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食物与营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许世卫

月刊

1006-9577

foodandn@263.net

010-82109761

100081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食物与营养/Journal 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农业、食物、营养领域的结合,及时报导国家新出台的食物与营养方针、政现、法规、标准;刊登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品工业、食物营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普及宣传营养保健、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营养干预对低/极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及败血症发生率的影响

    潘志雄翁璇铃陈晓冬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干预对低/极低体重儿营养状况、体格发育及败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低/极低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儿间胎龄、性别、出生体重、体长及头围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低/极低体重儿采用常规营养干预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早期肠内和肠外联合方式进行营养干预,比较2组低/极低体重儿干预前后血清营养指标、感染指标变化,以及体格发育情况和晚发型败血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常规营养干预,早期营养干预可显著提高低/极低体重儿血清ALB、BUN水平(均有P<0。05),但对体重和身长生长无特殊优势(P>0。05)。另外,对照组患儿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为12%,观察组为3%,观察组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5。838,P<0。05),且营养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血清WBC、CRP及PCT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干预可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保证体格发育,降低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对可耐受早期营养干预的低/极低体重儿应进行积极的早期营养干预。

    低/极低体重儿早期营养干预营养状况体格发育晚发型败血症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及体格发育影响

    谢桂月陈芳陆小莉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早产儿营养状况、体格发育的影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出生,并接受住院分娩和治疗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出生后24h内即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和对照组(出生24h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在出生后24h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早产儿在出生24h后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喂养量、方式、增加速度均与观察组一致。比较两组早产儿入院时和7d龄血清营养指标,包括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及转铁蛋白(TRF);比较入院时、7d龄和14d龄体格发育指标,包括身长、体质指数(BMI)和头围;以及喂养不耐受、胆汁淤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早产儿在7d龄时血清ALB、PA、HGB、TR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P<0。05)。体格发育指标上,两组早产儿入院时及7d龄BMI、身长及头围无差异(P>0。05),在14d龄时,两组早产儿身长及头围仍无差异,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早产儿BMI高于对照组(P=0。012)。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给予早产儿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且并发症总发生率并未增加,故在早产儿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及早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治疗。

    早产儿早期肠内营养营养状况体格发育并发症

    婴幼儿辅食食品质构的研究进展

    岳淑琴何丽王丽娟蒋彤...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辅食的添加时间、添加建议,同时介绍了婴幼儿牙齿发育、咀嚼能力与食品质构的关系,并对国内外对于婴幼儿辅食质构特征的建议等进行综述。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关键词,提取婴幼儿辅食食品质构相关信息,经过综合筛选共纳入43篇文献。结果:6~24月龄婴幼儿处于智能发育如运动、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我国建议婴幼儿出生满6月龄起开始添加辅食,婴幼儿辅食的添加不仅应注重食品的营养成分,还应关注食品的质构特征。结论:婴幼儿辅食食品质构与牙齿发育和咀嚼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而我国发布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对辅食的质构特征并未提出详细建议,本综述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婴幼儿辅食添加食品质构咀嚼能力

    合肥市孕妇孕早期膳食模式与6月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分析

    潘艳艳王燕李明杨茜...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膳食模式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为引导孕妇调整孕早期膳食结构以及促进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合肥市以孕早期(12~12+6周)孕妇作为目标人群,随机抽取496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访其子代到6月+10天左右。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膳食习惯,并通过膳食频率法记录孕妇的膳食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孕早期孕妇膳食模式,并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孕妇不同膳食模式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结果:孕早期孕妇共有5种膳食模式,分别为腌制类、水果-奶类、水产-肉类、干坚果-豆类以及饮料-主食类。调整了混杂因素之后在6月龄婴儿智力得分高分组中,腌制类DP中T1与T3相比,增加了婴儿获得更高智力得分的可能性(OR=9。64,95%CI=1。30~71。67);6月龄婴儿运动得分中分组中,水产肉类DP中T2与T3相比,降低了婴儿获得更高运动得分的可能(OR=O。11,95%CI=0。02~0。74)。结论:孕妇孕早期较少的食用腌制类DP对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增加婴儿获得智力高分的可能性;水产-肉类DP中,孕妇食用量处于中位水平较食用多者,导致婴儿获得更高运动得分的可能性降低。

    孕早期膳食模式神经心理

    应用哺乳期膳食平衡指数评价中国十城市乳母膳食质量

    李星熠何婷超毛帅李玭...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修订哺乳期膳食平衡指数,并评价我国十城市哺乳期妇女膳食质量,分析影响哺乳期妇女膳食质量的因素。方法:使用自设问卷和膳食频率问卷,于2019年对中国10城市863名乳母开展横断面营养健康调查。在2016年膳食平衡指数的基础上,根据2022年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调整评分标准,并评价乳母膳食质量。结果:乳母膳食摄入不平衡、不足、过量的比例分别为86。7%、85。9%、44。2%。乳母蔬菜类、水果类、奶类、大豆类及水产品类食物摄入不足,食用油和盐摄入过量严重,摄入食物多样性较低。受教育水平、收入、城市类型、体力活动水平、产后抑郁情况和是否参与孕妇学校等多种因素与乳母膳食平衡相关。结论:中国十城市乳母人群的膳食摄入不平衡主要体现为摄入不足,而摄入过量的程度相对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妇女产后健康教育,提高乳母膳食质量。

    膳食平衡指数膳食质量乳母

    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俞琼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进行评估,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西昌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 70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及电子病历收集孕妇及新生儿的一般情况,采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统计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状况,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1705例新生儿中,维生素D营养状况充足者共197例(11。55%),不足/缺乏者1 508例(88。45%)。孕妇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OR=0。906,95%CI:0。820~0。997)、维生素 D补充(OR=0。826,95%CI:0。690~0。989)及新生儿出生胎龄高(OR=0。912,95%CI:0。835~0。996)是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保护因素;而日照不充足(OR=1。284,95%CI:1。051~1。568)、孕期维生素D缺乏(OR=1。484,95%CI:1。017~2。166)及分娩季节为冬春季(OR=1。316,95%CI:1。017-1。693)是维生素D不足/缺乏的危险因素。结论: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不足/缺乏发生率高,应关注此地区新生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及时干预,以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

    维生素D凉山州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影响因素

    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的相关性分析

    朱淑静毛帅李玭赵艾...
    85-8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国10城市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19-2020年在中国10城市开展的横断面调查的数据,通过问卷收集婴幼儿的相关人口学特征、自报患病情况及膳食多样性情况,使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发生率及患病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我国城市婴幼儿最低膳食多样性满足率为74。6%,婴幼儿年龄越大、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父亲教育程度越高其最低膳食多样性满足率更高(P<0。05)。满足最低膳食多样性的婴幼儿其呼吸系统疾病(IRR=0。76,95%CI:0。58~0。98,P=0。035)以及腹泻(IRR=0。65,95%CI:0。48~0。88,P=0。006)发生的次数更低。暂未发现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各自报疾病的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中国城市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腹泻存在一定关联。

    婴幼儿膳食多样性自报患病

    燕之屋|黄健:一碗好燕窝 滋润天下人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