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D-slicer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查继辉周小荔李明苟理宏...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应用 3D-slicer辅助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48 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4 例.观察组患者应用 3D-slicer 辅助定位,对照组应用常规弦距体表定位.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10.0±0.2)d、血肿消失时间(3.1±0.1)d、手术时间(101.4±3.0)min短于对照组的(13.5±1.2)d、(6.2±0.5)d、(127.4±5.1)min,术中出血量(180.1±2.5)ml少于对照组的(289.6±8.5)ml(P<0.05).治疗后,观察组GOS评分(4.6±0.4)分高于对照组的(3.4±0.5)分,NIHSS评分(8.1±3.6)分低于对照组的(12.0±2.1)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2%(1/24),低于对照组的 25.0%(6/24)(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ICH患者术中实施 3D-slicer辅助定位可有效改善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价值较高.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3D-slicer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手术指标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史菊黄小丽王宇甜刘尹晨...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选取 211 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报告显示冠状动脉 0 支狭窄 7 例、1 支狭窄 48 例、2 支狭窄 63 例、3 支狭窄 93 例,冠状动脉狭窄<30%的 19 例、30%~80%的 78 例、>80%的 114 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学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dLDL-C],计算sdLDL-C/LDL-C、sdLDL-C/HDL-C,并评估其Gensini评分,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患者性别、年龄、Gensini评分,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与性别、年龄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患者血清学指标及sdLDL-C/LDL-C、sdLDL-C/HDL-C和Gensini评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血清学指标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及狭窄程度患者年龄、Gensin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患者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与年龄、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狭窄程度患者TC、TG、HDL-C、LDL-C及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Gensin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G、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Gensini评分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增多而升高,TC、LDL-C水平在冠状动脉 3 支狭窄患者中最高,HDL-C水平在冠状动脉 3 支狭窄患者中最低.TC、TG、LDL-C、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Gensini评分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升高,HDL-C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降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HDL-C呈负相关(r=-0.180,P<0.05),与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呈正相关(r=0.165、0.200、0.186,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149、0.155、0.155、0.672,P<0.05).Gensini评分与HDL-C呈负相关(r=-0.157,P<0.05),与LDL-C、sdLDL-C及sdLDL-C/HDL-C呈正相关(r=0.161、0.158、0.177,P<0.05).结论 sdLDL-C、sdLDL-C/HDL-C可以作为冠心病预防、治疗的新指标.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许冬玲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中初次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 107 例患者的资料,根据初次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后 28 d内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33 例)及存活组(74 例).比较两组疾病情况和治疗情况,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年龄(71.67±10.20)岁、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20.79±3.34)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7.61±1.82)分高于存活组的(63.61±11.73)岁、(18.19±4.42)分、(6.03±2.01)分,肠外营养占比 9.09%、气管切开占比 36.36%低于存活组的 29.73%、72.97%,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激素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 cm H2O(1 cm H2O=0.098 kPa)、不恰当经验性抗生素、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学情况及插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95%CI=(1.005,1.129),P=0.033<0.05]、SOFA评分高[95%CI=(1.375,3.327),P=0.001<0.05]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气管切开[95%CI=(0.029,0.400),P=0.001<0.05]、肠外营养[95%CI=(0.002,0.160),P=0.000<0.05]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APACHE Ⅱ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死亡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气管切开以及肠外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有积极影响,高龄及高SOFA评分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后危险因素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结石的安全性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孙伟君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杂性肝胆结石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从复杂性肝胆结石患者中抽取 92 例开展研究,以奇偶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开展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观察组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各阶段血清应激反应指标、胆红素水平、机体炎症水平以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160.30±19.83)min、术后住院所需时间(11.70±2.08)d均短于对照组的(213.26±28.70)min、(16.21±3.10)d,术中出血量(57.92±15.11)ml少于对照组的(89.53±17.31)ml,并发症发生率 4.35%小于对照组的17.39%(P<0.05).两组术前血清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 5 d观察组丙二醛(MDA)(4.03±1.15)μmol/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62.76±4.15)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5.98±1.52)μmol/L、(73.09±5.30)μg/L,对氧磷酶 1(PON-1)(112.71±11.56)U/L高于对照组的(101.91±9.36)U/L(P<0.05).两组术前体内胆红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 5 d观察组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分别为(17.31±2.30)、(25.15±1.97)、(25.50±1.18)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21.41±2.63)、(31.80±2.02)、(30.23±2.95)μmol/L(P<0.05).两组术前机体炎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 5 d观察组IL-6、CRP分别为(63.35±7.38)ng/ml、(21.35±0.47)mg/L,均低于对照组的(81.57±9.43)ng/ml、(49.78±0.52)mg/L,IL-10(37.52±8.21)pg/ml高于对照组的(31.89±5.36)pg/ml(P<0.05).两组术前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 3 个月观察组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生理情绪状况、日常功能评分分别为(3.12±0.49)、(3.01±0.27)、(3.20±0.30)、(3.16±0.2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2±0.69)、(2.38±0.12)、(2.17±0.28)、(2.75±0.40)分(P<0.05).结论 对复杂性肝胆结石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该手术方法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机体炎性影响较轻,有助于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促进预后.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复杂性肝胆结石安全性生存质量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

    周刚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2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 例)及观察组(36 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病灶清除术或药物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25±13.05)ml少于对照组的(85.35±14.00)ml,手术时间(1.02±0.54)h、住院时间(4.95±2.05)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16.85±3.80)d短于对照组的(1.65±0.68)h、(7.50±2.15)d、(27.05±5.85)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月经不调 2 例、下腹痛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3%(3/36);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月经不调 5 例、大出血 3 例、下腹痛 2 例、低热 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0.6%(11/36).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675,P=0.017<0.05).结论 临床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清宫术治疗,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的不适感减轻,且术后血清中β-HCG恢复正常水平较快,该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期待治疗的妊娠结局探讨

    王晶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期待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60 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及未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产妇,其中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产妇 30 例纳入观察组,未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产妇 30 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取期待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围生期情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不同分娩孕龄围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子痫、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单纯肝功能异常、单纯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死亡率 20.00%高于对照组的 3.33%,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294.19±308.30)g低于对照组的(1599.25±392.28)g(P<0.05);两组剖宫产率、因胎儿因素终止妊娠率、分娩孕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 26.67%、心脏发育不全发生率 23.33%高于对照组的 3.33%、0(P<0.05);两组新生儿败血症、颅内出血、贫血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龄 32 周以上出生的围生儿死亡率 0、心脏发育不全发生率 5.26%、肺透明膜病发生率 5.26%均低于孕龄 30 周以下围生儿的 66.67%、66.67%、66.67%和孕龄 30~31+6 周围生儿的50.00%、50.00%、62.50%(P<0.05).结论 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产妇实施期待治疗,不会增加产妇并发症,安全性较高.虽然围生儿死亡率、出生体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较差,但是随着分娩孕龄的延长,围生儿的结局会有所改善,因而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期待治疗妊娠结局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卢璐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48例合并肌少症者作为观察组,152例未合并肌少症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握力和步速;分析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握力(12.98±3.17)kg、步速(0.54±0.13)m/s均低于对照组的(15.79±4.30)kg、(0.72±0.2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空腹血糖(FBG)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合并神经血管系统并发症、25 羟基维生素D[25(OH)D]低、睡眠质量低患者占比分别为 79.17%、83.33%、83.33%、81.25%、79.17%、75.00%,均高于对照组的 51.97%、50.00%、53.29%、46.05%、53.29%、4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FBG高、HbA1c高、合并神经血管系统并发症、25(OH)D低、睡眠质量低是导致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男性、FBG高、HbA1c高、合并神经血管系统并发症、25(OH)D低、睡眠质量低的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关注与健康管理,预防这类人群发生肌少症.

    老年2型糖尿病肌少症影响因素

    O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分析

    刘立博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 48 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4 例.对照组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观察组经O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情况及影像学参数.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为(150.23±17.45)min,对照组为(145.23±13.25)min.两组手术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74.15±52.34)ml少于对照组的(356.56±53.24)ml,住院用时(8.10±1.89)d短于对照组的(12.25±3.61)d(P<0.05).治疗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为(2.29±0.35)、(15.53±2.12)分,观察组VAS、ODI评分分别为(2.13±0.33)、(14.51±2.44)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VAS、ODI评分更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分别为(11.52±2.13)、(7.22±1.35)mm,观察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分别为(12.05±2.31)、(7.95±1.53)mm;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更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OLIF治疗LDH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可推广.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并发症

    骨水泥聚合反应及冷却与松质骨及骨骼肌热损伤的关系

    黄小华张源林彭观荣杨德盛...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水泥聚合反应及冷却与松质骨及骨骼肌热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 60 例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膝关节置换术截骨后的离体胫骨平台骨块或股骨踝截骨块,每例患者收集 4 份样本.根据骨水泥处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将骨水泥注入离体标本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界面)、B组(将骨水泥注入离体标本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界面的同时给予常温生理盐水冷却处理)、C组(将骨水泥注入离体标本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界面给予4℃生理盐水冷却处理),每组20例(80份样本).术后对标记好的样本进行石蜡切片与苏木精-伊红染色.比较三组局部最高温度、混匀至最高温度时间、温度 40℃以上的持续时间,分析肉眼观察下骨水泥与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界面改变及显微镜观察下骨水泥与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界面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A组的局部最高温度(61.58±2.75)℃、温度 40℃以上的持续时间(227.83±22.21)s对比,B组、C组的局部最高温度(50.08±2.05)、(44.73±1.45)℃更低,温度 40℃以上的持续时间(127.64±12.83)、(53.33±10.79)s更短(P<0.05);且与C组对比,B组的局部最高温度更高,温度 40℃以上的持续时间更长(P<0.05);在混匀至最高温度时间上,三组差异不大(P>0.05).肉眼观察发现,同A组比较,B组、C组的松质骨及周围骨骼肌组织改变较轻,且C组最轻;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同A组相比,B组、C组镜下炎性细胞浸润较少,且C组镜下炎性细胞浸润最少.结论 针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炎患者,在注入骨水泥的同时给予冷却处理,有利于降低局部最高温度,缩短 40℃以上持续时间.同使用常温生理盐水冷却处理相比,使用 4℃生理盐水冷却处理的效果更佳,更能有效减轻松质骨及骨骼肌热损伤和局部炎症反应,且机体组织热损伤后的修复时间更短,值得临床加大推广力度.

    骨水泥松质骨骨骼肌热损伤

    社区糖尿病高危足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胡海平何之广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足进行筛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0 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信息采集、重点检查、音叉检查及下肢血管病变检查.记录糖尿病患者的筛查结果,分析糖尿病高危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 20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踝肱指数(ABI)、足部神经传导筛查后,有 63 例为高危足患者(高危足组),占比 31.50%;非高危足患者(非高危足组)137 例,占比 68.50%.高危足组患者年龄>60 岁、糖尿病病程>10 年、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肾病、吸烟占比分别为 66.67%(42/63)、63.49%(40/63)、58.73%(37/63)、55.56%(35/63)、61.90%(39/63)、65.08%(41/63),非高危足组年龄>60 岁、糖尿病病程>10 年、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肾病、吸烟占比分别为 38.69%(53/137)、32.85%(45/137)、29.93%(41/137)、35.77%(49/137)、37.23%(51/137)、37.23%(51/137).糖尿病高危足组患者年龄>60 岁、糖尿病病程>10 年、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肾病、吸烟占比均高于非高危足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高血脂、年龄大以及吸烟均为糖尿病高危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高危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加强血糖控制、禁止烟草使用以及定期进行脚部筛查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高危足的发生.

    糖尿病高危足筛查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