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输血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王憬惺

月刊

1004-549X

cjbt@cjbt.cn

028-61648584

610052

成都市东三环路二段龙潭总部经济城华彩路26号

中国输血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山地区血小板抗体及特异性分布调查

    林惠燕吴泳伦孙爱农方育如...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东中山地区无偿献血者及患者血小板抗体发生频率,研究血小板抗体特异性和交叉配型.方法 利用固相免疫吸附法(SPIA)对献血者及患者血小板抗体进行筛查,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复查,Pak-Plus酶免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并采用SPIA模拟血小板交叉配型.结果 共检测献血者标本1 049份,患者标本598份,SPIA筛查阳性分别为6(0.57%)份vs 49(8.19%)份(P<0.05);SPIA检测阳性标本中,献血者FCM、酶免法复查阳性符合率100%,患者FCM复查阳性符合率95%,酶免法阳性符合率88%;献血者初筛阳性标本中,5份为抗-HLA Ⅰ占83%,1份为抗-CD36占17%(人群发生率为0.10%).14份酶免阳性患者标本中,2份抗-GP Ⅱb/Ⅲa,1份抗-GP Ⅰa/Ⅱa,8份抗-HLA Ⅰ,3份为混合抗体(HLA Ⅰ和GP Ⅱb/Ⅲa、GP Ⅰa/Ⅱa),按抗体种类计算,HLA Ⅰ抗体最多,占65%(11/17),其次为与HPA相关的抗-GP占 35%(6/17).血小板抗体阳性配型率低于30%的患者占多数,为71.4%(10/14).结论 中山地区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偿献血者,多为抗-HLAⅠ、抗-GP,抗-CD36发生率极低,因此应建立已知血小板抗原供者库,同时应开展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配型,有助于解决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问题.

    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输注无效抗-CD36无偿献血者血小板交叉配型(PXM)

    东乡族人群Duffy、Kidd、Diego血型系统等位基因频率多态性研究

    崔军张伟萍惠霞张晓萍...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省东乡族人群Duffy、Kidd、Diego血型系统等位基因频率多态性分布.方法 2017年1-12月随机抽取甘肃省东乡族无血缘关系献血者100名,采用荧光PCR法检测献血者红细胞Duffy、Kidd、Diego血型系统等位基因.结果 东乡族人群Duffy、Kidd、Diego血型系统等位基因频率为:Fy*01为0.835、Fy*02为0.165;Jk*01 为 0.570、Jk*02 为 0.430;DI*01 为 0.020、DI*02 为 0.980.未发现Fy(a-b-)、Jk(a-b-)、Di(a+b-)稀有表型.Duffy、Kidd、Diego血型系统等位基因对偶抗原Fya/Fyb、Jka/Jkb、Dia/Dib的不配合率分别为:23.76%、37.01%、3.84%.结论 甘肃省东乡族人群Duffy、Kidd、Diego血型系统等位基因呈多态性分布,具有独特的民族分布特征.

    红细胞血型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多态性东乡族

    2013-2022年天津市定期全血献血情况分析

    刘锐樊晶李红珠程雪...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22年间天津市定期全血献血基本情况,为完善定期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措施,保障充足、安全的临床用血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13-2022年天津市定期全血献血者185 639人次为研究组,同时期其他全血献血者1 015 312人次为对照组,将研究组及对照组献血者基本资料、采血量和血液复检筛查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年天津市定期献血者人次及献血量逐年增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22%和6.18%.2013-2021年定期献血者保留率呈先增高后下降趋势.十年间研究组及对照组男性献血人次占比呈下降趋势,女性献血人次占比呈上升趋势,研究组男性献血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女性献血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以26~35岁年龄段献血者占比居多,36~45岁年龄段献血者占比次之;对照组以18~25岁献血者占比居首位,其次为26~35岁年龄段献血者;研究组18~25岁献血者人次占比低于同年龄段对照组,其余年龄段献血者人次占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00mL、300mL献血率及献血不足量率低于对照组,400mL献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献血者中学生、公务员、医务工作者、军人、教师及其他的占比低于对照组,其余职业占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献血者中定期献血者人次占比差异明显.研究组ALT及抗-TP复检淘汰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HBV、HCV及HIV复检淘汰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组各项复检淘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十年间天津市定期无偿献血者情况呈现一定规律性,具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精准招募策略,继续壮大定期献血者队伍.

    定期献血者招募与保留血液安全天津

    2009-2022年广州地区保密性弃血情况调查

    梁明月骆宏黄伯泉何博...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广州地区保密性弃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保障血液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22年广州地区保密性弃血献血人次、献血者人群特征、保密性弃血原因和献血后回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22年广州地区保密性弃血回告率为0.006 2%(260/4 170 984),各年间的保密性弃血回告率有差异(P<0.05);2009-2022年保密性弃血回告率在性别和职业方面无差异(P>0.05),在献血年龄、献血次数、文化程度和婚姻状态方面有差异(P<0.05),其中18~30岁献血者(0.007 3%)和首次献血者(0.010 8%)是保密性弃血的主要人群.高危性行为(28.46%,74/260)是保密性弃血的首要原因,保密性弃血回告时间高峰期在献血后72 h内,其中献血后24~72 h回告要求保密性弃血的人次(68.46%,178/260)占比最高.结论 保密性弃血是保障血液安全非常重要的措施,在献血者招募过程应重点对18~30岁献血者和首次献血者进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排除高危献血者,同时强化保密性弃血回告及方法途径指引宣传,做好保密性弃血原因登记和分类工作,从源头筛选出合格、低风险的无偿献血者,保障血液安全.

    保密性弃血人群特征献血后回告

    "一核多元"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体系构建模式——以南京市为例

    应上云戴宇东赵轶伦周世杰...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一核多元"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体系构建模式.方法 以南京市无偿献血工作联席会议为核心,党委部门、政府部门、各区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献血者为多元主体,按照"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着眼平时、战练结合"的原则,遵循"一核多元"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体系构建模式的思路,构建南京市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体系.结果 1)"一核多元"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体系模式构建后(2018-2022年)南京市应急献血总人次较构建前(2013-2017年)增加191%,构建后年均献血人次达20 929人次,较构建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一核多元"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体系模式构建后Ⅲ级常态化冬、夏两季血液应急人次较构建前分别增加206%、185%,构建前后冬、夏两季应急献血人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一核多元"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体系模式构建前,南京市无相对稳定的应急志愿者队伍,构建后南京市共组建了 5支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队伍构成比中比例最高的是区级机关、乡镇人员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52.96%),其次分别是医务人员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23.95%)、企事业单位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11.10%)、国资委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7%)和南京市市级机关无偿献血志愿者突击队(4.98%).4)按照"一核多元"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体系模式,新冠疫情期间,南京市成功启动2次Ⅱ级血液应急响应,应急献血人次达23 041人次.结论 "一核多元"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体系在血液应急期间能有效保障南京地区血液供应.

    一核多元应急献血志愿者队伍南京

    长期冷冻对ELISA法检测血浆标本中HBsAg结果的影响

    连斯敏陈晓华林树波郭自约...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献血者HBsAg阳性血液标本在-20℃冻存8年后ELISA法HBsAg检测的结果,评估血站目前留样保存方式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本站2014年5月—2015年3月100份经HBsAg ELISA检测阳性的献血者血浆标本,冻存在-20℃冰箱,于2023年解冻标本并通过同种方法再次检测.结果 100份血浆标本的HBsAg再检定性结果均为阳性,再检符合率100%,冻存后S/CO值降低明显(27.52 vs 19.03,P<0.05).结论 长期冻存会使HB-sAg ELISA检测S/CO值下降,但不影响阳性定性结果.

    HBsAgS/CO值冻存血浆标本献血者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深二度烧伤合并感染创面的探讨——附1例报道

    黄皓黄峻梁群刘建...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治疗深二度烧伤合并感染创面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深二度烧伤合并创面细菌感染患者,结合临床治疗要点与门诊随访情况,探讨自体PRP在烧伤创面合并感染的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左下肢深二度烧伤创面合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经一般换药治疗及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降至正常,但创面愈合缓慢且仍有黄色分泌物;后烧伤创面经联合外用自体PRP治疗,创面疼痛评分由8分逐渐下降至1分,2周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18d后创面完全愈合;PRP治疗后1、3、6个月创面瘢痕评分由5分降至2分,未见明显瘢痕形成;PRP疗程中亦未出现创面炎症反应加重、血常规、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在深二度烧伤患者合并局部创面细菌感染,拒绝手术或不适合手术的情况下,自体PRP是1种较安全的替代方案,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再生和创面愈合,本例患者在短期内达到治愈效果.

    富血小板血浆烧伤创面修复创面感染

    抗-PP1Pk的血清学特性探究及P血型相关文献分析

    李金龙叶水文孙君陈亚南...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抗-PP1Pk的血清学特性,探索小p血型孕妇顽固性流产的可能性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使用鸽子蛋清、人血浆中和法;2-巯基乙醇试剂破坏IgM抗体;添加补体成分等方法对抗-PP1Pk进行探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测定抗-PP1Pk的效价,研究人血清对抗-PP1Pk及其致敏补体能力的中和作用.结果 所采用抗-PP1Pk在盐水和柱凝集中的效价分别为4和8,低温会使抗-PP1Pk效价增高,2-巯基乙醇破坏会明显降低其效价.鸽子蛋清可以部分中和抗-PP1Pk.人血浆同样可以降低抗-PP1Pk的效价,其中和能力高于鸽子蛋清,且中和能力存在个体差异.结论 抗-PP1Pk是1种IgM和IgG并存、冷性、可以激活补体的混合抗体.人血浆可以有效降低抗-PP1Pk效价以及激活补体的能力,输注中和能力高的血浆有望成为治疗p表型孕妇习惯性流产的新方法.

    抗-PP1PkP1Pk血型系统Globoside血型系统鸽子蛋清中和实验

    2例Aw43亚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

    朱于莉韩斌冯智慧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例ABO疑难血型进行血清学鉴定和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DNA直接测序分析ABO基因外显子和转录调控区,TA克隆测序确认单倍体的突变位点,采用DeepTMHMM进行跨膜区预测和分析.结果 2例标本均表现为正定型A抗原减弱,同时反定型存在抗-A;ABO基因分析明确两者均含有1A>G,467C>T突变,为Aw43基因型;DeepTMHMM分析预测1A>G突变导致翻译起始位点后移将严重影响跨膜区结构.结论 2例疑难血型是Aw43等位基因型,1A>G突变影响了跨膜区并进而改变了糖蛋白结构,导致酶功能受损.

    ABO疑难血型Aw43跨膜区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

    宋斌王丹严小丽阎萍...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荟萃分析回收式自体输血(IOCS)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of clinical trials、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22年12月.采用R4.1.2与Stata 12.0软件计算IOCS组和异体输血(ABT)组之间的标准化均数差(SMD)或相对危险度(RR)及95%置信区间(CI)和预测区间(PI).结果 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0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队列研究的合并结果显示,与ABT组相比,接受IOCS的前置胎盘孕产妇术后血红蛋白(Hb)浓度(SMD=0.626,95%CI:0.103~1.149;95%PI:-1.320~2.572)与红细胞压积较高(SMD=0.617,95%CI:0.130~1.104;95%PI:-1.084~2.317).在随机对照试验中,接受IOCS的前置胎盘孕产妇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比ABT组低72.7%(RR=0.273,95%CI:0.082~0.904).IOCS组和ABT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浓度、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差异均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接受IOCS的前置胎盘孕产妇术后Hb浓度和Hct均高于接受ABT的妇女.IOCS对术后凝血参数和肾功能参数无显著影响.在接受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孕产妇中,IOCS与较低的输血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关.

    回收式自体输血剖宫产前置胎盘Meta分析异体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