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曹荣桂 陈学文

双月刊

1006-7515

wszl@vip.sina.com

029-85253261-2494

710068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Journal 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和陕西省人民医院主办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卫生质量管理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赵明赵蓉王爱荣张娴静...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对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和高水平医院建设目标,基于医疗大数据,构建临床专科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市级医院核心病种和关键技术目录,建设专科绩效分析平台,开展临床专科绩效评价,使上海市级医院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议结合医院发展实际,进一步优化专科能力评价体系,强化正向引导,加强医院间互学共鉴,打造高水平专业人才队伍,将专科优势融入高品质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临床科技创新能力,以高水平学科、专科建设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绩效评价高质量发展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临床专科能力评价体系探讨

    王爱荣王兴鹏张娴静华莹奇...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科能力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通过创新专科病例归集方法,依托医联临床信息交换平台大数据,围绕临床服务能力、临床技术水平、临床医疗质量、临床发展能力 4 个维度构建临床专科能力评价体系,并依托医联临床信息交换平台获取相关数据开展专科能力评价,评价结果能够展示市级医院各专科发展水平,为医院专科能力建设提供依据.

    临床专科能力评价专科建设医疗大数据评价指标

    上海市级医院专科能力评价与分析

    张娴静华莹奇赵明崔文斌...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上海市级医院专科能力开展评价分析,展现各专科的发展水平,为医院专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病例-DRG病种-专科"的统一归集路径对专科病例进行归集,采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研制的临床专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变异系数(CV)比较专科能力集中度,中位数表示专科平均水平,偏离度表示同一专科内最好能力与最差能力的差异.结果 19 个专科得分的CV值在 0.09~0.19 之间、中位数在 539.93 分~671.92 分之间、偏离度在40.56%~75.37%之间.医院的总体专科能力方面,综合性医院表现优于中医类医院,专科类医院特色突出.以心血管内科为例开展同一专科院际间比较,两家正向偏离超过 25%,6 家负向偏离超过-10%,各家医院能力差异较大.结论 通过专科能力评价与分析,能够体现专科发展特点,实现专科之间、医院之间以及不同院际同一专科之间的全面比较,助推上海市级医院专科能力建设.

    专科能力评价市级医院偏离度上海

    临床专科评价的DRG细化分组机制研究

    沈婷于海跃钟力炜朱佳云...
    12-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细分后的DRG分组作为临床专科评价工具,为专科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邀请 20 余名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将CHS-DRG现有的 376 组ADRG组按国家《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细分为 460 组,分入 42 个专科.结果 有 277 组归属唯一专科;有 57 组被拆分为两个专科;有 19 组被拆分为两个以上专科;另有 23 组不进行细分,其中 5组在国家医疗保障局细分组方案中未见具体编码.结论 基于细分后的DRG分组,可准确归属专科并开展临床专科评价,有利于促进优势专科能力建设.依据不同专科特点,增加更具有针对性的考核要素,有助于进行精细化绩效评价.

    DRG细分组专科评价专科建设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姜宏马磊赵英英邹海东...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科能力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根本.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从开展专科评估、遴选重点专科、完善专科设置、凝练专科发展方向、确定专科发展任务、搭建专科发展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完善管理机制 8 个方面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使专科服务能力、技术水平、质量安全和发展能力得到提高.认为,找准发展定位,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强专科运营管理,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是进一步提升专科能力的发展方向.

    专科能力专科建设内涵式发展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实践

    罗莉许媛媛姜若黄阿红...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的基础.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六要素为框架,从人才队伍建设(人)、设备耗材管理(机和料)、制度流程管理(法)、医院文化建设(环)、质量控制和系统评价(测)等 6 个方面阐述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实践后,临床专科能力持续提升,并提高了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还需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注重分院区专科能力建设,促进专科同质化发展.

    专科能力专科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优质医疗资源

    日间手术模式下病历管理制度问题分析与思考

    俞德梁刘小南
    25-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历管理制度是实现围手术期质量与安全的保证.针对日间手术病历缺陷,结合日间手术开展经验,提出应在符合制度初衷的前提下优化日间手术病历管理制度,完善日间手术病历内涵,并建立日间手术电子病历,以保障日间手术的质量与安全.

    病历管理制度日间手术日间手术病历

    基于SPO理论的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应用探讨

    魏伟赵新才张剑萍徐桔密...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核心指标之一.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理论构建抗菌药物管理体系,通过建章立制明确各方职责,科学制订用药规则,依托信息化高效整合抗菌药物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某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 2020 年 57.8DDDs下降到 2022 年 31.1 DDDs.SPO理论有助于抗菌药物全方位闭环管理,但需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专业价值和纽带作用.

    结构-过程-结果(SPO)理论抗菌药物管理体系

    北京市3岁~17岁孤独症住院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学来赵亚楠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 3 岁~17 岁孤独症住院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现状,探讨影响因素,为精神类疾病医疗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北京市市级医院 2022 年 1 月 1 日-12 月 31 日 3 岁~17 岁孤独症住院患者资料,分析31 天非计划再入院和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计划再入院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 341 名孤独症患者,31 天非计划再入院率和年内非计划再入院率分别为 7.0%、18.8%.年龄是 3 岁~17 岁孤独症患者 31 天非计划再入院影响因素,首次住院天数是患者 31 天非计划再入院和年内非计划再入院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和青少年孤独症患者的非计划再入院率较低,低龄儿童 31 天非计划再入院率较高,首次住院时间较长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较高.应探索降低孤独症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的措施,提高孤独症患者医疗服务质量.

    北京市孤独症儿童青少年非计划再入院影响因素

    基于都江堰工程原理的急诊分流管理模式探讨

    唐其江鲍磊
    37-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疏解急诊拥堵,做好急诊分流管理工作,为综合医院急诊高效运转提供参考.方法 借鉴都江堰工程原理,结合DRG管理工具,制订急诊患者分流路径.结果 通过制订急诊滞留患者分类处置策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联合病房和监管机制,初步实现了区域协同救治.结论 基于都江堰工程原理建立的综合医院急诊分流管理模式,为有效解决综合医院急诊患者滞留问题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提供了参考.

    都江堰工程综合医院急诊滞留分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