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王军辉夏飞飞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3、C4 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105 例SLE患者纳入病例组,并选择 65 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 和抗C1q抗体及肾功能指标;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估患者的病情活动度,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血清补体C3、C4 和C1q抗体水平;分析血清补体C3、C4 和抗C1q抗体与肾功能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SLE患者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血清肌酐(Scr)(83.61±10.71)μmol/L、尿素氮(BUN)(6.45±1.47)mmol/L、β2-微球蛋白(β2-MG)(6.23±1.42)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6±7.39)μmol/L、(3.02±1.25)mmol/L、(1.65±0.58)mg/L,肾小球滤过率(eGFR)(80.56±14.28)ml/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19±15.34)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补体C3、C4 水平分别为(0.56±0.17)、(0.16±0.04)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0.31)、(0.30±0.12)g/L,抗C1q抗体水平(46.65±11.48)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0.6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活动患者血清补体C3、C4 水平分别为(0.89±0.23)、(0.25±0.07)g/L均明显高于中重度活动患者的(0.31±0.08)、(0.08±0.02)g/L,抗C1q抗体水平(31.47±6.28)U/ml明显低于中重度活动患者的(59.76±8.7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 与Scr、BUN、β2-MG、SLEDAI积分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抗C1q抗体与Scr、BUN、β2-MG、SLEDAI积分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C4、抗C1q抗体是影响SLE病情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4、2.14、5.68,P<0.05).结论 SLE患者存在血清补体C3、C4 明显下降,抗C1q抗体水平明显升高现象,多预示患者病情加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系统性红斑狼疮补体C3补体C4抗C1q抗体病情活动度

    血清SAA和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诊断及评估价值分析

    梁知锐余飞燕曾庆栈徐耀祥...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定量检测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血清 SAA、CRP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 180 例冠心病患者为试验组、12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 SAA、CRP水平.对比两组血清 SAA、CRP 水平,试验组不同临床表型[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的血清 SAA、CRP 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SAA和CRP分别为(22.651±12.330)mg/L和(19.504±12.040)mg/L,对照组的SAA和CRP分别为(2.696±0.930)mg/L和(2.410±1.100)mg/L,试验组患者血清 SAA、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同临床表型患者中,AMI的SAA和CRP分别为(40.379±5.439)mg/L和(35.699±5.065)mg/L,UAP的SAA和CRP分别为(15.828±1.933)mg/L和(13.094±1.764)mg/L,SAP的SAA和CRP分别为(11.746±1.931)mg/L和(9.718±1.224)mg/L,试验组不同临床表型患者血清SAA和CRP水平比较,AMI>UAP>SAP(P<0.05).结论 冠心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SAA、CRP水平有明显差异,且不同临床表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 SAA、CRP水平不同,检测血清SAA、CRP水平可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同时能够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医生的治疗.

    冠心病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诊断

    早期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分析

    万昊昕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 43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 72 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α1 微球蛋白(α1-MG)、尿素氮(BU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肌酐(SCr)、微量白蛋白(mAlb)等生化指标检验.对比两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化指标检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CRP、CysC、α1-MG、BUN、RBP、Hcy、SCr、mAlb水平分别为(11.53±2.05)mg/L、(2.11±0.49)mg/L、(35.16±8.02)mg/L、(13.62±2.15)mmol/L、(85.16±19.43)mg/L、(20.16±3.92)μmol/L、(175.62±15.23)μmol/L、(42.62±10.35)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5±1.04)mg/L、(0.96±0.12)mg/L、(10.92±3.61)mg/L、(5.21±1.02)mmol/L、(50.36±10.98)mg/L、(13.26±1.28)μmol/L、(123.61±10.25)μmol/L、(21.16±8.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CRP、CysC、α1-MG、BUN、RBP、Hcy、SCr、mAlb单独检验及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62.79%、72.09%、37.21%、58.14%、44.19%、69.77%、86.05%、60.47%、97.67%.各项生化检验联合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取得较高的阳性检出率.结论 早期生化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可取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生化检验早期诊断效果

    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高级别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周秀琴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高级别病变诊断中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检测价值.方法 3200 例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1600 例.对照组行HPV 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研究组行HPV E6/E7 mRNA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组HPV DNA阳性患者与研究组HPV E6/E7 mRNA阳性患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对照组及研究组阳性患者中分别抽取 185 例患者,并分别行HPV E6/E7 mRNA、HPV DNA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及诊断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HPV DNA检测结果阳性 415 例,阳性检出率为 25.94%;研究组患者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阳性 400 例,阳性检出率为 25.00%.两组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 72 例,阳性率为 4.50%(72/1600);对照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者 76 例,阳性率为 4.75%(76/1600).两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阳性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0 例患者同时进行HPV DNA、HPV E6/E7 mRNA检测及阴道镜、病理组织学检查.阴道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8例,阴性282例.HPV DN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88例,阴性182例;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 168 例,阴性 202 例.HPV DNA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 56.38%、73.86%、60.54%,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 67.73%、87.50%、72.43%.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HPV DNA检测,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高级别宫颈病变患者而言,HPV E6/E7 mRNA检测诊断效能高于HPV DNA检测,是宫颈癌筛查患者的新型分流方式,为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的检查手段.

    人乳头瘤病毒E6/E7信使核糖核酸宫颈高级别病变诊断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高龄老年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徐增政高亚平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高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100 例行急诊PCI的高龄老年急性STEMI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0 例.参照组采用标准剂量替罗非班[术中、术后 36 h持续进行 0.15 μg/(kg·min)泵入]治疗,研究组采用 1/2 剂量替罗非班[术中、术后 36 h持续进行 0.075 μg/(kg·min)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肌灌注水平、心肌损伤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MACE发生率 4.00%(2/5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 16.00%(8/50)(χ2=4.000,P=0.046<0.05).研究组治疗前肌钙蛋白T(cTnT)(5.23±0.49)µg/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10.66±13.26)U/L、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11.46±1.68)ng/ml,治疗后分别为(1.89±0.64)µg/L、(64.97±5.56)U/L、(4.21±0.39)ng/ml;参照组治疗前cTnT(5.20±0.37)µg/L、CK-MB(111.61±11.64)U/L、hFABP(12.06±1.49)ng/ml,治疗后分别为(1.92±0.57)µg/L、(65.71±6.29)U/L、(4.31±0.44)ng/ml.两组治疗后cTnT、CK-MB、hFA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组间cTnT、CK-MB、hFAB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数(CTFC)、慢血流(SCF)发生率、ST段回落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标准剂量与 1/2 剂量替罗非班在高龄老年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中改善患者心肌灌注水平与心肌损伤效果相当,但1/2剂量替罗非班使用剂量可减少患者MACE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替罗非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灌注心肌损伤

    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分析

    王彩华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 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血脂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p-PLA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p-PLA2 水平(20.76±3.93)g/L低于对照组的(36.34±4.42)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大于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49.89±3.07)%大于对照组的(46.26±3.22)%,LVEDD(51.83±3.66)mm、LVESD(35.87±3.41)mm均小于对照组的(56.28±3.78)、(39.72±3.3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总胆固醇(5.22±1.04)mmol/L、甘油三酯(1.57±0.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2±1.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6.09±1.43)、(2.24±0.23)、(4.23±1.0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0±0.29)mmol/L高于对照组的(0.99±0.0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可发挥良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斑块稳定性、心功能及血脂指标,同时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冠心病阿托伐他汀缬沙坦心功能血脂斑块稳定性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王健姜义李显才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08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电脑随机双盲分组方式分为复合组和对照组,各 54 例.对照组患者手术中使用单一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复合组患者手术中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复合组患者术中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72.26±8.29)次/min、(106.61±2.12)mm Hg(1 mm Hg=0.133 kPa)、(155.67±3.98)mm Hg,拔管后分别为(70.10±8.15)次/min、(103.36±2.10)mm Hg、(153.39±4.04)mm Hg;对照组患者术中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78.41±8.56)次/min、(112.64±2.55)mm Hg、(163.37±3.82)mm Hg,拔管后分别为(75.64±8.43)次/min、(107.23±2.41)mm Hg、(159.18±3.93)mm Hg;复合组患者术中及拔管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具显著差异(P<0.05).术中和拔管后,复合组的PaO2、PaCO2 分别为(12.06±1.08)、(6.37±0.51)kPa和(12.32±0.84)、(5.63±0.40)kPa,对照组的PaO2、PaCO2 分别为(11.33±1.52)、(8.04±0.98)kPa和(11.95±0.57)、(6.02±0.65)kPa;术中和拔管后,复合组的PaO2 相比对照组更高,PaCO2 相比对照组更低,经统计学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复合组患者警觉/镇静观察评分(4.79±0.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5±0.22)分,拔管时间(13.39±2.18)min和恢复室停留时间(40.34±10.1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46±2.79)、(58.42±12.06)min,经统计学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复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56%,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8.52%,经统计学比较后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具极佳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老年高血压手术麻醉异丙酚瑞芬太尼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李显才张桂文姜义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12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以信封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6 例.对照组患者术中开展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术中开展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指标(麻醉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生理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免疫指标(CD3+、CD4+、CD4+/CD8+)、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6.25±0.62)、(5.67±0.13)、(9.19±1.0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69±0.69)、(6.95±0.22)、(14.36±1.1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E、Cor水平分别为(7.47±0.35)、(216.88±3.30)n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9.72±0.59)、(356.13±3.25)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 5 min(T2)、拔管即刻(T3)时,观察组心率、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分别为(69.02±1.46)%、(43.79±0.16)%、(1.42±0.12),均高于对照组的(60.62±1.45)%、(39.68±0.18)%、(1.3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hs-CRP、IL-8、IL-6 水平分别为(12.74±3.22)mg/L、(22.25±0.22)pg/ml、(13.36±2.14)pg/ml,低于对照组的(19.65±3.24)mg/L、(35.56±0.25)pg/ml、(24.81±2.26)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79%,低于对照组的 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麻醉效果,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减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胆囊手术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菊园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感染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2 例妇产科感染患者,采用系统抽样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 41 例.参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研究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菌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 95.1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 78.05%,组间差异明显(χ2=5.145,P=0.023<0.05).研究组病菌清除率 89.47%较参照组 77.03%更高,组间差异明显(χ2=4.182,P=0.041<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4.88%较参照组的 19.51%更低,组间差异明显(χ2=4.100,P=0.043<0.05).研究组满意率95.1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 78.05%,组间差异明显(χ2=5.145,P=0.023<0.05).结论 妇产科感染患者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有效清除病菌,保证治疗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实践价值较高.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妇产科感染疾病头孢他啶不良反应

    舍曲林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的效果观察

    陈立才唐爽夏兴宇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舍曲林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76 例老年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36 例).对照组单独给予药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每日有效剂量、起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睡眠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有 2 例患者 1 周后脱落,对照组有 1 例 1 周后脱落,其余患者完成 6 周疗程,对剩余73 例患者资料完整进行分析.观察组舍曲林、右佐匹克隆分别为平均每日有效剂量分别为(61.58±18.08)、(1.52±0.72)mg,平均起效时间为 1.5 周;对照组舍曲林平均每日有效剂量为(64.64±19.52)mg,平均起效时间为 2 周.两组舍曲林平均每日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痊愈 11 例,显效 11 例,有效 4 例,无效 9 例,总有效率 74.3%;观察组痊愈 20 例,显效 14 例,有效2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4.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2、4、6 周后,两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 4、6 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分别为(14.00±3.87)、(9.71±3.1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0±2.87)、(13.11±2.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8.28±2.56)分低于对照组的(11.35±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发生头昏、嗜睡、厌食、恶心、口干、腹泻、失眠、心动过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1%(8/38)与治疗组的17.1%(6/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经对症处理,均很快缓解,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正常.结论 舍曲林联合右佐匹克隆在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的治疗中,服用方便,耐受性好,无药物依赖性,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故值得临床推广.

    舍曲林右佐匹克隆老年抑郁症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