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性科学
中国性科学

胡佩诚

月刊

1672-1993

jcs@bjmu.edu.cn,tougao@zgxkx.org

010-82805043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性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nRH-a联合屈螺酮炔雌醇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熊德玲王茜曹庭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屈螺酮炔雌醇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对比两组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及卵巢窦卵泡数(AFC),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患者主观疼痛程度,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HE4、CA125、CA199、E2、LH水平及VAS、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AMH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nRH-a联合屈螺酮炔雌醇能够显著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利于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损伤的卵巢储备功能恢复.同时,该联合治疗方案相比GnRH-a单药治疗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屈螺酮炔雌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

    宫腔镜冷刀分离术后放置子宫球囊支架治疗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

    何雅星刘琴赵航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冷刀分离术后放置子宫球囊支架在宫腔粘连(IUA)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其对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术后并发症、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96例采用宫腔镜冷刀分离术治疗的IUA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处理方式不同分为节育器组与支架组,每组98例.比较两组疗效、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术前及术后子宫形态、子宫内膜血流指数和性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支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节育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子宫颈状态正常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和宫腔容积显著高于术前,且支架组显著高于节育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月经复潮时间显著短于节育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PI和RI均显著降低,血管-血流指数(VFI)显著升高,且支架组指标变化显著高于节育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显著降低,雌二醇(E2)水平显著升高,且支架组指标变化显著高于节育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粘连复发率显著低于节育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冷刀分离术后放置子宫球囊支架能有效促进IUA患者子宫形态与功能恢复,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况,减少粘连复发,安全性较高.

    宫腔粘连宫腔镜冷刀分离子宫球囊支架子宫内膜血流并发症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患者对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瘦素水平及宫颈癌复发率的影响

    邵华萍石冬妮覃明辉钟晓英...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患者对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瘦素水平及宫颈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常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血清应激因子、免疫球蛋白、MMP-9及瘦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淋巴清扫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MMP-9及瘦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1周,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MMP-9、瘦素、应激因子水平,提升免疫球蛋白水平,围手术期指标好,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基质金属蛋白酶-9瘦素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癌复发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RNF4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仙婷蔡俊宏包珊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RNF43在子宫内膜癌(UCEC)组织中的表达及潜在作用.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的UCEC组织(n=554)与癌旁组织(n=23)RNAseq数据及对应的临床数据,并利用R语言分析RNF43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UCEC中的表达.利用GEPIA 2在线数据库分析RNF43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LinkedOmics在线数据库对RNF43及其共表达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R语言"limma"包分析RNF43与UCEC中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RNF43在UCE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不同年龄、肿瘤分级患者RNF43的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分析发现,UCEC患者中RNF43高表达组总生存期长于RNF43低表达组(P<0.05).基因富集分析提示,RNF43与Wnt/β-Catenin/TCF信号通路、线粒体代谢、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调节的免疫相关(FDR<0.05,P<0.05).RNF43的表达与滤泡辅助性T细胞、活跃记忆CD4+T细胞、γδT细胞呈正相关(R>0,P<0.05),与中性粒细胞呈负相关(R<O,P<0.05).结论 RNF43可作为UCEC预后评估及免疫治疗的潜在标志物.

    子宫内膜癌RNF43预后免疫细胞

    HIFU与UAE治疗不同分型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分析

    赵明阳宋学薇贾凡卢杰红...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讨论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与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不同分型子宫腺肌症(AM)的疗效.方法 将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弥漫型AM患者与100例局限型A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100例弥漫型AM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50例;将100例局限型AM患者分为C组与D组,各50例.其中A组与C组予以HIFU治疗,B组与D组予以UAE治疗,四组治疗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四组治疗后3、6个月病灶大小、月经量[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估]、痛经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比较四组治疗后12个月子宫体积、复发率,比较随访期间四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四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病灶大小、PBAC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同时期B组,C组低于同时期D组,C组低于同时期A组,D组低于同时期B组(P<0.05).治疗后12个月,四组患者子宫体积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同时期B组,C组低于同时期D组,C组低于同时期A组,D组低于同时期B组(P<0.05).治疗后12个月,A组复发率低于B组,C组低于D组,C组低于A组,D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与UAE在不同分型AM中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但HIFU临床效果更显著,同时在治疗弥漫型AM中能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

    高强度聚集超声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腺肌症近远期疗效

    血清HDAC10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志南陶甜甜闫丽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组蛋白脱乙酰酶10(HDAC10)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于湖北航天医院确诊和治疗的11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根据2年内患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31例)和生存组(84例);选取同院同期体检的11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HDAC10水平,血清HDAC10水平对宫颈癌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宫颈癌死亡的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宫颈癌组血清HDAC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病理分级为低分化、间质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血清HDAC10水平低于FIGO分期Ⅰ+Ⅱ期、病理分级中/高分化、间质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高于生存组,血清HDAC10水平低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AC10水平预测宫颈癌死亡的AUC为0.893,灵敏度为88.10%,特异度为83.90%.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DAC10是宫颈癌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HDAC10低表达,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HDAC10可能作为预后评估潜在指标.

    宫颈癌组蛋白脱乙酰酶10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醋酸甲羟孕酮分别联合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兰星李媛李莎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醋酸甲羟孕酮分别联合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86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TCRE)与孕酮组(醋酸甲羟孕酮联合TCRE),各43例.比较两组治疗第3个月的疗效,术前及术后第3个月的月经情况(月经周期、月经时间)、血液指标、性激素指标,统计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3个月,联合组疗效显著优于孕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月经周期较术前显著增加,月经时间显著缩短,且联合组均显著优于孕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血红蛋白(Hb)、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联合组均显著高于孕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两组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孕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孕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醋酸甲羟孕酮联合TCRE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TCRE可显著提升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利于月经、性激素及血液指标恢复,术后再出血风险低,安全性好.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醋酸甲羟孕酮异常子宫出血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TRPC3和TRPC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孕酮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赵会娟申林林张亚琴李晓梅...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息肉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亚族3(TRPC3)、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亚族6(TRPC6)蛋白表达与孕酮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石家庄市第六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6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子宫内膜息肉组,于同期同一医院选取65例因不孕症进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作为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TRPC3、TRPC6、孕酮受体(PR)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探究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TRPC3、TRPC6与PR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息肉组和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慢性子宫内膜炎、肥胖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TRPC3蛋白(56.92%vs.84.46%,x2=12.048,P=0.001)、TRPC6 蛋白(53.85%vs.83.08%,x2=12.861,P<0.001)阳性表达率升高,PR 蛋白(86.15%vs.46.15%,x2=23.224,P<0.001)阳性表达率降低.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 TRPC3、TRPC6 与 PR 表达呈负相关(r=-0.289、-0.323,P<0.05);TRPC3、TRPC6、慢性子宫内膜炎、肥胖是影响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TRPC3、TRPC6与PR表达呈负相关,且是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影响因素.

    子宫内膜息肉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亚族3瞬时受体电位通道C亚族6孕酮抵抗相关性

    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刘玉净鲁育民胡金花黄菊霞...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9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宫内孕孕妇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超声指标与血β-hCG水平;绘制超声指标、血β-hCG单独及联合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病理结果分析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hCG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两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血β-hCG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血β-HCG及两者联合诊断宫外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877及0.975(P<0.05).与病理结果比较,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hCG诊断漏诊、误诊5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结论 经阴道三维彩超联合血β-hCG对早期宫外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快速准确诊断早期宫外孕提供可靠信息.

    经阴道三维彩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早期宫外孕诊断价值

    基于宫颈多点活检与宫颈管搔刮术构建并验证宫颈阳性病变的诊断模型

    蒋彬彬王丽利金建峰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宫颈多点活检(CDB)、宫颈管搔刮术(ECC)构建并验证宫颈阳性病变的诊断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98例行阴道镜下CDB和ECC的宫颈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n=559)和测试集(n=239).根据CDB、ECC活检最差结果,将训练集患者分为CDB+ECC阴性组(n=401)和CDB+ECC阳性组(n=158),分析宫颈阳性病变影响因素并构建验证诊断模型.结果 对于训练集患者,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人乳头瘤病毒(HPV)状态(OR=2.385,95%CI:1.578~3.604)、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OR=2.644,95%CI:2.080~3.361)、宫颈萎缩(OR=0.351,95%CI:0.218~0.566)、阴道镜检查(OR=2.388,95%CI:1.606~3.548)是宫颈阳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诊断模型公式=-4.670+0.869 × HPV状态+0.972 × TCT结果-1.046 ×宫颈萎缩+0.870 ×阴道镜检查结果.模型诊断宫颈阳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测试集模型验证ROC曲线的AUC为0.793,模型诊断与模型测试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状态、TCT结果、宫颈萎缩、阴道镜检查结果是宫颈阳性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以CDB和ECC结果为基础的宫颈阳性病变诊断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宫颈多点活检技术宫颈管搔刮术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模型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