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准确性及特异性分析

    万琴熊金花罗小红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准确性及特异性。方法 选取 60 例疑似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采取经腹部超声检查,之后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超声影像检出情况、诊断效能、血流参数。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内假孕囊、附件区包块、卵黄囊的检出率分别为 48。33%、36。67%、38。33%,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 18。33%、20。00%、16。67%(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胚芽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分别为 73。33%(44/60)、54。55%(18/33)、96。30%(26/27),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分别为90。00%(54/60)、87。88%(29/33)、92。59%(25/27),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动脉血管搏动指数(0。91±0。23)、阻力指数(0。58±0。13),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的(0。60±0。15)、(0。41±0。12)(P<0。05)。结论 宫外孕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较高,便于及时明确病情,为该疾病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宫外孕准确性特异性

    TVS和TAS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比较

    罗小红胡赢万琴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TVS)与经腹部超声检查(TAS)对异位妊娠(E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64 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分别进行TVS、TAS。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诊断方式的声像图特征以及诊断效能。结果 TVS对于盆腔积液、附件区包块、孕囊或胚芽、胎心搏动的检出率分别为 73。44%、73。44%、60。94%、26。56%,均明显高于TAS的 54。69%、56。25%、29。69%、12。50%(P<0。05)。TVS的诊断灵敏度 91。84%、准确度 79。69%均明显高于TAS的 71。43%、62。50%(P<0。05)。结论 TVS、TAS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显著,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工作,诊断效能较高,值得临床采纳并借鉴。

    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效能

    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临床检测意义分析

    李罗云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血常规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纳入 96 例感染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员 60 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CRP和血常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比较两组CRP及血常规指标水平,以及不同感染程度患者CRP及血常规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96 例患者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阳性 90 例、阴性 6 例;对照组 60 例受检者经CRP联合血常规检测阳性 2 例、阴性 58 例;CRP联合血常规检测的敏感度为 93。75%(90/96),特异度为 96。67%(58/60),准确率为 94。87%(148/156)。观察组CRP(39。65±8。45)mg/L、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82。97±14。13)%、血小板计数(PLT)(264。22±43。75)×109/L、白细胞计数(WBC)(16。84±2。33)×109/L较对照组的(5。33±2。76)mg/L、(55。88±11。55)%、(135。23±35。76)×109/L、(5。33±1。34)×109/L更高(P<0。05)。观察组 96 例患者中全身感染患者 34 例、局部感染患者 62 例。全身感染患者CRP(56。87±12。12)mg/L、WBC(22。65±2。76)×109/L较局部感染患者的(30。21±7。86)mg/L、(13。65±2。26)×109/L更高(P<0。05);全身感染患者NEUT%、PLT水平与局部感染患者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CRP和血常规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还可以对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同时能诊断是否为全身感染,敏感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C反应蛋白血常规临床检测意义

    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魏晓芳曾风华许仙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70例儿科就诊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抽取同期7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CRP检验、血常规检验。对比不同检验方式的诊断效能,两组血液相关指标[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结果 CRP检验的特异度为 68。57%(48/70)、灵敏度为 75。71%(53/70)、准确性为 72。14%(101/140),血常规检验的特异度为 62。86%(44/70)、灵敏度为 65。71%(46/70)、准确性为64。29%(90/140),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特异度为 90。00%(63/70)、灵敏度为 94。29%(66/70)、准确性为92。14%(129/140)。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CRP检验与单独血常规检验(P<0。05)。观察组CRP(7。40±2。23)mg/L、WBC(16。05±5。1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75±0。15)均高于对照组的(3。45±0。15)mg/L、(7。56±1。89)×109/L、(0。55±0。12)(P<0。05)。结论 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能较高,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对疾病早日诊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诊断价值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升粮黄富城邹小燕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运用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2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和研讨组(32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水平,药物安全性,用药前后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用药 0。5 个月后,研讨组患者的甘油三酯(1。02±0。2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3±0。34)mmol/L、总胆固醇(2。15±0。71)mmol/L均低于参照组的(1。54±0。31)、(2。42±0。79)、(3。65±0。9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8±0。65)mmol/L高于参照组的(1。23±0。54)m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研讨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13%低于参照组患者的 21。88%,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 0。5 个月后,研讨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88。01±7。74)分高于参照组的(71。62±6。29)分,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良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阿托伐他汀钙片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脂

    达格列净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EF<40%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林柏青刘军芬刘洪清马晓惠...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达格列净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射血分数(EF)<40%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60 例EF<40%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实验组给予达格列净+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及短阵室速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再住院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66。67%,明显低于实验组的 96。67%(P<0。05)。治疗后,两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及短阵室速次数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实验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1877。66±272。23)次/24 h及短阵室速次数(2。30±1。66)次/24 h低于对照组的(2153。60±352。71)、(3。78±1。57)次/24 h(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6。67%低于对照组的 26。67%(P<0。05)。实验组再住院率 10。00%低于对照组的 33。33%(P<0。05)。结论 在EF<40%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达格列净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良好。

    达格列净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研究

    张明勇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 8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 44 例。常规组常规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商品名:复方新诺明)治疗,研究组根据患者感染致病菌类型以及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症状缓解用时、呼吸困难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7。73%高于常规组的 81。82%(P<0。05)。治疗后,研究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1。89±0。56)L、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45。63±7。19)%均高于常规组的(1。08±0。27)L、(36。07±7。11)%(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0。34±0。07)ng/L、(8。87±1。31)mg/L、(0。43±0。05)μg/L,均低于常规组的(0。53±0。03)ng/L、(10。13±1。85)mg/L、(0。62±0。08)μg/L(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64。67±2。76)、(66。58±2。57)、(72。56±2。78)、(75。84±3。67)分,均高于常规组的(61。88±2。16)、(61。93±2。16)、(61。43±1。21)、(61。65±3。43)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咳嗽气促、痰液增加、胸闷气短、喘鸣音缓解用时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呼吸困难程度分级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够对其肺功能指标、炎性反应、生活质量进行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抗生素疗效

    苓桂咳喘宁胶囊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研究

    刘观华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苓桂咳喘宁胶囊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70 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组和B组,各 35 例。A组采用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治疗,B组采用苓桂咳喘宁胶囊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气道阻力(Raw)]、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降钙素原(PCT)]。结果 B组患者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A组(71。4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Raw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FEV1(2。45±0。31)L、FVC(2。82±0。29)L均高于A组的(2。21±0。28)、(2。45±0。20)L,Raw(0。18±0。02)kPa/(L·s)低于A组的(0。23±0。08)kPa/(L·s)(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PCT、TGF-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CRP(20。42±2。42)mg/L、PCT(4。42±2。86)ng/ml、TGF-β(25。54±2。43)ng/ml均明显低于A组的(35。42±2。86)mg/L、(8。42±3。42)ng/ml、(32。82±2。77)ng/ml(P<0。05)。结论 苓桂咳喘宁胶囊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慢阻肺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预后,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苓桂咳喘宁胶囊肺功能

    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对全膝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刘琼华王长丽赖尚树李干...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全膝置换术患者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对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进行全膝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45 例)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45 例)。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神经内分泌激素[P物质(SP)、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水平。结果 术后 12、24、48 h,观察组 VAS评分和HSS膝关节评分分别为(5。21±0。24)、(3。69±0。15)、(1。22±0。14)分和(64。51±2。54)、(78。62±3。14)、(89。45±3。23)分,对照组分别为(6。03±0。17)、(5。45±0。12)、(2。06±0。34)分和(59。63±3。36)、(71。46±2。57)、(79。23±6。15)分;观察组术后 12、24、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观察组IgG(12。18±1。21)g/L、IgM(1。21±0。12)g/L、IgA(2。58±0。13)g/L高于对照组的(8。17±1。42)、(1。01±0。14)、(1。28±0。2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观察组SP(4。58±0。24)μg/ml、5-HT(178。62±14。13)ng/ml、NPY(192。13±2。16)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5。86±0。24)μg/ml、(198。62±11。25)ng/ml、(246。23±11。5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膝置换术患者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可显著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且更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减轻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氟比洛芬酯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全膝置换术镇痛免疫功能

    七叶皂苷钠对髌骨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肢体肿胀程度的影响

    郑伟倪和悟李德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七叶皂苷钠对髌骨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肢体肿胀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 98 例髌骨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比两组的肿胀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后 14 d,两组的肿胀面积小于治疗前,肿胀度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肿胀面积(72。03±8。35)cm2 小于对照组的(83。12±9。46)cm2,肿胀度评分(0。95±0。24)分低于对照组的(1。18±0。26)分(P<0。05)。治疗后 14 d,两组的BMP、IGF、VEG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VEGF(20。42±3。08)ng/ml、IGF(8。41±1。25)μg/L、BMP(78。65±8。54)ng/L高于对照组的(17。67±2。12)ng/ml、(7。34±1。32)μg/L、(74。04±8。43)ng/L(P<0。05)。治疗后 14 d,两组的PCT、TNF-α、CR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PCT(5。65±0。94)μg/L、TNF-α(412。96±46。12)ng/L、CRP(65。79±5。21)mg/L低于对照组的(7。04±1。13)μg/L、(456。35±45。89)ng/L、(72。08±8。41)mg/L(P<0。05)。治疗后 14 d,两组的稳定性、屈膝畸形、肌力、活动度、功能、疼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稳定性、屈膝畸形、肌力、活动度、功能、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对髌骨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肢体肿胀程度具有减轻作用,而且能调节BMP、IGF、VEGF水平和改善膝关节功能。

    髌骨骨折肢体肿胀七叶皂苷钠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