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王炳护

半月刊

1673-9523

zgxdywyy@yahoo.com.cn

010-84254812,87081080(主编室)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8号楼南门207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替硝唑联合氢氧化钙糊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孟轲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中应用替硝唑联合氢氧化钙糊剂的效果。方法 选择42 例经氢氧化钙糊剂开展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 43 例经替硝唑联合氢氧化钙糊剂开展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牙周健康指数[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 95。35%明显比对照组的 80。9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I、BI、PLI、PD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通过替硝唑联合氢氧化钙糊剂开展根管治疗相比单纯的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疗效更高,能更好地对患者的牙周健康指数进行改善,值得推荐。

    氢氧化钙糊剂替硝唑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牙周健康指数

    针灸推拿联合黄芪穴位注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脑血流的影响研究

    张锦付晨瑜刘雁曹娟...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针灸推拿联合黄芪穴位注射对脑性瘫痪(脑瘫,CP)患儿运动功能、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100 例C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 50 例。常规组实施针灸推拿疗法,治疗组实施针灸推拿联合黄芪穴位注射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及脑血流情况[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PI)]。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 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 82。00%,组间比较体现出差异性表现(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GMFM、FMFM评分组间比较显示出相似性表现(P>0。05);治疗后,治疗组GMFM评分(199。76±21。22)分、FMFM评分(154。37±14。65)分相较于常规组的(176。56±20。34)、(141。43±13。48)分更高,组间比较均体现出差异性表现(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MCA、ACA、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PI比较显示出相似性表现(P>0。05);治疗后,治疗组MCA、ACA、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48。21±6。37)、(36。25±3。45)、(33。27±3。78)cm/s,高于常规组的(42。45±6。53)、(34。78±3。27)、(30。76±4。12)cm/s,PI(0。87±0。23)低于常规组的(1。23±0。45),组间比较均体现出差异性表现(P<0。05)。结论 将针灸推拿与黄芪穴位注射联合应用在CP患儿治疗中,可以对患儿的粗大、精细运动功能进行改善,同时可以改善脑血流情况,使CP患儿的肌张力、姿势异常得到显著改善,起到不可替代的效果。

    针灸推拿穴位注射黄芪脑性瘫痪运动功能脑血流

    针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苏荣华吴仁定张丽琼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针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 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及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针药及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康复用时、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7。78%高于对照组的 84。44%(χ2=4。939,P=0。026<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34±1。01)分低于对照组的(14。65±1。21)分(t=18。344,P=0。000<0。05)。研究组吞咽功能恢复用时(15。27±1。14)d、自主进食用时(27。45±2。12)d、误吸控制用时(35。12±3。45)d短于对照组的(18。46±1。20)、(41。15±3。01)、(55。24±4。04)d(t=12。929、24。962、25。405,P=0。000、0。000、0。000<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20。45±1。20)分低于对照组的(25。65±1。34)分(t=19。392,P=0。000<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1。82±2。29)分高于对照组的(82。77±2。47)分(t=18。024,P=0。000<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针药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预后疗效的进一步改善,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

    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针灸补阳还五汤常规康复神经功能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良反应及心绞痛改善情况的影响

    李爱珍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良反应及心绞痛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98 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9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心绞痛发作频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心率(82。65±5。18)次/min高于对照组的(74。34±4。83)次/min、心绞痛发作频率(4。22±0。41)次/周低于对照组的(6。83±0。65)次/周(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5。92%(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59%(39/4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4/49),与对照组的 6。12%(3/39)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能有效改善心率指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冠心病心绞痛复方丹参滴丸临床疗效

    早期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谢波周惠仪叶剑聪刘兴华...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60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经络注血组及对照组,各 30 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经络注血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经络注血疗法治疗。于入院时及出院时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咳嗽严重程度评分、痰液粘稠度、呼吸困难程度评分、慢阻肺健康损害情况评分,并比较两组的变化值。结果 经络注血组入院时和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分级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变化值分别为(4。48±2。22)、(1。65±0。40)、(16。34±8。10)分,均大于对照组的(1。94±1。50)、(0。92±0。23)、(12。08±5。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络注血组入院时和出院时痰液粘稠度下降程度(1。24±0。59)度大于对照组的(1。08±0。20)度,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早期经络注血疗法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能有效减轻咳嗽严重程度,缓解呼吸困难程度,使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值得推广。

    经络注血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早期干预

    二地鳖甲煎汤联合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波钱春雷宋瑶刚宋春新...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二地鳖甲煎汤联合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勃起功能障碍肾阴虚证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二地鳖甲煎汤联合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5)评分、主要症状以及次要症状积分、血清性激素指标[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结果 治疗 8 周后,观察组IIEF-5评分为(20。96±4。12)分,对照组为(15。30±3。48)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IEF-5评分显著提升(P<0。05)。治疗 8 周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以及次要症状积分分别为(2。16±0。63)、(7。96±1。45)分,对照组分别为(3。26±0。45)、(10。36±3。58)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主要症状以及次要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5)。治疗 8 周后,观察组FSH、LH、T、E2、PRL水平分别为(2。22±0。54)mIU/ml、(1。06±0。26)mIU/ml、(25。86±4。65)ng/dl、(38。65±4。54)ng/L、(11。04±3。47)ng/ml,对照组分别为(4。81±1。11)mIU/ml、(2。85±0。44)mIU/ml、(20。99±4。19)ng/dl、(58。79±6。16)ng/L、(11。18±3。18)ng/m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SH、LH、E2 水平显著下降,T水平显著提升(P<0。05);两组患者的PRL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二地鳖甲煎汤联合六味地黄软胶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肾阴虚证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勃起情况、主要症状以及次要症状、血清性激素指标,值得应用。

    二地鳖甲煎汤六味地黄软胶囊勃起功能障碍肾阴虚证临床疗效孟河医派

    香砂六君汤法和辛开苦降法在临床脾胃病论治中的价值分析

    许亚嫔洪炳根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香砂六君汤法和辛开苦降法在临床脾胃病论治中的价值。方法 62 例脾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香砂组和辛开组,各 31 例。香砂组以香砂六君汤法治疗,辛开组以辛开苦降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后的胃胀嗳气、口干口苦、代谢障碍、腹部胀痛评分及总分,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香砂组胃胀嗳气、口干口苦、代谢障碍、腹部胀痛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1。96±1。55)、(20。36±2。77)、(20。05±3。96)、(21。34±1。95)、(83。76±2。95)分,较本组治疗前(8。52±2。43)、(9。96±1。51)、(11。13±2。68)、(8。05±1。55)、(37。17±2。96)分升高;治疗后,辛开组胃胀嗳气、口干口苦、代谢障碍、腹部胀痛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1。50±1。96)、(20。20±2。62)、(19。95±3。36)、(21。22±2。11)、(82。87±2。76)分,较本组治疗前(8。67±2。55)、(10。04±1。34)、(10。96±2。71)、(7。10±5。43)、(37。38±3。15)分升高,两组患者组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香砂六君汤法和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患者疗效相当,均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均为脾胃病治疗中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香砂六君汤法辛开苦降法脾胃病临床论治

    中药三联疗法对盆腔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分析

    覃海莹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三联疗法对盆腔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 80 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 例)与对照组(40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奥硝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三联疗法(中药透入疗法+中药温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 4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少腹刺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经期腹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情志不舒积分及总分分别为(2。43±0。43)、(3。34±0。51)、(2。21±0。34)、(1。54±0。23)、(1。24±0。20)、(0。98±0。12)、(1。43±0。31)、(13。17±3。9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34±0。44)、(5。04±0。63)、(3。74±0。32)、(1。98±0。33)、(2。03±0。15)、(1。65±0。27)、(2。46±0。29)、(20。24±3。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2(32。34±19。32)pg/ml、TNF-α(8。83±1。33)ng/L和CRP(5。84±1。02)mg/L均低于对照组的(67。97±11。03)pg/ml、(12。21±1。29)ng/L、(12。23±1。4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盆腔炎患者进行中药三联疗法(中药透入疗法+中药温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其综合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盆腔炎中药三联疗法炎症因子中医证候积分

    探讨病区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及其防范对策

    叶顺萍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病区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选择病区药房药品出现调剂差错的 59 张处方,通过回顾性分析法调查药品调剂差错原因,记录不同差错原因的发生率。结果 59 张处方中,药师因素的差错率为 49。15%,药品因素的差错率为 18。64%,医师因素的差错率为 32。20%。药师因素中,责任心差错率为 79。31%,药品位置差错率为 20。69%。药品因素中,药品外包装相似差错率为 27。27%,药物商品名称相似差错率为 18。18%,同名不同规格差错率为 54。55%。医师因素中,医嘱单有误差错率为 5。26%,剂量、规格、用法错误差错率为 21。05%,用法不正确或不清楚差错率为 15。79%,配伍禁忌差错率为 57。89%。结论 医院病区药房合理分析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差错的发生。

    药品调剂差错防范对策

    粤东地区2019~2022年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黄林家陈良凤王宪耀赵奕怀...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粤东地区2019~2022年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咽拭子标本(来源均为急性呼吸道感染至汕头市中心医院就诊患儿)3052 份,提取病原体核酸,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进行扩增后,进行 15 种(型)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筛查,将其分为单纯DNA病毒组、单纯RNA病毒组、单纯细菌组、单纯肺炎支原体组、混合DNA和RNA病毒组、混合病毒和细菌组、混合肺炎支原体和病毒或细菌组。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结果、各组的性别构成情况,比较各年龄段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阳性情况、月份分布情况。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 3052 份,其中阳性 2714 份,阴性 338 份,呼吸道感染阳性患儿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疾病类型、月份分布和就诊时体温与呼吸道感染阴性患儿有统计学差异(P<0。05)。2714 例呼吸道感染阳性患儿中,检出率最高的为巨细胞病毒 759 例,检出率为 28。0%。2714 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男性 1643 例(60。5%),女性 1071 例(39。5%)。同一病原体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单纯DNA病毒、单纯RNA病毒、单纯细菌、混合DNA和RNA病毒、混合病毒和细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单纯DNA病毒组、单纯RNA病毒组、单纯肺炎支原体组、混合DNA和RNA病毒组、混合肺炎支原体和病毒或细菌组 7~9 月发病率最高,分别为 45。3%、40。7%、46。9%、43。9%、47。4%,单纯细菌组、混合病毒和细菌组 4~6 月发病率最高,分别为 29。3%、29。3%。结论 粤东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巨细胞病毒为主;发病率男性均比女性高;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单纯DNA病毒、单纯RNA病毒、单纯细菌、混合DNA和RNA病毒、混合病毒和细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7~9 月呼吸道感染首先应警惕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如果 7~9 月呼吸道感染考虑存在细菌感染,应警惕混合病毒或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

    粤东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出率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