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瓜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瓜菜
中国瓜菜

王坚

双月刊

1673-2871

zggc@163.com

0371-65330927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中国瓜菜/Journal China Cucurbits and Vegetabl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市场新动态,交流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介绍先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传递西、甜瓜行业信息。面向科研,面向基层,面向西瓜甜瓜种子及产品市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葫芦科作物离体雌核发育技术研究进展

    张成桃宋慧娟孙翔宇戴思慧...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倍体或双单倍体对作物改良、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单倍体的诱导频率、建立高效稳定的离体雌核诱导体系至关重要.而常规育种周期长、工作量大,且遗传性状存在不稳定性.在葫芦科作物中通常通过未授粉子房、胚珠离体培养的途径产生单倍体或双单倍体植株,从而获得纯合的自交系,使基因快速纯合,极大地缩短育种年限.对葫芦科作物离体雌核发育技术进行了综述,影响离体雌核发育结果的主要因素有供体植株的基因型、培养基及添加的外源激素、黑暗热激与预冷处理方式、播种季节、子房发育时期等.同时也概括了再生植株的倍性与加倍方法,为后续葫芦科作物离体雌核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葫芦科作物离体雌核发育离体培养影响因子

    香菇菌糠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刘丽娜魏书信田广瑞崔国梅...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菇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香菇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菌糠,但很多菌糠被直接丢弃或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香菇菌糠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分析香菇菌糠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香菇菌糠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包括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动物饲料、有机肥、土壤改良剂、园艺栽培、生物吸附剂及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原料等方面,探讨了香菇菌糠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推进菌糠的资源化利用,应重点从加强菌糠物质基础、加大菌糠资源化利用技术、产业化应用配套设施及标准3个方面开展研究,以期为香菇菌糠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香菇菌糠利用理化性质

    89份西瓜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康旗帅闫梦苑袁伟格豆峻岭...
    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89份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形态学标记和西瓜SNP高效液相芯片,结合多样性分析、群体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49个表型性状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是0.42~3.00,平均值为2.32,其中描述型性状平均值为1.28,数量性状为2.82;3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5.45%~72.59%,平均值为28.00%,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果实质量(72.59%),其次是第一雌花节位(64.21%)和第一雄花节位(58.59%).利用液相芯片对这89份种质资源进行DNA测序,得到60.2 Gb的原始数据和401.3 Mb的raw reads数据,质控后得到53.1 Gb的数据和399.7 Mb的clean reads数据,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reads数为332.4 Mb,平均比对率为82.97%,平均测序深度为923.7 X.群体结构分析显示89份材料的最优群体结构数为2,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89份材料中,药西瓜与饲用西瓜亲缘关系最近,栽培西瓜与饲用西瓜亲缘关系次之.长期的选择驯化使西瓜遗传背景变得十分狭窄,通过发掘野生西瓜资源,进而拓宽西瓜遗传背景,对西瓜抗病、抗逆以及株型改良等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西瓜种质资源群体结构分析

    番茄SlMYB48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刘佳凤郭晓青王桂强王虹云...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MYB转录因子是植物转录因子家族中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成员之一,为挖掘更多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信息,初步探究其表达模式及功能,以番茄AilsaCraig为试材,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SlMYB48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番茄SlMYB48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08 bp,编码235个氨基酸,在番茄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叶中次之.S1MYB48蛋白含有保守的MYB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中,属于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对SlMYB48启动子分析,发现其含有大量的逆境响应元件,qRT-PCR及RNA-seq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高盐、生物逆境胁迫条件下,SlMYB48基因表达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表达量下降,推测其可能参与番茄生物及非生物逆境胁迫反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究番茄SlMYB48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番茄SlMYB48表达分析定位

    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61份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王宏利赵久成赖淼卢家仕...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为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标记(SCoT)技术,以61份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10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8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对61份黄瓜种质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38个位点信息,其中多态性位点227个,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比为95.38%;采用NTSYS-pc2.1软件计算得出供试的61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588~0.920之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小的材料分别是34号与55号,二者在瓜色、叶片形状及果实形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两者亲缘关系最远.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对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和树状图绘制,在相似系数0.735处,可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说明61份黄瓜种质材料背景存在差异,但多数地域来源相近、生境相似地区的种质被聚在同一类群.利用2对特异性较大的引物SCoT 12和SCoT 83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单独鉴别出61份黄瓜种质资源,该图谱可为黄瓜分类与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黄瓜SCoT分子标记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DNA指纹图谱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30个辣椒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王楠艺付文婷周鹏杨娅...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明不同来源、不同果型辣椒品种的营养品质差异,为辣椒品质育种及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以朝天椒、线椒和圆珠椒3种不同果实类型和不同来源的30个辣椒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氨基酸、还原糖、粗脂肪、粗纤维、辣椒素类物质含量等8项果实品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朝天椒类果实粗脂肪、粗纤维及辣椒素类物质含量高,线椒类果实辣椒红素含量高,圆珠椒类果实含水量、氨基酸、还原糖含量高;不同品种间果实品质存在明显差异,8项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2.32%~54.08%.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个品质指标间辣椒素含量与二氢辣椒素含量相关系数最高,为0.92,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主成分分析评价得出品质排名前10的辣椒品种分别为黔辣5号、辣研101、绥阳朝天椒、川椒112、艳椒425、黔辣8号、骄阳6号、遵义朝天椒、黔辣3号、兴蔬单生朝天椒.综合30个辣椒品种果实品质评价结果,线椒中黔辣5号和朝天椒中辣研101可作为高品质辣椒品种进行推广种植,辣椒素、二氢辣椒素、还原糖及氨基酸含量可作为辣椒果实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

    辣椒营养品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欧洲温室型黄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曹守军姚建刚张丽莉王虹云...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欧洲温室型黄瓜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明确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为欧洲温室型黄瓜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对搜集并纯化的41份欧洲温室型黄瓜自交系进行了第一雌花节位、叶长、叶宽等18个农艺性状鉴定,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18个农艺性状间变异系数在13.36%~76.48%之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为第一雌花节位,达到76.48%;变异系数最小的性状为植株生长势,为13.36%、平均变异系数为27.78%.单瓜质量和单株产量均与第一雌花节位呈显著正相关;果皮颜色与果皮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心腔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在遗传相似系数(GS)为1.86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含有23份黄瓜种质资源,占供试材料的56%;第二类含有4份黄瓜种质资源;第三类含有14份黄瓜种质资源.41份欧洲温室型黄瓜材料遗传差异较大,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育种目标选择潜力,为欧洲温室型黄瓜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优良资源.

    黄瓜欧洲温室型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牡蛎壳粉-腐植酸联用对设施白菜吸收镉的影响

    王其选陈海宁孙玲丽王巍翰...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金属镉(Cd)是设施菜地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探究不同有机与无机钝化剂复配施用对设施土壤中重金属Cd的钝化效果,通过大棚试验,研究外源单施牡蛎壳粉(0、0.23、0.45 kg·m-2)和复配牡蛎壳粉-腐植酸(0.23 kg·m-2+7.5 g·m-2)对土壤理化性质、白菜的生长及转运Cd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常规施肥)相比,单施牡蛎壳粉能够提高土壤pH 0.12~0.27,而牡蛎壳粉及其与腐植酸复配处理分别降低土壤有效态Cd(DTPA-Cd)含量31.34%~46.27%.单施牡蛎壳粉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对白菜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CK相比,牡蛎壳粉与腐植酸复配能提高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分别为11.46%和44.80%;单施牡蛎壳粉和牡蛎壳粉-腐植酸复配均能降低白菜地上部Cd吸收总量,且与腐植酸复配的效果最好,比CK降低51.4%.与CK相比,单施牡蛎壳粉和牡蛎壳粉-腐植酸复配均能显著降低白菜的Cd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仅单施牡蛎壳粉T2处理显著增加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钙的吸收,同时促进白菜地下部铁的吸收.

    白菜牡蛎壳粉腐植酸转运系数富集系数

    烯效唑+褪黑素对水果萝卜先期抽薹及品质的影响

    崔玉莹白冰刘文静邢雨蒙...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褪黑素复配剂对冀东地区水果萝卜抽薹的抑制效果,以绿如玉水果萝卜为试材,待萝卜4~5片真叶时,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复配剂,于萝卜生长50d采样.对褪黑素复配剂处理后水果萝卜的抽薹率、肉质根性状指标和营养品质指标等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600mg·L-1烯效唑+750μmol·L-1褪黑素抑制萝卜先期抽薹综合效果最佳.该处理抽薹率为12.90%,较CK(清水)降低了 36.1%;单根质量为450 g,较CK提高了2.28%;可溶性蛋白含量(w,后同)为4.18mg·g-1,较CK提高了 23.3%;可溶性糖含量为1.63%,较CK提高了41.7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99%,较CK提高了 43.3%.因此,褪黑素复配剂喷施处理最佳浓度是600 mg·L-1烯效唑+750 μmol·L-1褪黑素.

    萝卜先期抽薹褪黑素复配剂抽薹率品质

    不同气调保鲜对平菇贮藏品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高帅平田广瑞李顺峰王安建...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气调包装对采后平菇贮藏品质和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聚乳酸(PLA)袋自发气调和高氧盒式气调(50%O2、40%N2、10%CO2)对采后平菇进行包装处理,测定贮藏期间平菇的失重率、褐变指数、感官评分、硬度、包装内气体含量、营养成分含量、褐变相关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PLA袋自发气调包装和高氧盒式气调包装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平菇的采后贮藏品质,减少失水和褐变,维持较高营养物质含量,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其中,PLA袋自发气调包装对采后平菇的保鲜效果更好,贮藏10d时,平菇的感官评分高达7.4,较高氧盒式气调包装提高34.55%,且能保持较好的硬度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生成.研究结果可为平菇采后气调包装保鲜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平菇气调包装品质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