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Ⅰ期腹腔镜手术与保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分析

    胡新荣伍许月吴琼广陈新...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Ⅰ期腹腔镜手术与保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2023 年 1 月东莞市东城医院收治的 60 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以随机方式分组,各 30例。对照组实施保守方法治疗,研究组实施Ⅰ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炎症反应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2±4。9)h、整体住院持续时间为(6。9±0。8)d、抗生素持续应用时间为(3。0±0。9)d、下床活动用时为(3。5±0。2)d、腹部疼痛持续时间为(5。5±1。0)d,均短于对照组的(27。4±3。8)h、(10。7±0。9)d、(8。3±1。3)d、(6。1±0。3)d、(7。8±1。1)d(P<0。05);2 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白细胞介素-6(inter 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WBC、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3%,低于对照组的 33。3%(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分为(84。5±4。2)分、精神状态评分为(85。7±4。1)分、生理机能评分为(84。6±4。3)分、躯体功能评分为(83。9±4。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8。7±4。4)分、(69。1±4。2)分、(68。2±4。8)分、(67。1±4。9)分(P<0。05)。结论 在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治疗中,相较于常规保守方法治疗,患者应用Ⅰ期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加速患者的疾病康复,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胃肠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

    阑尾周围脓肿保守方法治疗Ⅰ期腹腔镜手术炎症反应并发症胃肠功能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刘成林刘海洋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RF)患者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与常规对症治疗在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及 2 种治疗方式对血气指标、肺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台市人民医院2021 年 1 月—2023 年 6 月收治的 82 例AECOPD合并R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常规组、NPPV组,各 41 例。对比 2 组患者肺功能情况、血气指标、生命体征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NPPV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高于常规组,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2)低于常规组(P<0。05);NPPV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常规组(P<0。05);NPPV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常规组的73。17%(P<0。05);NPPV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7。32%,低于常规组的 26。83%(P<0。05)。结论 NPPV治疗能够让AECOPD合并RF患者的肺功能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改善其血氧方面的指标及预后。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呼吸衰竭肺功能血气指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

    椎管内色素性神经鞘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与文献复习

    王兆辉张妍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于枣庄市立医院治疗的椎管内色素性神经鞘瘤(melanotic schwannoma,M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包括临床病史、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图像、肿瘤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并对患者转移和复发情况进行随访,随访结果显示该 10 例患者均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的情况。复习相关文献,基于相关文献报道,MS有转移及复发病例存在。本研究结果可能与研究病例有限及随诊时间较短有关。因此,应该重视增加MS患者远期随诊时间,并及时干预及治疗,进而减少患者的转移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提高临床对MS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

    色素性神经鞘瘤椎管神经鞘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文献复习

    脑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预测价值

    周田王丽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脑CT灌注成像参数在患者治疗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2020年 9 月—2022 年 9 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治疗后分为预后良好组 62例,预后不良组28例。均行脑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脑CT灌注成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脑梗死区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为(3。01±0。82)mL/(min·100 g)、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为(43。57±10。35)mL/(min·100 g),低于脑健侧区的(5。69±1。23)mL/(min·100 g)、(85。36±18。24)mL/(min·10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区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为(6。12±1。34)s、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为(18。62±2。21)s,长于脑健侧区的(2。59±1。32)s、(7。24±1。3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CBV为(2。35±0。24)mL/(min·100 g)、CBF为(21。35±4。52)mL/(min·100 g),低于预后良好组的(3。12±0。21)m L/(min·100 g)、(47。26±5。26)mL/(min·10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MTT为(6。53±2。41)s、TTP为(24。53±4。62)s、长于预后良好组的(4。13±1。52)s、(9。34±1。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中CBV参数诊断敏感度最高,为 96。40%,MTT参数特异度最高,为 77。40%。结论 脑CT灌注成像指标可作为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中CBV指标对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合其他影像学指标对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此文的研究结果为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预后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脑CT灌注成像参数急性脑梗死颅内大血管闭塞预后预测价值

    CT增强扫描和MRI检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桂颖颖张圆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T增强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4 月—2023年 4 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96 例疑似HCC患者。均接受CT增强扫描、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 2 种方法诊断HCC的价值。结果 96 例疑似HCC患者中,"金标准"共检出 67 例,MRI共检出 66 例,CT增强扫描共检出 58 例;MRI 诊断 HCC 的敏感度为 97。01%(65/67)、准确度为 96。88%(93/96)、阴性预测值为93。33%(28/30),高于 CT 增强扫描的 83。58%(56/67)、86。46%(83/96)、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极好(Kappa=0。927,P<0。001);CT增强扫描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中等(Kappa=0。705,P<0。001)。结论 与CT增强扫描相比,MRI诊断准确率较高,此文的研究结果为HCC后期诊断标准制定提供了有关的借鉴内容,存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原发性肝癌CT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影响因素分析

    冯燕郑晓东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中医医院2021年4月—2023 年 7 月收治的 108 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按照术中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分为压力性损伤组(n=23)以及非压力性损伤组(n=85)。先后采取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影响因素。结果 共 23 例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其中位于额头部位最高,占43。48%(10/23)、下颌占 30。43%(7/23)、颊部占 13。04%(3/23)、前胸占 8。70%(2/23)、膝部占 4。35%(1/23)。2 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麻醉类型、手术时间、术中使用的保护性材料、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饮酒史、吸烟史、麻醉等级、麻醉类型、是否使用激素类药物、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出血量、术前血清ALB可作为影响术中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年龄、出血量、术前血清ALB可作为影响胸腰椎骨折手术压力性损伤的高危因素。

    胸腰椎骨折压力性损伤围手术期指标全麻高危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信效度分析

    林晴瑜陈佳佳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中的信效度。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 238 例NH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CD-RISC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不同亚组人群评分差异。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评价CD-RISC的信效度。结果 CD-RISC内在一致性信度指标: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2,坚韧(tenacity,TEN)维度为 0。904,自强(strength,STR)维度为 0。906,(optimism,OPT)维度为 0。755。CD-RISC折半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为 0。843。验证性因子结果显示,χ2=901。094,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df)=272,χ2/df=3。313,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AGFI)、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GFI)值分别为 0。800、0。733、0。777,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为 0。099。结论 中文版CD-RISC在NHL患者中具有很好的信效度,能为测量NHL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非霍奇金淋巴瘤验证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

    黑龙江地区老年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

    庄源刘敦花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黑龙江地区脑梗死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时CYP2C19 基因多态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1-12 月在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 90 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CYP2C19 基因多态性,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 3 组,快代谢组(n=26)、中等代谢组(n=52)和慢代谢组(n=12)。所有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在脑梗死患者中以快代谢型和中等代谢型为主要类型。治疗 2 周后,3 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快代谢组评分为(6。23±1。38)分,低于中等代谢组、慢代谢组的(7。76±1。71)分、(10。12±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代谢组和中等代谢组预后良好率高于慢代谢组(P<0。05);快代谢组、中等代谢组和慢代谢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行CYP2C19 基因型检测来评估对氯吡格雷治疗的药物代谢能力和反应情况。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风险发生。

    黑龙江地区脑梗死CYP2C19基因多态性氯吡格雷NIHSS评分影响

    0.5%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在开颅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李晓玲杜海云李锋钱斌...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开颅手术中实施 0。5%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对患者术后炎症因子、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 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开颅手术的 8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药物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 43 例、试验组 43 例。参照组实施 1%利多卡因头皮神经阻滞,试验组实施 0。5%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对 2 组患者不同时间炎症因子、血流动力学、镇痛效果及不良发应予以比较。结果 2组术后6、24、48 h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高于术前,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 6、24、48、72 h的CRP、IL-6 水平低于参照组,IL-10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切皮即刻(T1)、开颅时(T2)、缝合时(T3)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高于诱导前(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2、T3的HR、MAP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 2、4、8、12 h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6。98%,低于参照组的 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手术中实施 0。5%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开颅手术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炎症因子血流动力学镇痛效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提高药品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研究

    于金苓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提高药品调配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方法 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22 年 1-12 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调配方法进行研究,2022 年 1-6 月使用常规的药品调配管理(对照组),2022 年 7-12 月加强关于药品调配人员技能培训,对药物不同调配方法进行改进管理(研究组),均选择 15 名药品调配人员。对 2 组静脉药物的调配错误率、损耗率、药品调配工作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调配错误率、损耗率分别为 0。63%、0。63%,低于对照组的 5。00%、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素质、调配技巧、人员配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药品调配人员调配技能,明确岗位职责以及操作规程能够从整体上降低药品调配错误率、损耗率,提升药品调配工作质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调配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调配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