电能量市场,其承担的调频里程任务占比高达96。7%;同时,相较于仅形成调频容量价格,在完善的价格体系下共享储能的回收成本周期会缩短2~3年,可进一步激励储能电站的发展。

    共享储能现货市场竞价策略双层优化模型电能量市场调频辅助服务市场

    我国能源供需的区域格局、演变态势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雪王维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的能源发展对我国能源供需格局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了解能源供需的区域格局和动态演变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采用国家能源供应保障的时空协调原理,基于一次能源的生产以及消费情况,将能源自给率作为切入点进行数据描述和因素分析,揭示了一次能源在不同区域的供需格局和演变态势。我国能源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而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华南和华东地区的能源自给率相对更低,能源资源与负荷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逆向分布特征,存在能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亟需根据不同地区的能源储备、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地理区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统筹安排能源的区域协调策略。

    能源供需区域格局演变态势影响因素

    能效提升驱动下的园区能源和碳排放分析——以江苏金坛经济开发区为例

    许明超朱继龙李笑飞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法探讨了能效提升驱动下的园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并以江苏金坛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金坛经开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准情景和高能效情景下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结果。研究表明,在基准情景和高能效情景下,金坛经开区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仍为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能源供应为主的工业部门(长期占全区碳排放量的80%以上),两种情景下的碳达峰值分别约为430万吨和380万吨,均可完成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高能效情景下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降低,实现碳中和的难度也远低于基准能效情景。因此,工业部门能效提升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对金坛经开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关键意义。

    园区能效提升情景分析江苏金坛经济开发区碳排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固定排放源二氧化碳源汇匹配研究

    肖莎王建良倪嘉鑫
    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中和背景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减碳方案的核心举措之一,有助于解决当前化石能源系统和工业部门大部分的减排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综合利用基地,拥有良好的CCUS产业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聚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固定二氧化碳排放源,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进行源汇匹配路线研究;结合空间分析,利用GIS工具,揭示源汇分布关系及源汇匹配状况;最后采用节约里程算法对基础的理论方案进行线路里程优化,以确定最优运输线路。结果表明,在总规划期内(至2050年),实施CCUS项目的总成本预计约为20471亿元人民币,单位减排成本约为378元/吨CO2;进一步通过节约里程法优化源汇匹配方案,有效减少了约3488千米的线路里程,单位减排成本降低至约273元/吨C02。此外,本文还初步识别出8个潜在的CCUS集群发展区域,为后续自治区大规模部署CCUS技术及发展集群提供有益参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排放源CCUS源汇匹配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