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尿酸(UA)在老年 2 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确诊为T2DM的老年患者 76 例,进行骨密度(BMD)测定,依据T值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26 例)、骨量减少组(-2.5<T值<-1.0,26 例)及骨质疏松组(T值≤-2.5,24 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 40 例老年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病程、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钙、血磷、血肌酐(Scr)、25-羟基维生素D[25(OH)D]以及UA水平.比较不同性别研究对象UA、25(OH)D水平及OP发生率,四组临床指标;分析老年T2DM患者的UA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的UA及 25(OH)D水平高于女性,且OP患病率低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四组TC、血钙、血磷水平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年龄、病程、BMI、HbA1c、TG、Scr、25(OH)D、UA水平均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年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糖尿病病程呈逐渐升高趋势,且两两间存在差异(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BMI低于骨量正常组,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BMI逐渐降低(P<0.05),但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组间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HbA1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组间HbA1c差异不显著(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TG及Sc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三组间存在两两差异(P<0.05).考虑到UA及 25(OH)D水平存在性别差异,故将该指标进一步分为男性及女性受试组.男性: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25(OH)D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U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25(OH)D水平两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骨质疏松组UA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女性: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 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骨质疏松组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但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 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U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组UA水平均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P<0.05);骨量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的OP患病率为12.5%(5/40),T2DM患者的OP患病率为31.6%(24/76),T2DM患者的OP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8,P=0.024<0.05).Pearson分析表明,老年T2DM患者的UA水平与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TG及Scr呈正相关(r=0.378、0.544、0.463、0.342、0.469,P<0.05),与 25(OH)D呈负相关(r=-0.375,P<0.05),而与BMI、血钙、血磷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OP患病率高于同龄健康人群,UA水平较后者升高,UA与高血糖、高血脂、骨代谢异常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