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百棒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对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研究

    田瑞梁晓晓冯佳杨年安...
    2542-2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三百棒多糖(Toddalia asiatica Lam polysaccharides,TALP)的单糖组成及TALP对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的影响,初步探讨TALP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除蛋白后干燥,得粗多糖,利用Sephadex-G200纯化三百棒粗多糖,得TALP组分1(TALP1)和组分2(TALP2),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PMP-HPLC)法和红外光谱法测定TALP组分和结构;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系(THP-1)用十四烷酸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分为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组及Ox-LDL+TALP1组,然后油红O染色并分析各组细胞油红O染色着色面积.结果 TALP红外光谱结果呈现多糖的典型特征吸收峰,TALP1是由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果糖及另外2种未知的单糖构成的一种水溶性杂多糖.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基本无油红O着色,Ox-LDL组油红O着色面积明显增加,经过TALP1干预以后,Ox-LDL+TALP1组油红O着色面积减少.结论 TALP是一种杂多糖,含有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果糖等;TALP1可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

    三百棒多糖巨噬细胞泡沫细胞

    不同形态乌药根的特征图谱比较及多成分含量测定

    李士敏孙崇鲁周根葛君霞...
    2548-2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不同形态乌药根指纹图谱和6种成分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更可靠的方法和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10hm;柱温30 ℃;进样量10μL.建立22批不同形态乌药根的HPLC指纹图谱,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并对去甲异波尔定、乌药醚内酯、波尔定碱、异乌药内酯、钓樟内酯、山奈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共标定了20个共有峰,22批样品相似度>0.980;去甲异波尔定、乌药醚内酯、波尔定碱、异乌药内酯、钓樟内酯、山奈酚在12.7~12700(r=0.9991),5.3~1040(r=0.9992),7.5~6210(r=0.9995),10.25~8200(r=0.9993),5.5~2200(r=0.9993),6.85~1370(r=0.9992)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块根样品中去甲异波尔定、乌药醚内酯、波尔定碱含量较直根样品高,异乌药内酯含量较直根低,钧樟内酯和山奈酚含量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可靠,为乌药直根药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乌药直根块根特征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响应面法优化地参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杨申明郭文华王振吉邓莉...
    2554-2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纤维素酶协同超声辅助提取地参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分析其抗氧化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液料比(A)、纤维素酶用量(B)、超声功率(C)、超声温度(D)为自变量,以地参多糖提取量(Y)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4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地参多糖提取工艺,同时测定地参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 纤维素酶协同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60 mL·g-1、纤维素酶用量3.6%、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3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地参多糖提取量为(378.56±1.346)mg·g-1,与预测值(381.68 mg·g-1)接近.地参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地参多糖质量浓度为0.420 mg·mL-1时,清除率为91.36%.结论 采用响应曲法优化的多糖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用于地参多糖提取;地参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地参多糖纤维素酶超声提取响应面法抗氧化性

    HPLC同时测定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中斑蝥酸钠和维生素B6的含量

    武敏黄传兵胡轲杜尚云...
    2560-2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中斑蝥酸钠和维生素B6含量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色谱柱为Syncroni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值至2.6)-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193,290 nm,波长切换法,柱温:30℃.结果 斑蝥酸钠回归方程为Y=1.926X+0.010(r=0.9997),在0.0646~0.3228 mg·mL-1内斑蝥酸钠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1.2%(n=9).维生素B6回归方程为Y=24.153X+0.670(r=0.9999),在0.5359~2.6797 mg·mL-1内维生素B6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0%(n=9);仪器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0%.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斑蝥酸钠维生素B6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香丹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昝珂陆静娴祝清岚周颖...
    2564-2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香丹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按临床用药配伍使用量,制备香丹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配伍溶液,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光谱及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多指标含量.结果 香丹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6h内,溶液性状、pH值、紫外光谱均无显著变化,不溶性微粒呈下降趋势,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无显著性变化(<3%),紫草酸含量下降了17.41%,丹酚酸A的含量下降了78.64%.结论 香丹注射液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在配伍6h内部分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建议减少配伍或配伍后尽快输注,以提高输液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香丹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HPLC-CAD测定羟基脲胶囊含量及有关物质

    李建伟汪敏杨伟秋严小燕...
    2568-2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羟基脲胶囊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查的HPLC-CAD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x Luna(R) NH2柱(250 mm×4.6 mm,10 μm,100(A)),柱温为40℃;以乙腈-水(82:1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器为电雾式检测器,雾化温度50℃,进样量10μL.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峰与各杂质峰均能良好分离.采用外标法计算羟基脲胶囊的含量,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脲的含量;羟基脲和脲分别在0.3048~1.2700 mg·mL-1(r=0.9998)、0.2411~1.0046 mg·mL-1(r=1.0000)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脲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82 ng和8.46 ng.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可靠,可用于羟基脲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羟基脲胶囊有关物质含量

    基质补偿-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脂肪乳注射液中铝元素含量

    任锟邱怡婷王晓兰张晗...
    2572-2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脂肪乳注射液中铝元素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基质饱和系统,直接稀释制样,在线内标引入方式,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含量分析.结果 铝离子浓度在1~3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4,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均<3%,方法检测限为1.04 μg·L-1,加样回收率为102.0%~113.3%,RSD为3.6%(n=9).结论 本方法准确、灵敏高、简便可行,可为脂肪乳注射液铝元素含量测定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脂肪乳注射液基质补偿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铝元素

    宁神补心丸联合"子午流注针法"对脑卒中伴抑郁症患者工作记忆疗效及血清Hcy、NSE的影响

    吴梦婷张茜赵娜
    2575-2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宁神补心丸联合"子午流注针法"对脑卒中伴抑郁症患者工作记忆疗效及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enolase,NSE)、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口服抗抑郁治疗,中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宁神补心丸联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n-back测试结果,血清Hcy、NSE、碱性髓鞘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and,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6.19%(P< 0.05).治疗后2组HAMD-24评分、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NSE、Hcy、MBP较该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中医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back测试正确率明显提升,反应时间明显下降(P<0.05),且中医治疗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反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5-HT、NE水平以及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环境领域、社会关系和生存质量得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中医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宁神补心丸联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脑卒中伴抑郁症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缓解抑郁情绪,提高功能记忆功能,猜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cy、NSE水平有关.

    宁神补心丸子午流注针法脑卒中抑郁

    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PSG及BDNF监测分析

    陈军良田利萍赵世苗凌迎春...
    2581-2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7月60例抑郁症患者,入组第2天开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片抗抑郁治疗:每天早餐后服用1次,10 mg·d-1;2周后统一加量至20 mg·d-1.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PSG相关指标包括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表达水平.结果 各病例治疗后睡眠潜伏期及其觉醒时间变短、觉醒次数变少、睡眠效率提高,觉睡比升高(P<0.05);但治疗前后,各病例的总睡眠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结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S1、S2百分比降低(P<0.05),SWS百分比升高(P<0.05);而REM百分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EM睡眠指标与治疗前比较,REM睡眠时间增加、REM睡眠潜伏期降低、REM活动度缩短、REM强度变弱、REM密度减小、REM睡眠出现次数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病例治疗后BDNF平均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经过艾司西酞普兰片抗抑郁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且BDNF平均表达水平提升.

    抑郁症失眠障碍艾司西酞普兰片多导睡眠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ALDH1和CD133表达预测胃腺癌化疗疗效的价值

    石庆芳杨俊娥李玲玲王大庆...
    2586-2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乙醛脱氢酶1 (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1)和分化簇13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33,CD133)在胃腺癌内的表达情况,探讨其预测胃腺癌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18年3月-2019年5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以奥沙利铂为基础行化疗的81例患者胃腺癌组织ALDH1和CD133蛋白表达情况,CT评估化疗疗效,分析ALDH1和CD133蛋白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81例胃腺癌患者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28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38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3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例,化疗有效率(SD+PR+CR)6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DH1蛋白表达阳性、CD133蛋白表达阳性及分化程度好的患者化疗疗效较ALDH1蛋白阴性、CD133蛋白阴性、分化程度差患者化疗有效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胃腺癌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DH1蛋白和CD133蛋白阳性表达是评估进展期胃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胃腺癌组织ALDH1和CD133表达可能成为预测胃腺癌化疗疗效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指标,可为胃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胃腺癌化疗乙醛脱氢酶1分化簇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