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轻工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轻工教育
中国轻工教育

张建国

双月刊

1673-1352

fazhan@tust.edu.cn

022-60273315,60273316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573信箱

中国轻工教育/Journal China Education of Light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传达领导部门的有关工作部署和重要信息,组织开展轻工教育研究,力求全面反映轻工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的成果,鼓励并支持广大轻工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研究——基于系统分析的视角

    胡徽云宇龙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阵地,必须要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从系统分析视角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思政课教学所具有的系统耦合条件与内在矛盾特征,驱动着以教学内容为根本、以教学教材为载体、以教学活动为核心过程、以教学队伍为关键、以教学评价为基准的系统设计,从而确保全面融入.通过完善政府、高校、院系等多个层面的系统保障机制,提升融入教学全过程的实效性,推动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助力形成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教育高校思政课教学系统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变革的生成逻辑、现实困境及优化之路

    张海阔戴秀丽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变革.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的技术思想、数字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变革的生成逻辑.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变革仍面临着建设资源存在局限性、监管体系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数字化理念滞后等现实困境.要从数字资源保障、数字素养和技能、数字治理体系等方面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变革进行优化,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其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变革生成逻辑困境优化

    "虚体实用":数字劳动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黄秋梅王文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劳动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产物,与传统劳动教育形成双向螺旋作用.一方面,数字劳动的兴起助力劳动教育开展信息时代多元化实践探索,通过数字劳动的大数据算法管理拓展传统劳动教育的层面与维度,完善数媒时代劳动教育的信息结构体系.另一方面,传统劳动教育也对数字劳动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劳动的价值认同度、切身体验度、效益提升度均冲击了劳动权益保障.数字劳动背景下由传统劳动教育过渡到数字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高校需要采取数项有效策略推动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双向驱动,构建"虚实"深度融合的高校劳动教育新模式.

    数字劳动劳动教育情景教学

    嵌入性理论视角下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张红霞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嵌入性理论视角,通过构建综合的分析框架,从结构嵌入性、关系嵌入性、认知嵌入性和文化嵌入性四个维度分析了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包括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优化社会网络结构、传播先进理念技术以及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等,为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地方高校乡村振兴嵌入性理论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周婧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人事分配提供重要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地方高校提升内部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内容.文章梳理了在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评价运行现状,从评价导向、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周期、评价结果的反馈及运用六个方面分析实践中存在的困境与共性问题,挖掘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地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优化思路与建议.

    教育评价改革地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以产业经济学课程教材为例

    易金生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是国家事权,体现党和国家意志,高水平教材始终是高校追求的目标,是高校持之以恒的重点工作内容.以产业经济学课程教材为例,首先指出了我国高校教材建设中出现的三个问题:教材低水平重复、高水平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不高和教材选用工作没有落实落细.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后,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我国高校高水平教材建设的对策建议: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材质量;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高水平教师团队编写教材;建立健全教材选用的制度体系,选用出高水平教材.

    产业经济学产教融合教材建设问题成因对策建议

    天津科技大学助力设计之都建设

    天津科技大学新闻网
    49页

    基于数字化媒介的高校突发事件处置与应对研究

    刘阔徐孜玮张奎利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媒介已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数字化媒介具有互动性强、主体多元、传播迅速、范围广泛等特点,其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发挥着实时监测舆情发展、适时传递正确信息、提供沟通互动渠道的重要作用.当前,高校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中存在着应急预案与策略不完善、一线人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参差不齐、应对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高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完善高校处理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高校在数字化媒介时代处置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效果.

    数字化媒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信息传播危机管理

    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为导向的食品化学课程改革实践——HOOK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李红娟李雅璐李洪波于景华...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化学类"基础课程与"食品类"专业课程的关键衔接点,是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实用性转化,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食品化学教学中,学生存在"内容学得虚、模式听得乏,效果探得浅"三大教学痛点.针对这三个教学痛点,教学团队以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为中心,进行了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内容,立体重构,解决"学得虚";HOOK模式,唤醒热爱,改变"听得乏";全面资源,多维评价,改善"探得浅".课程创新改革中以"HOOK"教学模式创新为根本手段,通过构建"触发→行动→奖励→投入"四个HOOK模块,创造正向触发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习行动自驱力,结合多种奖励手段,实现学生热情和精力的持续性投入,打造学生喜爱的沉浸式课堂.

    复杂问题食品化学创新改革教学模式

    新工科视域下工程训练"传统模块"教学改革与实践

    赵鹏飞倪雁冰赵聪魏华...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教育理念下,对工程训练传统模块面临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明确了立德树人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的核心理念,确立了"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构建了"分层次、沉浸式、全周期"的课程体系,实施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实践模式,建立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种交叉融合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推动了工程训练课程在新工科建设中的深入发展.

    工程训练传统模块教学改革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