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仇加勉

双月刊

1672-2140

gadx@chinajournal.net.cn

010-83903269/3267/3037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公安学、法学、犯罪学、语言文学等方面的论文,也刊登政治经济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高教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读者对象为公安干警及公安、政法系统院校师生和政治理论工作者,研究人员、公安、政法系统工作人员。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慧互联网视域下腐败犯罪嬗变的系统治理——以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为视角

    莫洪宪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慧互联网环境下,新型腐败、隐性腐败的隐蔽性、涉数字资产性、涉外性明显.新型腐败、隐性腐败在涉案数字资产打击、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配合、开展国际治理方面存在新难题,需要进行系统治理.在法规治理层面推动刑事规范、相关行政法律和党内法规的完善,在技术治理层面推动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支撑建设、主体协同建设和相关机制建设,在国际治理层面积极推动打击洗钱犯罪、开展司法协作、建设追赃机制.

    智慧互联网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法规治理技术治理国际治理

    从碎片化到协同化:利用混币智能合约洗钱犯罪的治理路径

    张凌燕王璐鑫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混币智能合约洗钱犯罪已逐渐成为虚拟货币洗钱的新趋势,其自动化运行、高效率加密和跨境流通的优势不可忽视.犯罪主体利用混币智能合约技术,将虚拟货币小额化并增加链路复杂度,以最大程度模糊资金流向和清洗痕迹.在去中心化、匿名性、跨境性的影响下,情报信息来源碎片化、犯罪链条碎片化、虚拟货币处分碎片化使得利用混币智能合约洗钱犯罪治理面临困境.为实现从反洗钱工作的碎片化到治理的协同化,应构建跨部门、跨组织、跨区域的三层次协同治理模式.通过推动协同模式的转型,探索公私合作的路径,建立虚拟货币处分机制,提升对利用混币智能合约洗钱犯罪的治理能力.

    混币智能合约洗钱犯罪虚拟货币协同治理碎片化

    禁毒法治体系下行政拘留代为执行的实施现状与完善研究

    王丽君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行禁毒法治体系下,行政拘留是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等措施的必经前置程序.行政拘留由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代为执行表现为两种外观相似、属性不同的机构化处遇的竞合.鉴于行政拘留由强制隔离戒毒所代为执行存在制度设计欠系统化、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羁押期限执行差异等问题,遵循法制统一、人权保障、执法规范、社会治理等价值理念,应在代为执行制度架构、事前审查机制、自由裁量限制、羁押期限折抵、执法管理边界等方面予以完善,以回应禁毒法治需求.

    行政拘留代为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化处遇

    人类基因科技滥用行为刑法规制之反思

    魏汉涛王俊杰
    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是应急性立法的结果,加之人类基因科技滥用行为具有复杂性,以致该罪存在行为类型不周延、前瞻性不足、入罪模式不科学、犯罪主体单一等问题.域外立法经验启示我们,既要对人类基因编辑科技潜在的多维风险持谨慎稳健的态度,又不能阻碍人类基因科技的进步.要使人类基因科技滥用行为的刑法规制垂范久远,不仅要睁眼看世界,学习域外规制人类基因科技滥用行为的成功经验,而且要做好顶层设计,树立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为人类基因科技设置伦理禁区和风险禁区,使人类基因科技在法治轨道上顺利向前,还要分类规制,对生殖系人类基因科技伴生的风险引入事前预防,对体细胞人类基因科技潜在的危害沿用事后打击模式进行规制.

    人类基因编辑基因克隆立法检讨域外经验改进方案

    认罪认罚量刑从宽的正当性证成:实质责任主义理论的引入

    单子洪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学术界关于认罪认罚量刑从宽正当性根据问题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基于特殊预防刑理论的法定从宽以及基于契约自由理论的交易从宽,两种理论分别源于实体法领域和程序法领域,在证成量刑从宽正当性问题上:特殊预防难以涵盖量刑从宽的正当性根基,而契约自由亦与量刑从宽的正当性不适配.肇源于德日刑法学界的实质责任主义理论以法秩序的复归为核心,具有扩大量刑情节选择范围的理论机能.利用实质责任主义理论证成量刑从宽的正当性,能够避免陷入悔罪条件的争议,兼容法定从宽以及契约自由的法理,彰显刑事政策,在冲突中开辟了一条圆融的统一正当性理论的道路.

    认罪认罚量刑从宽正当性实质责任主义

    归责视角下共犯意思联络的规范理解

    杨滨蔓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思联络关乎共同犯罪之共同性本质的理解,共同性本质决定共同归责之条件和范畴.当前,理论通说及实务观点多从心理因果关系、共同故意之前提等方面把握意思联络,对其归责的独立价值探究不足.于共同实现构成要件而言,意思联络具有明确的目标方向性、概括的行为指导性、显著的实践必然性,有别于作为主观归责基础的共同故意,是客观结果归责的事实依据.在不同共犯类型中,共同正犯的意思联络具有类协议性质,体现出促进共同关系、支配犯罪结果实现的归责功能;狭义共犯与正犯之间的意思联络强化其犯罪辅助作用,夯实心理性因果力的事实基础.欠缺意思联络的片面共同正犯无法交互归责,从属正犯行为的片面狭义共犯仍具可归责性.

    共同犯罪共同归责意思联络共同故意片面共犯

    侦查学学科体系重构

    张丽霞杨宗辉
    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览侦查学学科发展历程,可见学界对侦查学基石问题之侦查学学科体系的认识未能达成共识,仍存在学科体系内容差异性较大、学科体系内在逻辑关系模糊、学科体系各子体系范畴不明等问题.为此,应从学科体系框架的厘定、学科体系内在逻辑关系的释明、学科体系内在范畴的探索三方面针对性地对侦查学学科体系进行重构.从侦查学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侦查运行四个方面自上而下确立侦查学学科体系元素.探究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理论基础下侦查本体论、侦查认识论、侦查方法论、侦查价值论和侦查法治论之侦查学第一梯队基础理论的深意,并在该基础理论范畴内,对侦查死角论、侦查僵局论、侦查错误论、侦查情势论、侦查权论等进行归类,辨明侦查学应用理论的内涵,使学界现有的各种侦查学知识各归其位,彰显学科体系的目的性、有序性、层次性和自组织性.

    学科体系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侦查运行

    预测性侦查的权力扩张与程序规制

    艾明欧凯文
    7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测性侦查从行为主体和行为方式等外观上检视,基本符合刑事侦查权的特征.但实质上预测性侦查的权力扩张已突破传统以犯罪嫌疑为中心的侦查权运作逻辑,而延伸出的向犯罪风险转向的权力缺乏法理定性,使得公安机关双重职权的界限变得模糊,其中的强制性行为易侵犯公民权利,也突破了传统权力的启动要求.从实践运用观之,预测性侦查亦出现制约机制缺失,授权基础不足,侦查目的错位等问题.为规范预测性侦查,应明确问题核心在于犯罪预防职权不适应传统危害防止一犯罪侦查二元职权体系.故规范的重点并非在于刑事侦查权内部的权力调整,而在于行刑衔接.为此首先应将预测性侦查中的危害防止、犯罪侦查行为分辨清楚,重点是将扩张部分的犯罪预防定性为不同于危害防止和犯罪侦查的第三领域警察职权,并厘定犯罪嫌疑在规范上的定位,厘清三职权的行为边界.其次应补足新兴犯罪预防职权的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基础,确保公安传统治安和刑侦部门权力行使的被动性,鼓励合成作战中心的主动式职权,并构建犯罪前沿阶段的特殊行政管控制度.最后还应完善犯罪预防后阶段的其他"行刑衔接"措施,完善立案"选择权"和刑事立案标准,通过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对预测性侦查予以双重规制.

    预测性侦查犯罪预防犯罪嫌疑刑事立案行刑衔接

    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生态与侦查策略研究

    刘晶晶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技术的崛起不仅加速了数字经济与金融行业的革新,同时也带来新的安全风险.传统犯罪向区块链领域迁移,以虚拟货币洗钱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发案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高度组织化、智能化的犯罪特征,危害持续升级.为有效应对去中心化洗钱方式对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需在准确剖析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生态构成要素、圈层、行为流程与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手段与专业分析工具,对虚拟货币洗钱资金流展开追踪,以交易地址为研判起点,以线上调证为侦查抓手,获取多维信息碰撞比对,全面穿透资金与人员关系.同时,在提高调证效率、强化标签功能、实现技术反制以及完善处置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改进与突破.

    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生态资金追踪地址研判线上调证

    新质公安战斗力背景下的公安学科高质量建设

    王龙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对公安学科高质量建设提出新要求.公安学科高质量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变革性工程,要以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创新和自主学科知识体系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形成新质公安战斗力为根本检验标准,树立服务战略需求、实战化建设、交叉融合、开放发展等理念,把握公安知识生产的"大学—行业—政府—公众"四螺旋研究共同体结构,注重形成外部动力拉动和内生动力驱动的动力合力机制,全面推进学科有组织建设模式创新.加强有组织教育教学,打造优秀公安人才培养高地;加强有组织科研创新,打造警务科技的创新高地;加强有组织服务社会,打造服务实战的支撑高地;加强有组织学科建设,打造中国特色公安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进而提升公安学科建设驱动公安院校整体性建设的质量水平.

    新质公安战斗力公安学科建设知识生产公安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