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半月刊

1674-9316

chsm@vip.126.com ,wsbz@vip.126.com

010-64476881

100055

宣武区红莲南路30号7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Journal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协助卫生部宣传报道国家及行业卫生标准,征集社会各界对卫生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以内参形式向卫生部及专业机构提出卫生标准的立、改、废建议,让社会了解卫生标准制修订过程,让专家交流学术心得,解读卫生标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危急值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

    娄毛毛杨敏刘敏刘鲁艳...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构建危急值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7 月—2023 年7 月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出现危急值的住院患者 1 623 例,将2022 年 7-12 月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为基线调查阶段,作为对照组(n=810),本阶段医院危急值管理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将 2023 年 1-7 月为实施干预措施阶段,作为干预组(n=813),本阶段医院危急值管理采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构建危急值精细化模式。观察 2组在危急值通报及时率、危急值登记完整率、正确率,科室危急值及时处理率,病历中危急值记录合格率,危急值管理合格率等方面有无差异性。结果 干预组在危急值通报及时率 100%,对照组为 94。69%,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危急值登记完整率为 97。91%、正确率为 96。82%,对照组危急值登记完整率为 93。33%、正确率为 93。3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科室危急值及时处理率为 100%,病历中危急值记录合格率为 98。03%和危急值管理合格率为97。67%;对照组科室危急值及时处理率为 89。63%,病历中危急值记录合格率为 89。97%和危急值管理合格率为 89。6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构建危急值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应用,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规范危急值管理行为,提高临床危急值管理效率。

    问题和需求危急值精细化管理模式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效果

    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改进研究

    王文婷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改政策的落实,逐步推行药品零差率实现医保控费,打破了公立医院过去"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的营利模式,国家财政对医疗服务补偿机制逐渐转变为采取定向拨款、差额补偿等多种方式,公立医院承受的资金压力与日俱增。加上民营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医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除了公益性外,经营性特征也日渐突出。2019 年政府会计落地实施,为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机。公立医院需优化成本管理体系,为政府部门监管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以政府会计为背景,阐述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影响,深入剖析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广大公立医院提供参考。

    公立医院医院成本成本管理政府会计制度全面预算权责发生制

    PDCA管理在医院投诉管理中的实践与成效

    吴依盟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医院投诉管理中运用PDCA管理的效果,为医院医疗服务提供指导。方法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于 2022 年 1 月在医院投诉管理中运用了PDCA管理,将 2021 年 1-12 月作为PDCA管理前,将 2022 年 1-12 月作为PDCA管理后,分别选择不同管理时期的门诊及出院患者各 400 例为研究对象。分析PDCA管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情况。结果 PDCA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为 99。00%,高于PDCA管理前的 9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DCA管理后的服务态度评分为(94。62±3。41)分,服务流程为(94。73±3。49)分,服务环境为(93。69±3。84)分,服务价格为(94。38±2。69)分,各项医疗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PDCA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的实施,可促进患者满意度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进一步健全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对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PDCA管理医院投诉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评分解决措施

    某大型公立医院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实践

    杨晓钟石小玲周立涛马千云...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建设是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医院核心竞争力所在。随着医改的逐渐深入,公立医院建设与发展已由重视规模效应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近年来,淮安某大型公立医院积极探索学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包括通过态势分析(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SWOT)精准把脉学科现状,构建学科排名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基础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规范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推动四大医师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学科平台化建设、以绩效激励驱动学科发展;同时以消化内科为例介绍了科室学科发展的实践探索,包括成立门诊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心和消化医学中心,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最终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建设的创新性举措有助于学科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突破学科建设发展瓶颈,巩固和提升医院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学科建设学科管理现代医院管理高质量发展消化内科

    新时代做好疾控中心宣传工作的策略探讨

    赵雨蒙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年轻人和城市居民。因此,传统的疾控中心宣传工作模式已经不太适合当前的时代,进入新时代后,想要更好地提升宣传工作质量,疾控中心需要了解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利用合适的平台进行宣传工作,并研究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同时,疾控中心的宣传工作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引导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行为改变。研究可以关注如何通过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健康问题的认知、改变不良习惯,鼓励积极的健康行为。所以,疾控中心需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将一些新型的宣传工作方式和理念引入其中,更好地优化工作模式,提升宣传工作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疾控中心宣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探究新时代做好疾控中心宣传工作的意义和具体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新时代疾控中心宣传工作策略工作创新工作模式

    苏州市疾控系统质量管理能力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王晓董刚王蓉余姗...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质量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了解苏州市疾控系统质量管理能力建设现状。方法 对 2023 年苏州市疾控系统 11家疾控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结果 市级疾控和 6 家区县级疾控中心设立了独立的质量管理科室,主要承担的工作有体系管理、收样管理、仪器设备校验核查等;苏州市疾控系统质量管理从业人员共计 46 人,个别区县仅配备 1~2 名专职人员;苏州市疾控系统质量管理从业人员年龄以 40~49岁为主,占 41。30%,;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占 39。13%;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占 36。96%;所学专业类别以公共卫生为主,占 34。78%。11 家疾控中心均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均组织参加有内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市级疾控中心和 1 家区县级疾控中心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结论 在疾控机构体系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议基层疾控中心独立设置质量管理科,完善质量管理职能,扩充人员数量,优化人员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等工作要求能够有效落实。

    疾控系统质量管理能力人员配置标准化信息化

    心理服务机构标准化与系统化管理体系构建

    朱珍珍张文武金琼张庆玉...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快节奏生活的压力,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心理服务行业迅速发展,但面临服务水平不一、标准缺乏和监管不足等问题。公众对心理服务机构的认知有限,导致服务质量难以评估。心理服务行业需应对挑战,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在发展趋势方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关注全社会层面的心理健康,通过创新模式和跨界合作,推动产业化和科技应用。当前,心理服务领域的人才供需不匹配问题严重,需加强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在运营、管理、品牌建设及软硬件建设方面,机构应优化综合策略以实现高效发展。心理服务在医务工作、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中具有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支持不同领域的心理健康需求。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在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员工援助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心理服务行业系统化管理服务质量机构运营人才培养

    基于DRGs的血液病患者住院费用影响研究

    陈楚涵张萧红王宏杨翼帆...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付费实施对血液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为医院进行医保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从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3 月和 2022 年 10 月—2023 年 3 月共 21 448 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经过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匹配,筛选出 8 134 例血液病患者,再利用双重差分法分析DRG付费对血液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 实施DRGs付费后,血液病患者的检查费的中位数从 6 306。50 元降至 5 038。50元,自付费用中位数从 7 607。17 元降至 6 562。08 元,材料费的中位数从 305。70 元降至 286。88 元。本研究进一步通过DID分析消除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发现自付费用仍下降(P<0。05)。结论 DRGs控费初见成效,有效降低了血液病患者的个人负担,医院应持续关注DRGs的长期效果。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住院费用双重差分法倾向得分匹配血液病医保

    大数据下新疆住院患者疾病负担的DRG应用研究

    李娟符南张梓轩蒋莉...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系统在新疆地区住院患者疾病负担中的应用。通过对现有DRG系统的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新疆地区的系统优化策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整合并分析新疆多家医院的住院数据,通过实证案例,验证了优化后DRG系统在疾病分类、资源分配和费用控制方面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优化后的DRG系统能够更加精准地反映新疆地区的医疗需求,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研究还探讨了DRG系统在新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重点,指出加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和算法的精准度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新疆大数据分析资源分配费用控制医疗服务优化

    脂肪肝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爱香张超高竹娟张蕊...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情况,以期寻找脂肪肝患病的影响因素及关联,为脂肪肝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 2022 年 1-12 月山西省汾阳医院体检中心的 9 666名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体检人群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采用实验室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CP)、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肌酐(creatinine,CRE)、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VLDL)、尿素(urea,UREA)、葡萄糖(glucose,GLU)和尿酸(uric acid,UA)的指标水平;采用 B 超法进行肝、胆、脾和肾脏等腹部检查。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体格检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的资料采用EpiData 3。1 软件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文件,经一致性检验无误后将数据转为SPSS 22。0 数据文件,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的t检验、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体检人群的脂肪肝检出率为 44。7%,男性为 55。7%,女性为32。1%,男性的检出率高于女性(P<0。001),同时脂肪肝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 别、年 龄、TP、γ-GT、ALT、AST、TC、TG、VLDL、LDL-C、HDL-C、GLU 和 UA 与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密切相关,OR值(95%CI)分别为 1。006(0。081~1。148)、1。220(1。168~1。275)、1。028(1。017~1。039)、1。008(1。006~1。010)、1。007(1。001~1。012)、0。989(0。980~0。998)、1。003(1。000~1。005)、0。650(0。345~1。227)、1。634(1。524~1。751)、1。086(0。576~2。047)、2。300(1。213~4。363)、0。546(0。287~1。035)、1。246(1。187~1。308)、1。005(1。004~1。006)。年龄、TC、TP、γ-GT、ALT、AST、TG、LDL-C、VLDL、GLU 和 UA指标的升高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性别和 HDL-C 指标的升高是脂肪肝发 病的保护因素。AST/ALT、TBil、DBIL、IBIL、ACP、UREA、CRE与脂肪肝的发病没有关联,OR 值(95%CI)分别为 0。492(0。413~0。585)、0。944(0。790~1。129)、1。009(0。842~1。209)、1。060(0。886~1。268)、1。003(1。000~1。005)和 1。006(0。967~1。047)、0。989(0。985~0。993)。结论 该地区中老年男性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女性脂肪肝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年龄、TC、TP、γ-GT、ALT、AST、TG、LDL-C、VLDL、GLU和UA指标的升高均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性别和 HDL-C 指标的升高均是脂肪肝发病的保护因素。

    脂肪肝体检人群检出率影响因素危险因素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