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效果

    谭明智黎相银罗媚江静静...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旨在为早期妊娠期糖尿病寻求有效的检测指标.方法 以 198 例早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健康孕妇 200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对比两组孕妇各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 实验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以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83.3%、86.9%、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2.0%、8.0%、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性分别为 98.0%、98.0%、98.0%,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 83.3%、88.0%、85.7%和糖化血清蛋白检测的 86.9%、92.0%、8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在早期可通过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进行评估和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早期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价值

    超声检测囊芽差联合基线血栓弹力图指标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分析

    王菊缪文斌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检测囊芽差联合基线血栓弹力图指标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215 例早孕孕妇,根据孕妇囊芽差的大小分为正常组(囊芽差大小为 14~18 mm)、轻度小孕囊组(囊芽差大小为 10~13 mm)、中度小孕囊组(囊芽差大小为 6~9 mm)、重度小孕囊组(囊芽差大小为4~5 mm)和小孕囊绝对流产组(囊芽差大小为≤3 mm),分别为 180、15、10、8 和 2 例.五组孕妇均进行经阴道超声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超声检测对不同囊芽差孕妇的检测结果(正常妊娠率及异常流产率),不同孕囊芽差孕妇基线血栓弹力图指标[反应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Angel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综合系数(CI)值];分析超声检测对早期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正常组、轻度小孕囊组、中度小孕囊组、重度小孕囊组和小孕囊绝对流产组正常妊娠率分别为 93.33%、86.67%、70.00%、0 和 0,异常流产率分别为 6.67%、13.33%、30.00%、100.00%、100.00%;五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 215 例早孕孕妇进行妊娠结局跟踪统计,正常妊娠孕妇 204 例,异常流产孕妇11 例;超声检测的预测结果为正常妊娠孕妇 188 例,异常流产孕妇 27 例;超声检测对早孕孕妇妊娠结局的灵敏度为 89.22%(182/204),特异度为 45.45%(5/11),阳性预测值为 96.81%(182/188),阴性预测值为18.52%(5/27),准确率达到 86.98%(187/215).五组孕妇的R值、K值、Angel角、MA值、CI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K值由小到大依次为正常组、轻度小孕囊组、中度小孕囊组、重度小孕囊组、小孕囊绝对流产组,而Angel角、MA值、CI值由小到大与上述顺序相反.结论 囊芽差大小与妊娠结局有关,偏大或偏小均会导致流产;超声检测可以有效预测流产的发生几率,可以用基线血栓弹力图指标评估孕妇的凝血状态,以此指导临床抗凝治疗.

    超声检测囊芽差血栓弹力图自然流产早期干预

    基于椎体松质骨CT值评估下骨质疏松状态与椎板倾斜角度相关性的研究

    黄超宇陈艺清庞诗瑜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椎体松质骨CT值评估下骨质疏松状态与椎板倾斜角度的相关性.方法 200 例同时行腰椎CT和X线检查的患者,按年龄分为中老年组(n=100,>50 岁)和青壮年组(n=100,≤50 岁).两组患者均进行腰 4 椎体松质骨CT值测量和腰 4 椎板倾斜角测量.对比两组患者腰 4 椎板倾斜角度与腰 4 椎体松质骨CT值;分析 200 例患者CT值与椎板倾斜角度的关系;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滑脱发生率.结果 中老年组患者的腰 4 椎板倾斜角度(116.03±11.88)°大于青壮年组的(107.93±10.54)°(P<0.05);中老年组患者的腰 4 椎体松质骨CT值(73.25±8.38)Hu低于青壮年组的(178.21±13.99)Hu(P<0.05).折线图分析显示:CT值在75~125 Hu区间时,为缓冲区间;当CT值<75 Hu时,倾斜角度增大趋势明显升高.中老年组患者的腰椎滑脱发生率 33.00%高于青壮年组的 1.00%(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4椎体松质骨CT值会降低,腰4椎板倾斜角度会变大,腰椎滑脱发生率增加,故可通过椎体松质骨CT值对骨质疏松状态进行评估.腰 4 椎体CT值在 75~125 Hu时,就要积极抗骨质疏松防止椎板变形;当CT值<75 Hu时,椎板变形倾斜角增大趋势明显升高,进而加大腰椎滑脱风险.

    椎体松质骨CT值骨质疏松椎板倾斜角度腰椎滑脱

    CT、MRI应用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比较

    管文举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T、核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0 例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恶性淋巴结组(淋巴结转移,49 例)和良性淋巴结组(淋巴结未转移,21 例).患者手术治疗前均给予CT和MRI检查.比较两组CT、MRI影像学表现;CT、MRI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CT检查显示:良性淋巴结组淋巴结共 76 个,恶性淋巴结组淋巴结共 388 个.恶性淋巴结组的淋巴结数量、淋巴结大小、淋巴结短长径比分别为(7.92±1.44)个、(0.66±0.18)cm、(0.84±0.13),均高于良性淋巴结组的(3.62±1.58)个、(0.53±0.15)cm、(0.73±0.18)(P<0.05).MRI检查显示:恶性淋巴结组的肠周脂肪混杂信号、静脉包绕征、浆膜面浸润检出率分别为 71.43%、77.55%、61.22%,均高于良性淋巴结组的 0、9.52%、23.81%(P<0.05).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CT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 88.57%、80.95%、91.84%,均低于MRI的 100.00%、100.00%、100.00%(P<0.05).结论 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更高,能够帮助患者明确病情状态,为患者的手术治疗奠定基础.

    CT核磁共振成像术前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应用效果

    Graves病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分析

    马爽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Graves病与桥本氏甲状腺炎(HT)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9 例Graves病患者与 41 例HT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HT与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超声图像特点,比较HT与Graves病患者甲状腺回声和甲状腺血流情况.结果 Graves病的甲状腺体积明显增大,边界较为清晰,峡部增厚,形态饱满,边缘规则,包膜完整,腺体回声欠均匀,呈弥漫性异常,双侧颈部末端可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HT患者甲状腺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边界清晰,峡部增厚,包膜完整,边缘规则,腺体回声欠均匀,呈弥漫性异常,部分腺体正常,轻度不匀,回声减低,呈条状中强回声,实质呈网格状或分隔状.HT患者腺体内低回声 2 级发生率 56.10%及有网络样强回声发生率 80.49%高于Graves病患者的 23.08%、5.13%(P<0.05);HT与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回声分级比较,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HT患者动脉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41.24±5.08)cm/s、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82.08±9.68)cm/s均低于Graves病患者的(48.05±5.58)、(121.45±8.98)cm/s(P<0.05);HT与Graves病患者的阻力指数比较,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结论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甲状腺回声与甲状腺血流情况可以有效鉴别诊断Graves病与HT,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彩色多普勒超声桥本氏甲状腺炎Graves病

    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王杉杉王旋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60 例糖尿病患者和 20 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别接受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检验时间;对比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的血脂、血糖水平.结果 生化检验中真阳性 55 例,真阴性 15 例,假阴性 5 例,假阳性 5 例;常规检验中真阳性 46 例,真阴性 8 例,假阴性 14 例,假阳性 12 例.生化检验的灵敏度为 91.67%,特异度为 75.00%,准确度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 91.67%,阴性预测值为 75.00%;常规检验的灵敏度为 76.67%,特异度为 40.00%,准确度为 67.50%,阳性预测值为 79.31%,阴性预测值为 36.36%;生化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检验,对比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健康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健康者,对比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8.22±1.72)mmol/L和餐后 2 h血糖(11.08±2.46)mmol/L明显高于健康者的(5.71±1.19)、(7.50±3.12)mmol/L,对比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生化检验的检验时间为(19.34±5.34)min,短于常规检验的(36.21±4.82)min,对比结果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生化检验进行诊断,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常规检验;同时通过检验血糖和血脂水平,其结果可对患者并发症进行预防,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生化检验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诊断

    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特异性指标的影响

    杨玲唐敏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特异性指标的影响,以丰富临床的理论依据.方法 80 例脑梗死患者,以随机平行对照法分成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采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特异性指标(血清S100-β蛋白、CD40L)、脑循环血量参数(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血管外周阻力、血管特性阻抗)、神经营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0.00%比对照组的 72.50%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100-β蛋白、CD40L水平比本组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0.23±0.05)ng/ml、CD40L(9.69±1.34)μg/L比对照组的(0.41±0.12)ng/ml、(11.57±2.01)μg/L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比本组治疗前更高,血管外周阻力、血管特性阻抗比本组治疗前更低,且观察组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11.60±5.22)cm/s高于对照组的(8.89±4.73)cm/s,血管外周阻力(2367.31±129.16)BSA、血管特性阻抗(3017.83±136.95)dyn·s/cm5低于对照组的(2861.42±137.20)BSA、(4089.35±160.74)dyn·s/cm5(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DNF、NGF水平比本组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血清BDNF(4.35±0.83)ng/ml、NGF(138.36±18.92)pg/ml比对照组的(3.17±0.72)ng/ml、(126.53±19.09)pg/ml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SS-QOL体能、活动能力、自理、社会角色、上肢功能、工作能力评分比本组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SS-QOL体能、活动能力、自理、社会角色、上肢功能、工作能力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可作为脑梗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其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特异性指标的异常水平,提高神经营养水平,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早日康复.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丁苯酞软胶囊脑梗死血清特异性指标脑循环血量参数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李玲卢波冯玲玲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阿托伐他汀钙、依折麦布共同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方法 76 例冠心病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8 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 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6.32%(P<0.05).治疗后,两组的TC、LDL-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TC(2.15±0.33)mmol/L、LDL-C(1.46±0.29)mmol/L、TG(1.12±0.05)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3.72±0.26)、(2.07±0.31)、(1.48±0.04)mmol/L,HDL-C(1.43±0.06)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8±0.0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OD高于治疗前,MDA、MPO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SOD(323.38±40.57)U/L高于对照组的(297.96±39.65)U/L,MDA(4.67±0.48)μmol/L、MPO(93.82±1.01)ng/ml低于对照组的(6.45±0.69)μmol/L、(95.57±1.3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阿托伐他汀钙、依折麦布共同治疗具有更加明显的疗效,患者联合用药之后并不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产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冠心病阿托伐他汀钙依折麦布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马春明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与顺铂联合应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晚期NSCLC患者 88 例,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 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予以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与顺铂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59.09%及疾病控制率(DCR)79.5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36.36%、54.5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YFRA21-1、CA125、CEA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YFRA21-1、CA125、CEA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CYFRA21-1、CA125、CEA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36%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结论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同顺铂联合化疗对晚期NSCLC患者有确切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顺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

    阿普唑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王君丽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阿普唑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88 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 例.对照组以马来酸曲美布汀实施治疗,研究组以阿普唑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12、IL-10、IL-8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2、IL-8 水平相比对照组较低,IL-10 水平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D8+(29.43±5.26)%相比对照组的(34.67±5.09)%较低,CD3+(80.49±5.62)%、CD4+(49.88±5.71)%、CD4+/CD8+(1.92±0.37)相比对照组的(73.49±7.51)%、(43.29±4.82)%、(1.61±0.25)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11.06±1.37)分相比对照组的(15.12±1.45)分较低(P<0.05).结论 阿普唑仑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阿普唑仑马来酸曲美布汀功能性胃肠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