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究达格列净片联合肝脾肾同治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烨谢晓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达格列净片+肝脾肾同治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2 型糖尿病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观察组予以达格列净片+肝脾肾同治法治疗,对照组予以达格列净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生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C)、餐后 2 h血糖(2 h PG)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FPG(6。31±1。25)mmol/L、2 h PG(8。68±1。26)mmol/L低于对照组的(7。82±1。74)、(10。09±1。56)mmol/L(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6。46±1。60)%低于本组治疗前的(8。09±1。35)%和对照组治疗后的(7。83±1。78)%(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1。31±0。35)分低于对照组的(1。82±0。54)分(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6。67%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将达格列净片+肝脾肾同治法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达格列净片肝脾肾同治法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分析

    黄贵军许利花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 抽取急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 72 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n=36)、研究组(n=36)。参照组开展常规急诊救治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急诊救治基础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认知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独立行走时间分别为(3。12±0。87)、(5。01±1。08)、(4。12±1。06)、(6。13±1。08)h,均短于参照组的(5。36±1。05)、(7。11±1。06)、(5。96±1。24)、(8。87±1。21)h(P<0。05)。较参照组的 16。67%,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2。78%更低(P<0。05)。较参照组的 83。33%,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7。22%更高(P<0。05)。较治疗前,治疗 12 h后,两组患者AST、ALT均降低;且治疗 12 h后研究组患者AST(30。13±4。25)U/L、ALT(33。15±3。69)U/L均低于参照组的(42。39±4。58)、(45。13±3。12)U/L(P<0。05)。较治疗前,治疗 12 h后,两组患者PaO2、PaO2/FiO2 升高,PaCO2 降低;且治疗 12 h后研究组患者PaO2(80。12±3。56)mm Hg(1 mm Hg=0。133 kPa)、PaO2/FiO2(376。17±13。27)mm Hg高于参照组的(73。11±4。27)、(330。51±13。21)mm Hg,PaCO2(42。11±3。22)mm Hg低于参照组的(48。11±3。12)mm Hg(P<0。05)。结论 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疾病恢复,并改善患者肝功能、血气指标。

    急性酒精中毒急诊醒脑静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恢复时间肝功能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体质的关系研究

    陈金凤颜丽斯程月嫦李健强...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中医体质、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 175 例患者,根据是否感染Hp分为感染组(85 例)及非感染组(90 例)。分析Hp感染的单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胃功能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Ⅰ和Ⅱ的比值(PGR)、胃泌素-17(G-17)]水平,分析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缺乏运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质量指数(BMI)、中医体质比较(P<0。2);两组患者的性别、饮食、作息、吸烟、饮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GLU)、尿酸(U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P>0。2)。感染组的PGⅠ、PGⅡ、G-17 均高于非感染组,PGR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年龄、缺乏运动、TC、TG、BMI、中医体质作为自变量,Hp是否感染作为因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变量后统计结果示显示,年龄、缺乏运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TC、BMI为Hp感染的影响因素(OR=1。043、2。344、6。716、3。643、6。233、18。110、0。632、0。904,P<0。05)。Hp感染的中医体质风险程度依次是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结论 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是Hp感染的易感体质,Hp感染与胃功能受损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体质胃功能

    中药药罐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林小妹陈小英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药罐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60 例气滞血瘀型LDH患者,应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 3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药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 93。33%高于对照组的 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VAS评分(1。88±0。52)分、JOA评分(22。88±1。19)分及生理健康评分(86。07±6。87)分、心理健康评分(75。57±6。5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92±0。57)、(19。47±0。93)、(75。81±6。07)、(67。95±6。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药罐治疗气滞血瘀型LDH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中药药罐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桃红四物汤

    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任志欣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92 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现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新式组以及传统组,每组 46 例。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干预,新式组在传统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疾病治疗效果、疾病症状消失时间、疾病治疗时间。结果 新式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 89。13%,传统组为 71。74%。和传统组相比,新式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传统组的(14。25±1。82)、(15。63±2。94)d,新式组患者的疾病症状消失时间(8。26±1。36)d、疾病治疗时间(12。69±2。87)d更短,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同年龄段特应性皮炎患者来讲,应用中医特色治疗方案加以处理能取得满意成效。该法安全性强、有效性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和应用。

    中医药特应性皮炎疾病治疗效果分析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病的疗效及对其症状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余育芳何凤琴梅丹青王全忠...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病的疗效及对其症状缓解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8 例眩晕病患者,根据是否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 44 例。西药组予以盐酸倍他司汀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眩晕障碍量表(DHI)、Berg平衡量表(BBS)、生活质量简易量表(QOL-BREF)评分。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西药组的 81。82%(P<0。05)。中药组患者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功能障碍缓解时间分别为(3。78±0。56)、(2。85±0。52)、(2。85±0。52)d,均短于西药组的(5。87±1。26)、(4。87±1。23)、(6。89±1。60)d(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H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BB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上升,且中药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4。18±1。63)分和DHI评分(26。19±4。32)分明显低于西药组的(6。82±1。47)、(32。37±5。66)分,BBS评分(37。84±6。78)分明显高于西药组的(32。31±6。66)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OL-BREF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中药组患者QOL-BREF评分(88。52±6。94)分高于西药组的(82。73±7。12)分(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病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

    眩晕病半夏白术天麻汤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

    透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刘晓捷柏芳芳田海广艾广...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透刺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效果。方法 92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6 例。对照组予以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透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主症积分与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次症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TCS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TCSS 评分(3。57±1。58)分低于对照组的(5。67±1。75)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13%高于对照组的43。48%(P<0。05)。结论 透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

    透刺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太冲涌泉足临泣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3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

    焦琳琳乔小平周长辉杨春玲...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2例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治疗 3 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PI)患者的护理经验,旨在明确PRP联合huMSCs在压力性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干细胞治疗压力性损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护理要点如下:成立干细胞移植团队,明确职责;huMSCs培养、PRP凝胶制备过程;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全程;移植术后安全性评估;PRP凝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PRP联合huMSCs的促进作用;创面换药管理;进行营养筛查,制订营养支持计划;实施个性化体位变换;及时评估心理状态,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2 例患者创面均痊愈。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压力性损伤护理

    加强药事管理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分析

    陈馥磊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药事管理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1~6月本院10位药剂师与 500 张处方为对照组,选择 2022 年 7~12 月本院 10 位药剂师与 500 张处方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加强药事管理。比较两组药品管理事件发生情况,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药品管理事件发生率为 2。40%,对照组为 5。8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3。40%,对照组为 7。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40%,对照组为 1。8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药事管理在促进合理用药中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加强药事管理合理用药处方药剂师药品管理不良反应

    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张焕芬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促进效果。方法 110 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5 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临床药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临床指标、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感染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参照组的 85。45%(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少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14。55%低于参照组的 30。91%(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联用率 34。55%低于参照组的 54。55%(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率 98。18%高于参照组的 81。82%,不良反应发生率 1。82%低于参照组的 12。73%(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 98。18%高于参照组的 83。64%(P<0。05)。结论 将临床药师干预应用在抗菌药物管理中,可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