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实用医药

杜占明

旬刊

1673-7555

zgsyyy2007@yahoo.com.cn

010-64299142;81674222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七区乙16号楼314室

中国实用医药/Journal China Practical Medical
查看更多>>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行音乐结合耳穴贴压干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效果观察

    梁婷刘茂娟黄文灵关琳...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五行音乐结合耳穴贴压干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效果.方法 60 例男性海洛因戒毒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康复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行音乐结合耳穴贴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躯体症状、情绪症状、渴求症状、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以及血清多巴胺(DA)水平.结果 干预后,两组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中躯体症状、情绪症状、渴求症状、睡眠障碍评分和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躯体症状、情绪症状、渴求症状、睡眠障碍评分和总分分别为(3.36±0.67)、(2.67±0.55)、(3.40±0.97)、(2.30±0.60)、(11.73±1.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3±1.50)、(4.37±1.38)、(5.93±1.86)、(3.57±1.07)、(19.90±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的血清DA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清DA(55.78±4.61)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45±8.43)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五行音乐结合耳穴贴压能显著改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五行音乐耳穴贴压

    1例人偏肺病毒感染中年女性的临床分析

    于明霞林蕊艳祝兆萌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女性,48岁,2023年6月13日主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核酸转阴后,于6月19日出院.6 月 22 日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 38.1℃,伴畏寒,肌肉酸痛,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实变影,部分较前吸收,部分较前新发,于 6 月 25 日再次入本科住院治疗.体格检查可闻及湿啰音及散在哮鸣音.血气分析(不吸氧):酸碱度(pH)7.4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6 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57 mm Hg,氧合指数(P/F ratio)282 mm Hg;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5.8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68%,淋巴细胞百分数(LYM)26%,血红蛋白(Hb)116 g/L;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完善检查,呼吸道病毒十三项提示偏肺病毒核酸阳性,支气管镜灌洗液微生物二代基因测序(NGS)提示偏肺病毒序列数24469条.综合分析诊断为肺炎-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停用抗生素,予以对症治疗及中药治疗.复查胸部CT提示两肺散在斑片影明显吸收.说明随着宏基因组学的应用普及,越来越多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得以明确.hMPV支气管炎或肺炎患者,病程多为自限性,继发细菌感染几率较低,治疗往往并不需要抗生素,可采用支持性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人偏肺病毒胸部CT社区获得性肺炎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致多部位感染的病例分析

    刘莹卢宁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炎克雷伯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机会性病原体,基于其高毒力性和易发转移性感染的特征,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肝脓肿等,甚至可以发展成脓毒血症.根据其毒力特征,可分为经典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常发展迅速,累及全身,病情危重,预后极差,死亡率高.本文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 3 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均有多个器官及组织脓肿,伴有严重的多脏器损害,病情进展迅速,其中 1 例患者死亡,其余 2 例患者治疗时间长,迁延多个部位感染,本文总结归纳 3 例患者特点及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应对此类感染提供参考,望对此病菌得到重视,早期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部位感染重症感染肺脓肿

    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研究

    曹正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60 例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联合用药、合并疾病情况,累及部位及临床表现.结果 本组 60 例患者中,33~40 岁不良反应患者占比为 8.33%,41~50 岁不良反应患者占比为 16.67%,51~60 岁不良反应患者占比为 26.67%,61~86 岁不良反应患者占比为 48.33%.经统计,>50 岁不良反应患者占比较≤50 岁不良反应患者略高.60 例患者中,有 19 例患者伴高脂血症,占比为 31.67%;其余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占比为 68.33%.在阿托伐他汀药物应用期间,有 28 例患者联合应用 2~4 种药物,占比为 46.67%,包括心血管系统药、抗生素等.60 例患者中,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占比分别为33.33%、46.67%、5.00%和15.00%.结论 临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时,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易引发不良反应,累及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和血液系统.因此在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前要全面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结合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等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亚麻籽膳食粉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效果

    谢赛李涛冯爱桥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亚麻籽膳食粉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 60 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亚麻籽膳食粉治疗.对比两组营养治疗前与营养治疗后 1、3 个月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水平、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分级情况、微炎症相关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营养治疗后 1 个月,研究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分别为(50.93±5.19)g/L、(336.56±9.77)mg/L、(21.64±1.38)kg/m2、(24.75±3.16)mm、(21.28±0.48)cm,对照组分别为(47.86±5.63)g/L、(330.43±10.11)mg/L、(20.82±1.57)kg/m2、(22.89±3.28)mm、(20.96±0.53)cm.营养治疗后 3 个月,研究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分别为(54.22±4.88)g/L、(341.76±9.06)mg/L、(22.49±1.85)kg/m2、(26.69±2.95)mm、(21.59±0.61)cm,对照组分别为(50.68±4.75)g/L、(335.51±9.85)mg/L、(21.33±1.63)kg/m2、(24.45±3.22)mm、(21.15±0.59)cm.研究组营养治疗后 1、3 个月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治疗后 1、3 个月,研究组SGA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治疗后 1 个月,对照组与研究组的hs-CRP分别为(17.41±4.16)、(15.26±3.33)mg/L,IL-6 分别为(42.81±8.83)、(37.46±7.92)ng/L,TNF-α分别为(131.31±20.89)、(118.55±17.61)pg/ml.营养治疗后 3 个月,对照组与研究组的hs-CRP分别为(13.68±3.36)、(11.58±3.15)mg/L,IL-6 分别为(37.29±8.85)、(31.33±8.96)ng/L,TNF-α分别为(121.56±18.75)、(110.63±15.75)pg/ml.研究组营养治疗后 1、3 个月的hs-CRP、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麻籽膳食粉用于腹膜透析患者,可增强对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改善效果.

    亚麻籽膳食粉腹膜透析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

    硒化合物基于靶标TrxR抑制脑胶质瘤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

    郝丕达苏冉谢浩博李玉花...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3 个有机硒化合物硒代胱氨酸(SeC)、甲基烯酸(MeSe)、硒代蛋氨酸(SeMe)经硫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TrxR)靶向抑制脑胶质瘤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U251 和U87 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癌旁组织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纳入观察组,癌旁组织细胞纳入对照组,以不同浓度的硒化合物处理U251 和U87 人恶性胶质瘤细胞一定时间,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rxR蛋白表达变化,运用DCF-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硒化合物作用下细胞氧化应激活性氧(ROS)变化情况,使用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技术标记细胞内断裂的DNA,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比较两组TrxR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SeC、MeSe、SeMe对观察组细胞活性、细胞TrxR蛋白表达水平、细胞组织中ROS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U251、U87 人恶性胶质瘤细胞TrxR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6.92±2.14)、(26.76±2.32)ng/ml,较对照组的(1.09±0.21)ng/m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SeC、MeSe、SeMe浓度的升高,U251 和U87 人恶性胶质瘤细胞活性逐渐下降.与干预前相比,经过SeC、MeSe、SeMe干预后,U251 和U87 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组织中TrxR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干预前相比,经过SeC、MeSe、SeMe干预后,U251 和U87 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组织中ROS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硒化合物基于靶标TrxR提高ROS表达抑制脑胶质瘤生长.

    硒化合物脑胶质瘤硫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

    2%超分子水杨酸对UVB所致小鼠光老化损伤的修复研究

    孙晓娟杜晓婕周红梅王瞾...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 2%超分子水杨酸对中波紫外线(UVB)所致小鼠光老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择30只6~8周龄昆明雌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VB组、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小鼠正常日光照射饲养,UVB组、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隔日用UVB照射 1 次,辐照12 周,其中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小鼠在UVB照射后涂抹 1 次 2%超分子水杨酸,非照射日每日涂抹 1 次;最后 1 次辐照结束后 48 h观察三组小鼠皮肤组织形态变化情况,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背部皮肤显微结构改变情况,测定表皮、真皮厚度,应用Masson染色观察真皮胶原纤维排列情况,测定胶原纤维含量,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皮肤组织p21、p53 表达情况.比较三组小鼠背部皮肤外形情况、皮肤显微结构改变情况及皮肤组织p21、p53 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VB组小鼠皮肤粗糙,有深皱纹毛孔扩大,缺乏弹性,皮肤呈褐黄色斑,皮革样外观,镜下见毛细血管扩张,结痂,为典型光老化特征;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皮肤外观有隐约褐色斑,镜下见皮肤有散在、不规则褐色斑片,光老化症状较轻.三组背部皮肤损伤程度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UVB组背部皮肤损伤程度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和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空白对照组与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皮损程度比较也有明显差异性(P<0.05).空白对照组表皮厚度、真皮厚度、真皮胶原纤维含量分别为(18.55±1.80)μm、(350.08±35.16)μm、(0.46±0.05)OD,UVB组分别为(79.68±21.37)μm、(611.62±16.37)μm、(0.15±0.30)OD,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分别为(60.99±11.49)μm、(467.94±20.71)μm、(0.32±0.03)OD.三组表皮厚度、真皮厚度及真皮胶原纤维含量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和UVB组表皮厚度、真皮厚度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真皮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表皮厚度、真皮厚度明显少于UVB组,真皮胶原纤维含量多于UVB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免疫组化显示空白对照组未见有p21、p53 阳性表达.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皮肤组织p21、p53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0.00%、10.00%,低于UVB组的 80.00%、60.00%,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2%超分子水杨酸对UVB所致小鼠光老化皮肤有修护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凋亡相关基因p21、p53 表达有关.

    皮肤光老化2%超分子水杨酸中波紫外线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稿约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社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