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通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通信
中国新通信

晋岚

半月刊

1673-4866

telenews@126.com

010-62378496 5166628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去北土城西路16号友城大厦231室

中国新通信/Journal China New Telecommunications
查看更多>>《中国新通信》杂志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中国新通信》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信息通信技术专业期刊,原《中国数据通信》(月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和支持,2005年被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期刊,于2006年1月改名为《中国新通信》(半月刊)。办刊宗旨:以飞速发展的新信息通信技术为主线,结合信息通信市场、业务和技术,报道中国信息通信的建设成就与发展趋势,交流实用技术和经验,普及新技术新业务知识及使用知识,全面跟踪和报道新信息通信的最新态势。读者对象:从事信息通信工作的技术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市场与业务的开发人员,有关专业的院校师生和科研开放人员。本刊特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技术性。覆盖范围:电信、电子、广电、交通、铁路、石油、电力、矿业、教育、金融和部 队、政府机关等相关信息通信部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I时代"数字图像处理"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改革路径

    胡春华程鲁玉谢岚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给数字图像处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思路,但在当前高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中,很少将人工智能融入其中.此外,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实验缺乏创新等问题也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妨碍了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人工智能为背景,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和综合项目扩展四个方面展开教学改革.该课程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以全面和多角度为目标,以探索为方向,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改革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运用

    阿尼克孜·麦麦提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教师教学资源库和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支撑,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建立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对如何有效地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库进行了合理的探讨,并以此为依据,对课程教学资源库的使用结果进行了预测,以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互联网+"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王自浩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教师的关注.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探讨了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微课的特点和优势,以及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论证了微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和建议,为教师开展微课教学提供了参考.

    微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应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质量

    互联网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杨秋红
    106-10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融通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水准、科学化的教师教学队伍,同时可以将课程融为一体,真正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准,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融合技能比赛的标准,"岗课赛证"模式优化和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学生在职业技能层面的提升,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本文首先对"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内涵与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通过客观分析现阶段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常见问题,重点论述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与方法.希望这可以更好地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与保障.

    互联网"岗课赛证"融通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现代通信技术专业"通信线路工程"教学实施研究

    许书君
    109-11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通信线路工程"的教学实施进行了研究,以项目二"通信光缆工程的勘察与施工"情境的学习为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创新行动导向"四环六步"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实施采用"训学思拓"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并总结了该模式的实施成效和反思改进.

    教学实施教学策略任务驱动训学思拓

    "101计划"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分析

    陈蒙钱美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101计划"是以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试验区,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探索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的人才观、教育观、科学观,旨在引领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软件工程课程作为计算机大类学科中的核心课程,针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相关教学改革与实践改革的研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准确定位课程性质,并且合理规划课时量,以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此外,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课程教学采用了"校工融合"、"多维度"和"多尺度"的创新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着重于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在"101计划"框架下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01计划软件工程学理论实践多维度

    高等教育"慕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平台建设研究

    邵益彤
    115-117,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慕课"(MOOC)作为一种新型在线开放课程,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而构建高效、稳定的慕课教学平台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关注慕课平台建设的关键要素,采取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高校可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慕课教学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本文首先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中"慕课"教学现状,探讨了慕课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接着通过调查和分析国内外慕课平台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设与完善慕课平台的策略和建议.

    高等教育慕课教学现状平台建设

    基于COMET能力模型的信创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力志胡滨
    118-12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COMET能力模型的分析和应用,提出了一种以实践为导向、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信创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软件开发技能和行业适应能力为目标,通过项目实践、实习实训和行业合作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研究旨在基于COMET能力模型,探索一种创新的信创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行业的需求.

    COMET能力模型信创软件人才培养实践导向

    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与建设探讨

    党麦玲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具有许多优势.为了规范和推进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和建设,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新形态教材的内涵和职教新形态教材基本特征.同时,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紧密贴合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论文提出并深入阐述了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过程中的工作要点,及实际建设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开发建设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实践

    易亚勤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互联网+"背景下比较热门的学科,与传统语数外学科相比,其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互联网+"可以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主题资源,通过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内容与目标,有效整合和优化网络资源.本文简要阐述了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客观分析了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微课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路径,希望能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

    "互联网+"微课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