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孕周产妇采用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引产的分娩结局.方法 收集2043例羊膜腔内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引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成功引产 2027 例,引产失败 16 例.按孕周不同将引产成功的产妇分为三组,其中A组 192 例产妇孕周为 14~16+6 周,B组 1634 例产妇孕周为17~27+6 周,C组 201 例产妇孕周为≥28 周.比较三组产妇的临床特征、成功引产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分析 16 例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引产失败产妇的基本信息.结果 三组产妇年龄、身高、孕次、瘢痕子宫、合并子宫肌瘤、双胎妊娠、产后出血、胎盘滞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产次、产时出血量、引产至分娩时间、引产至分娩时间、前置胎盘、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胎儿发育异常、死胎/稽留流产、胎盘胎膜残留、会阴裂伤、产后贫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体重、BMI高于A组,C组高于B组(P<0.05);B组和C组的产次少于A组,引产至分娩时间短于A组(P<0.05);C组的产时出血量多于B组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瘢痕子宫发生率为 7.69%,B组为 26.15%,C组为 50.00%;A组会阴裂伤发生率为 0,B组为 6.15%,C组为 50.00%.三组产妇瘢痕子宫、会阴裂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前置胎盘、胎盘胎膜残留、胎儿发育异常、死胎/稽留流产、产后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 例产妇引产失败,其中 14~16+6 周 8 例:1 例二次依沙吖啶引产术失败后剖宫取胎,术中发现胎盘植入穿透型;其余7例均通过药物引产或钳刮手术顺利引产.17~27+6 周5例,3例通过钳刮术顺利引产,1例因梗阻性难产,1例因产前出血剖宫取胎.≥28周3例,均行剖宫取胎术:1 例先兆子宫破裂,1 例梗阻性难产,1 例巨大子宫肌瘤.失败产妇通过药物引产、钳刮或剖宫取胎终止妊娠.结论 羊膜腔内依沙吖啶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引产安全有效,此方法同样适用于<17 周的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量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多,但整体产后出血率趋于一致;14~16+6 周产妇引产成功所需时间相对较长,但在可接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