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性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性科学
中国性科学

胡佩诚

月刊

1672-1993

jcs@bjmu.edu.cn,tougao@zgxkx.org

010-82805043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性科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提倡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以性医学为基础,以性教育为重点,促进我国性科学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务工作者、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教师学生、各科研单位有关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关注性科学发展,渴望了解性健康知识的人士。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分析淫羊藿苷对男性不育症的调控

    徐磊张培海徐子龙文泓志...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不育症已成为当代男性的主要社会和健康问题之一。男性不育症病因十分复杂,目前针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手段虽然很多,但费用相对昂贵,且疗效较差。淫羊藿作为男科常用的药物,长期以来一直在中药治疗男性不育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淫羊藿苷是淫羊藿的主要化学成分,近年来,对淫羊藿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控制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方面,在不育症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基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理论,详细阐述了淫羊藿苷对睾丸前性病因、睾丸性病因及睾丸后性病因导致的不育症的调控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不育症提供一些思路。

    淫羊藿苷男性不育症雄激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精子DNA碎片率的影响因素及与常规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研究

    李小玲肖卓妮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子DNA碎片率(DFI)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精子DFI对常规体外受精(IVF)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5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年龄、生活方式及职业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行IVF治疗的17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精子DFI及精液常规参数与早期胚胎发育的相关性。结果 精子DFI与精子浓度、活力、正常形态率及劳动型职业呈负相关,与年龄及辐射/放射暴露呈正相关(P<0。05)。DFI-B组(15%≤DFI<30%)的受精率为76。39%(64。40%,86。65%),DFI-C 组(DFI≥30%)的受精率为 67。34%(48。89%,75。00%),均显著低于 DFI-A 组(DFI<15%)的 80。63%(70。26%,90。41%)(P<0。01)。精子 DFI 与 IVF 受精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年龄、辐射/放射暴露会显著负向影响男性精子DFI,体力劳动会显著正向影响男性精子DFI。精子DFI升高可导致IVF受精率降低。

    体外受精受精率生活方式精子DNA碎片率

    共同参与模式在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王雅卉武天民吴靓张恩思...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患者共同参与模式对改善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病耻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男科诊治的60例心理性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男科常规教育疏导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疏导基础上采用共同参与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病耻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得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耻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共同参与模式可以提高心理性ED患者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改善应对方式,降低病耻感。

    患者参与框架共同参与模式病耻感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

    Ⅱa/Ⅱb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放疗前后肿瘤标志物、LMR动态变化及其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邢天俊王玮刘洪宇杨芳...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ⅡA/ⅡB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放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动态变化及其与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2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ⅡA/ⅡB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近期疗效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16)和无效组(n=54)。记录并整理患者基线资料、放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LMR值,分析肿瘤标志物、LMR与放疗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肿瘤直径>40 mm、睾丸血管浸润是影响ⅡA/ⅡB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放疗近期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有效组放疗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低于放疗前,LMR值高于放疗前(P<0。05);无效组放疗前、后血清LDH水平高于有效组,LMR值低于有效组(P<0。05)。两组放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比较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后血清LDH水平与肿瘤直径、睾丸血管浸润均呈正相关(r>0,P<0。05);放疗前、后LMR值与肿瘤直径、睾丸血管浸润均呈负相关(r<0,P<0。05)。放疗前血清LDH水平、LMR值及联合预测放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均>0。7,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结论 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术后血清LDH水平、LMR值与放疗近期疗效密切相关。

    睾丸精原细胞瘤螺旋断层放疗肿瘤标志物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近期疗效

    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及精浆IL-38、Ang-1水平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邹晓静郝燕燕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及精浆中白介素-38(IL-38)、血管紧张素-1(Ang-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精液质量分为少弱精子组(n=61)和正常精子组(n=47)。采用Pearson法分析患者血清及精浆IL-38、Ang-1水平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少弱精子组患者精液质量及精浆果糖、中性α-葡糖苷酶(NAG)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精子组,精浆IL-38及Ang-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精子组(P<0。05);男性不育症患者血清及精浆IL-38、Ang-1表达水平与精液质量及精浆果糖、NAG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患者血清及精浆IL-38、Ang-1水平高于正常精子患者,且IL-38、Ang-1水平与精液质量相关。

    男性不育症白介素-38血管紧张素-1精浆精液质量

    川楝素调控miR-409-3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VEGF/VEGFR2通路的影响

    王潇卢丹杨军周舰...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川楝素(TSN)调控微小RNA-409-3p(miR-409-3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通路的影响。方法 使用0、10、20、40、80和160 μmol/L的TSN处理PC3细胞,采用噻唑蓝法检测PC3细胞存活率,选择最佳药物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TSN低浓度组(TSN-L组)、TSN中浓度组(TSN-M组)、TSN高浓度组(TSN-H组)、TSN高浓度+miR-409-3p拮抗剂阴性对照组(TSN-H+antagomiR-NC组)、TSN高浓度+miR-409-3p拮抗剂组(TSN-H+antagomiR-409-3p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C3细胞中miR-409-3p表达;EdU法检测PC3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小室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PC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l)、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VEGF、VEGFR2 蛋白表达。结果 与 0 μmol/L 比较,10、20、40、80 和 160 μmol/L 的 TSN 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选择20、40、80 μmol/L的TSN用于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TSN-L组、TSN-M组和TSN-H组PC3细胞EdU阳性率、细胞侵袭数、划痕愈合率、CyclinDl、CDK4、VEGF、VEGFR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miR-409-3p表达显著增加(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与TSN-H+antagomiR-NC组比较,TSN-H+antagomiR-409-3p组PC3细胞EdU阳性率、细胞侵袭数、划痕愈合率、CyclinDl、CDK4、VEGF、VEGFR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miR-409-3p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TSN通过上调miR-409-3p表达抑制VEGF/VEGFR2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川楝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通路通路前列腺癌增殖迁移侵袭

    三种淋巴结指标对阴茎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

    栾杰刘镇王伟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阳性淋巴结数量(NMLN)、阳性淋巴结比率(LNR)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对阴茎鳞状细胞癌(SCC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4年-2019年SEER数据库中诊断为SCCP且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剔除缺失值,最终纳入781例,平均年龄(61。46±12。73)岁。参考2017年AJCC阴茎癌TNM分期系统,将研究对象分为NMLN Ⅰ期、NMLN Ⅱ期、NMLNⅢ期;使用X-tile软件确定LNR和LODDS的截断值,将研究对象分为LNR Ⅰ期、LNR Ⅱ期、LNRⅢ期和LODDS Ⅰ期、LODDS Ⅱ期、LODDS Ⅲ期。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协变量,分别与NMLN分期、LNR分期、LODDS分期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根据是否有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NE)或盆腔淋巴结转移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Log-rank检验显示,在NMLN分期(x2=97。964,P<0。001)、LNR分期(x2=187。786,P<0。001)和LODDS分期(x2=183。486,P<0。001)中,各期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化程度、T分期、M分期、NMLN分期、LNR分期和LODDS分期为SCCP患者CS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MLN分期、LNR分期和LODDS分期均为SCCP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模型评价结果显示,纳入LNR分期、LODDS分期的Cox回归模型,在模型准确性和拟合度上无显著差异,且均优于纳入NMLN分期的模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有ENE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亚组中,LNR分期和LODDS分期为SCCP患者CS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MLN不是影响因素(P>0。05),纳入NMLN分期的Cox回归模型C指数小于0。7,准确性较差,在模型准确性和拟合度上均比纳入LNR分期和LODDS分期的模型差。结论 LNR和LODDS能够更好地预测SCCP患者的预后,在ENE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的SCCP患者中,同样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阴茎肿瘤预后淋巴结指标生存分析

    Toll样受体2及Toll样受体4mRNA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术后尿路感染发生及转归的关系分析

    程刚罗伯峰田寒松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Toll样受体2(TLR2)及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PC)根治术后尿路感染发生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PC根治术后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80例PC根治术后未发生尿路感染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TLR2、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TLR2、TLR4 mRNA表达量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根据感染组治疗后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TLR2、TLR4 mRNA对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TLR4 mRNA表达量及血清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更高(P<0。05);Pearson分析显示,TLR2、TLR4 mRNA表达量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感染组治疗后61例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TLR4 mRNA表达量较预后不良组更高(P<0。05);TLR2、TLR4 mRNA单独及两者联合预测尿路感染不良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50%/63。90%、73。70%/73。80%、94。70%/62。3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08、0。790、0。890。结论 PC根治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及转归与外周血TLR2、TLR4 mRNA表达有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上调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

    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炎症因子前列腺癌根治术尿路感染预后

    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顾鹏陶维雄彭伟魏世平...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在前列腺癌组织、PC-3细胞中的表达及与PC-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长江航运总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81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标本COX-2、PGE2蛋白阳性表达;分析癌组织COX-2、PGE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体外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和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将PC-3细胞随机分为PC-3组、siRNA-NC组、siRNA-COX-2 组,RWPE-1 细胞常规培养设为 RWPE-1 组。检测 PC-3、RWPE-1 细胞 COX-2 mRNA、PGE2水平和PC-3细胞活力、凋亡情况、迁移数目。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前列腺癌组织中COX-2、PGE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 Ⅲ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0 ng/mL患者前列腺癌组织中COX-2、PGE2蛋白阳性比例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 Ⅰ~Ⅱ期、PSA<10 ng/mL患者(P<0。05);与RWPE-1组比较,PC-3组PC-3细胞COX-2 mRNA、PGE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 PC-3 组、siRNA-NC 组比较,siRNA-COX-2 组 PC-3 细胞 COX-2 mRNA、PGE2 水平、细胞活力、迁移数目显著降低,凋亡数目显著升高(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和PC-3细胞中COX-2、PGE2呈高表达,沉默COX-2表达可降低PGE2水平从而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促进PC-3细胞凋亡。

    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前列腺癌组织PC-3细胞生物学行为

    决策辅助工具在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吴贤群罗彩凤吕妃瞿莹...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决策辅助工具在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Scopus、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决策辅助工具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3年1月。依据Cochrane手册5。1。0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4进行软件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研究,包括2 695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决策辅助工具可改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决策冲突(MD=-0。85,95%CI:-0。56~-0。14,P=0。02),但对提高决策知识(SMD=0。56,95%CI:-0。06~1。18,P=0。08)、决策准备(SMD=0。08,95%CI:-0。24~0。40,P=0。61)、决策满意度(SMD=2。17,95%CI:-0。66~5。00,P=0。13)和降低决策后悔(SMD=0。33,95%CI:-1。09~1。75,P=0。65)无显著作用。结论 决策辅助工具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决策具有一定干预效果,但仍需更多高质量试验进一步验证。今后可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框架及开发经验,研发符合我国患者需求的决策辅助工具,以提高患者的决策质量。

    局限性前列腺癌决策辅助工具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