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消毒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张文福

月刊

1001-7658

xd948537@126.com

010-66948537

100071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中国消毒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级消毒学理论与应用性刊物。注重科学性、实用性,旨在推广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促进技术改革,发展消毒事业。以多种方式介绍国内外有关消毒与灭菌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适合于广大卫生防疫人员和高、中级医护人员阅读,亦可作为从事科研、教学、食品、制药、兽医等工作人员的参考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州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现状调查

    赵远莲谢月杨洁周安婵...
    509-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各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管理现状,为加强CSSD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贵州省部分医院CSSD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估.结果 共调查110家医院CSSD,其中有23家CSSD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有41家CSSD与手术室有洁污电梯直通.拥有CSSD专科护士证的护士不足5%;设施设备能基本满足器械处理需要,配有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者占90.9%,配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者占87.3%.使用无纺布和纸塑袋作为包装材料的CSSD分别占97.3%和94.5%.有82.1%的CSSD对腔镜器械实行集中统一处理.结论 贵州省医院CSSD专科护士配备率较低,建筑布局仍然存在不符合规范的现象,部分特殊器械管理需要加强.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调查

    甘肃省医院内镜消毒管理水平调查

    祁军平任红蔡玲赵娜...
    512-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省各级医院内镜消毒管理现状,为制订内镜消毒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甘肃省 84 家医院内镜消毒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 84 家医院内镜中心均配备专职洗消人员和建立专门管理制度;92.90%的医院设有独立的清洗消毒区域,清洗消毒灭菌设备配置率高.各医院所采用消毒灭菌制剂和方法不同,超声清洗机配置率仅为 23.8%.结论 甘肃省医院内镜消毒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消毒灭菌方法规范性不足,内镜消毒设备配置不均衡.

    内镜消毒灭菌管理

    2015-2020年广州市某医院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李雨静刘霞张如冯卫民...
    515-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医院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的重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对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连续6年医院感染平均发生率为2.7%,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3.1%.该医院感染发生率排前5位的科室主要是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神经科重症监护室、普通儿科和心脏科监护室.医院感染部位居前 3 位的分别是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率构成比依次为27.8%、18.1%和14.7%.共分离病原菌 2 290 株,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 60.8%和19.9%,真菌占 11.3%.高龄患者、住院时间长、插管留置、动静脉插管、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药使用等因素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发生率在可控范围内,重点关注感染高发科室和高发部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感染分布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沈垲智刘卫平王涛
    518-520,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临床分离的CRKP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全基因组测序(WGS).结果 共分离到33株CRKP菌株,其中81.81%来自痰液标本.CRKP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替加环素最敏感,耐药率为3.03%.PFGE结果显示,33株CRKP分为26个簇,其中8株菌在同一簇.对这8株菌进行WGS,所得序列通过全基因组SNP分析得知,最大差异碱基为22个,具有同源性.结论 CRKP在某医院长期存在并隐性传播,应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落实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并定期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的暴发.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全基因组测序

    骨折内固定植入术后术区感染致病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彭希李毅施李辉
    52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后术区感染的致病菌及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某医院因胫腓骨骨折行内固定植入的患者术后术区感染及致病菌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患者 598 例,发生术区感染 41 例,感染发生率为 6.86%.从患者术区感染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61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 34 株和 27 株,构成比分别为 55.74%和44.26%.年龄≥60 岁、开放性骨折、术后引流不通畅、合并糖尿病及Gustilo Ⅲ型骨折等因素构成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后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后术区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术区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术区感染致病菌危险因素

    临床分离喹诺酮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分型研究

    周妍妍梁静雯杜小莉马立艳...
    524-527,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喹诺酮耐药大肠埃希菌表型特征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药敏试验从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筛选喹诺酮耐药株,经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采用 PCR 检测和测序分析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结果 所收集 53 株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呈中介耐药或耐药,在 21个MLST分型中以ST53、ST43为主.QRDR测序显示,与敏感菌株相比,以基因 GyrA的 S83L和 D87N、基因 ParC的S80I突变为主,分别占 94.33%、79.25%、79.25%,ST53和 ST43均存在此 3个点突变.32.08%菌株检出PMQR基因,包括aac(6)-Ib-cr、qnrB和qnrS,62.26%菌株检出消毒剂耐药基因 qacE△1.结论 喹诺酮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主要与 QRDR区域点突变有关,同时也应对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水平传递加强监测.

    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多位点序列分型

    不同护理液对留置导尿管患者会阴部护理防护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李瑛史岳功潘伟杨明富...
    528-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会阴护理液对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通过采集网络平台相关文献和Meta分析方法,对不同护理液用于留置导尿患者会阴部护理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进行文献调查与分析.结果 用有效碘2 000~5 000 mg/L碘伏消毒液、中药制剂、氯己定、呋喃西林和苯扎溴铵溶液等作为护理液,对预防尿路感染最有效者是碘伏消毒液,其次分别是中药制剂、氯己定、抗菌液、呋喃西林和1 000 mg/L苯扎溴铵液等.结论 用有效碘5 000 mg/L碘伏消毒液是预防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最有效的制剂.

    留置导尿会阴护理尿路感染护理液碘伏感染预防

    液体中微生物实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罗俊容李德全何婷何志群...
    53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液体中微生物的实时检测技术主要包括PCR技术,质量、光学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他方法(如光谱检测和比色分析法等),还没有能完全满足液体环境实时检测的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国内外关于液体微生物实时检测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现有方法以各种PCR设备和生物传感器为主,但PCR实时检测设备仍然需要人为样品前处理;生物传感器的种类虽然较多,但多为一次性检测且缺少现场试验数据,今后还需要加强对该类方法的研究.

    液体微生物实时检测

    口腔扫描头清洗篮及储存箱的制作与应用

    吴颖朱婧
    537-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口腔扫描头清洗篮及储存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 130件使用后经过手工预处理的口腔扫描头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 710 件.A组使用口腔扫描头清洗篮(底座与扫描头长轴为90°夹角),B组使用口腔扫描头清洗篮(底座与扫描头长轴为 60°夹角),C组使用普通清洗篮,3 组均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完成清洗消毒程序.通过目测比较 3 组清洗效果及口腔扫描头镜片出现水渍残留的概率和水渍残留的面积;向 20 名洗消人员发放问卷,评价口腔扫描头清洗篮及储存箱的应用效果.结果 3 组清洗效果无明显差异;A和B组出现水渍残留的概率和水渍面积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的洗消人员更愿意使用口腔扫描头清洗篮及储存箱替代原有消毒装置.结论 口腔扫描头清洗篮有效解决了口腔扫描头清洗过程中无法固位,清洗后残留水渍等问题;其储存箱便于口腔扫描头的存放和取用,适宜临床推广.

    牙科器械清洗质量口内扫描

    影像学方法评价2种清洗方式对管腔器械的清洗效果

    黄倩王宏梗黄东红张小路...
    539-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2种清洗方式对管腔器械管路的清洗效果.方法 采用影像学方法,对2种清洗方式清洗管腔器械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脉动真空清洗消毒器组对管腔器械腔内污物和锈渍的清除以及干燥效果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组,2组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影像学方法评价管腔器械的清洗效果直观有效,脉动真空清洗消毒器对管腔器械的清洗效果更好.

    管腔器械清洗方式清洗效果影像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