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体育科技
中国体育科技

田野

双月刊

1002-9826

bjb@ciss.cn

010-87182588

100061

北京市崇文区北京体育馆路11号

中国体育科技/Journal China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压氧联合虾青素干预对英式橄榄球运动员急性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研究

    刘猛莫仕围章政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自然恢复、高压氧干预及高压氧联合虾青素干预3种方式对急性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差异,分析与评估高压氧联合虾青素干预对急性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效果。方法:招募30名现役英式橄榄球运动员(男、女各15名),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及高压氧虾青素组,每组各10人。采用递增负荷力竭运动诱发急性运动性疲劳,对照组自然恢复60 min,高压氧组进行60 min高压氧干预(ATA=1。3),高压氧虾青素组进行联合干预(口服虾青素16 mg后,高压氧干预60 min,ATA=1。3)。分别在运动前即刻(P0)、运动后即刻(P1)和干预结束即刻(P2)3个时间点采集受试者的血液样本,分析获取炎症与代谢相关指标(WBC、CRP、Bla、BU、UA、Glu等)、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指标(CK、LDH、MDA、SOD、GSH-Px等)和激素指标等的变化情况,并同步采集氧饱和度指标数据,包括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肌氧饱和度(SmO2)。采用描述统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受试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力竭指标,其余指标均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P2时间点,高压氧虾青素组的血乳酸浓度(Bla值)基本恢复(P>0。05),其余2组仍显著高于初始值(P0);P2时,高压氧组和高压氧虾青素组的SmO2均恢复正常,对照组SmO2值仍明显低于初始值(P<0。01);相比对照组和高压氧组,高压氧虾青素组的WBC和CRP下降恢复趋势更明显,CK下降速度亦显著优于二者(P<0。01,P=0。078);P2时,高压氧虾青素组的MDA水平由P1时的4。08 mmol/mL降至(3。34±0。24)mmol/mL(P<0。01),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的(3。84±0。17)mmol/mL(P<0。01)和高压氧组的(3。68±0。29)mmol/mL(P<0。01)。结论:高压氧干预可有效促进剧烈运动后肌氧水平的恢复;高压氧联合虾青素干预能加速乳酸代谢和抑制炎症,并能有效缓解剧烈运动和高压氧干预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相比单纯的高压氧干预,具有更佳的运动疲劳消除效果。

    运动性疲劳高压氧虾青素递增负荷力竭运动氧化损伤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体育科技》

    13页

    艾灸疗法对越野滑雪运动员备战"十四冬"期间运动后疲劳恢复的应用研究

    李旭曹家桢李铁刘俊一...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后疲劳的恢复作用,探究艾灸疗法对运动后疲劳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4名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吉林省集训队越野滑雪项目运动员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艾灸组(n=7)。对照组和艾灸组均进行持续4周、每周3次的运动疲劳训练。对照组在运动疲劳训练后进行常规放松,艾灸组除常规放松外,同期接受艾灸治疗(每周3次,每次40 min,共12次)。对运动疲劳训练后的运动心理指标(Borg主观疲劳感觉量表评分)、运动生化指标(血乳酸、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运动生理指标(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异性、上肢握力)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1)艾灸组在干预中期和干预结束后的主观疲劳感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2)艾灸组运动后5 min血乳酸值在干预中期和干预结束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运动后次日晨起血乳酸值艾灸组在干预中期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但干预结束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在干预中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干预结束后,艾灸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两组的血氧饱和度水平在干预中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干预结束后,艾灸组的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相邻心搏RR间期之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NN intervals exceeding 50 ms,PNN50)]比较结果显示,艾灸组在干预中期、干预结束后的SDNN、RMSSD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P<0。01),艾灸组PNN50比对照组稍有升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LF)、低频和高频的比值(LF/HF)]比较结果显示,艾灸组在干预中期、干预结束后的HF、LF/HF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LF在干预中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干预结束后艾灸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两组运动前后左、右手握力差值在干预中期和干预结束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灸疗法干预能够有效加快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训练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状态的恢复,并对心理疲劳、乳酸堆积、肌肉力量等有一定恢复效果。

    艾灸疗法越野滑雪运动员疲劳恢复运动性疲劳

    乒乓球运动员时距知觉的优势特征及神经机制:来自ERP和EEG的证据

    宋一锐漆昌柱王淙一刘嘉良...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距刺激下,乒乓球运动员时距知觉的优势特征及其大脑皮层之间同步振荡的功能耦合特征。方法:选取22名乒乓球运动员作为专家组,22名普通大学生作为新手组。采用时间复制法,测量行为、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数据,通过sLORETA进行溯源分析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专家组时间复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更高。2)ERP结果显示,专家组诱发的CNV波幅显著大于新手组。3)溯源分析结果显示,与新手组相比,在短时距刺激下专家组大脑右侧颞叶区域激活水平更高;在长时距刺激下专家组大脑右侧额叶区域激活水平更高。4)功能连接分析显示,在α频段内,专家组短时距知觉在左侧额上回-中央旁小叶(8L-6L)和右侧额下回-颞横回(44R-41R)之间存在显著的功能连接;专家组长时距知觉在左侧三角部额下回与右侧额中回(44L-46R)、左侧内侧眶额叶与右侧三角部额下回(11,12L-44R)、左侧内侧眶额叶与右侧岛盖部额下回(11,12L-45R)之间存在显著的功能连接。结论:乒乓球运动员具有时距知觉的优势,其时间复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更高,对时距信息的感知处理更直接、自动化程度更高,这与额叶和颞叶区域的高度激活以及特定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增强密切相关。

    乒乓球运动员时距知觉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图

    我国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形成特征、影响因素及实践启示——基于冠军教练员的深度访谈

    程丽平徐建华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我国8位冠军教练员的访谈文本为分析资料,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形成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与归纳。研究认为,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特征存在"传统与现代""主动与被动""匠技与育人"三重维度;同时,集合众多子能力、对个人和环境因素相互嵌套、把握阶段性成长要素、发掘多元学习路径是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优秀教练员执教能力形成的实践启示有4点:1)强化与促进:注重多元执教子能力的协同发展;2)整合与优化:系统改良教练员职业发展生态环境;3)识别与深化:增强各阶段执教关键能力的发展;4)联合与互动:加强教练员知识学习的系统规划。

    冠军教练员执教能力形成特征影响因素

    学龄前儿童气质与身体活动的关系:身体活动养育实践的中介作用

    常振亚诸爱峰王玲张晓辉...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学龄前儿童气质和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身体活动养育实践在二者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以247名学龄前儿童(男117名,女130名)为被试,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身体活动水平,儿童行为问卷和中国香港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养育实践量表测评气质和身体活动养育实践,使用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中介作用分析等探究三者之间的关联。结果:1)男童腾动性与LPA(r=0。25,P<0。01)、MVPA(r=0。41,P<0。01)、TPA(r=0。35,P<0。01)均显著正相关,女童负向情感与LPA显著负相关(r=-0。18,P<0。05);2)男童鼓励与LPA(r=0。32,P<0。01)、TPA(r=0。31,P<0。01)显著正相关,抑制相反与LPA(r=-0。22,P<0。05)、TPA(r=-0。20,P<0。05)显著负相关;3)男童负向情感与鼓励显著负相关(r=-0。31,P<0。01),与抑制显著正相关(r=0。26,P<0。01),女童负向情感与抑制显著正相关(r=0。26,P<0。01),男童(r=0。34,P<0。01)和女童(r=0。41,P<0。01)的主动控制均与鼓励显著正相关;4)鼓励在男童腾动性与LPA、TPA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男童主动控制、负向情感与LPA、TPA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幼儿气质和身体活动水平具有一定关联,其中身体活动养育实践——鼓励,在男童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在身体活动水平促进中要大力挖掘科学的身体活动养育实践措施。

    身体活动养育实践学龄前儿童气质

    心脑血管疾病运动防治研究:历程、挑战、趋势

    钟飞黄聪徐勇进吴春春...
    4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脑血管疾病(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s)是诱发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中国亟待遏制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运动因其在CVDs防治中的显著效果成为近年研究热点。研究认为,国内CVDs运动防治研究内容逐渐丰富,涉及域外经验引进、本土试验干预及运动处方探索;国外研究聚焦流行病学调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及细化运动指南制定。当前国内研究面临交叉合作不足、研究类型单一、临床研究偏少、研究人群覆盖窄、预防关口前移不足、成果应用转化受阻等挑战。未来需构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CVDs运动防治体系,通过积累本土运动数据以细化单病与共病防治,开展大样本运动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基于循证的运动干预RCT,研制全人群专门化运动指南。

    运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防治体系

    身体锻炼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

    黄煜州何晓龙尤敏莎高景川...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身体锻炼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在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 5个电子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筛选后纳入11项研究,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2。0进行相关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半定量的系统综述总结归纳相关文章。结果:身体锻炼联合多感官刺激能显著抑制消极情绪和促进注意力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积极情绪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结论:多感官刺激能产生"多感官整合",与单一感官刺激相比,身体锻炼联合多感官刺激能促进心理健康效益。建议未来研究优化多感官刺激的核心技术,采用神经影像技术深入探讨潜在机制,增加高质量随机对照实验,并进一步探索锻炼强度、不同刺激方式、个体差异等因素的作用。

    身体锻炼多感官心理健康刺激

    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历史演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蔡朋龙李树旺
    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对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展开系统研究。研究认为,从传统到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构建经历了市场化改革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经济新常态发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格局5个阶段,各阶段展现出不同内涵与形式要求。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包含"要素-组织-结构-布局"4个层次的理论逻辑。从产业要素提升、产业组织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调整的理论维度识别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以下实践路径:加大体育创新要素培育,顺畅各类要素与体育产业的协同机制;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塑造体育企业的"雁阵"格局;加速产业"换新出新",完善新型化引领、链条融合的体育产业结构体系;统筹区域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与高水平的产业开放,优化"内外深度融合"的产业布局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历史演进理论逻辑实践路径

    体育消费中主要群体社会比较影响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李凌张勇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社会比较类型对幸福感的影响,并分析体育消费在影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线上"滚雪球抽样方式,获取主要群体的样本数据。通过分类和量化分析,将主要群体中的体育消费社会比较划分为偏执型社会比较、调和型社会比较与低欲望型社会比较3类,并研究这些社会比较类型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消费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偏执型社会比较和低欲望型社会比较对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调和型社会比较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在偏执型社会比较与幸福感的关系中,精神性体育消费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调和型社会比较与幸福感的关系中,物质性体育消费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在低欲望型社会比较与幸福感的关系中,物质性体育消费和精神性体育消费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结论:主要群体中,偏执型和低欲望型社会比较对幸福感有直接影响,而体育消费在不同类型的社会比较与幸福感之间扮演了不同的中介角色。

    体育消费社会比较幸福感主要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