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李德发

半月刊

0258-7033

zgxmzz@cau.edu.cn

010-62732723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畜牧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53年创刊的畜牧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畜牧医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博亚和讯农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改为半月刊,改版后设如下栏目:单期(科技版):专家论坛、业务名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论坛、调查报告、综述、基层园地等;双期(市场与管理版):政策导读、行业动态、新闻聚焦、名家论坛、市场观察、产业透视、畜产品安全、动物保健、名企探索、国际畜产品市场、世界最新数据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睾丸不对称性对宁都黄公鸡体重、第二性征的影响

    周敏朱学农黄译谭玉文...
    185-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睾丸不对称性对体重、第二性征的影响,试验对 499 只宁都黄公鸡左右睾丸重进行测定,并分析睾丸不对称性与体重、第二性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宁都黄公鸡左睾丸重为(3。12±2。69)g,右睾丸重为(2。72±2。36)g;左右睾丸不对称性为(1。18±0。37);左睾丸重极显著高于右睾丸重;睾丸不对称性与8~16 周龄的冠高、冠长、冠厚与肉垂长呈极显著中等程度正相关,与 11~15 周龄活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弱正相关;3 个组别中睾丸不对称的 2 个组别在体重、第二性征上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睾丸对称组,其中右睾丸重较高的组有更好的生产性能。本研究结果说明睾丸不对称性可用于肉用种鸡辅助育种。

    宁都黄公鸡睾丸不对称性体重第二性征

    高寒地区不同肉羊品种与欧拉型藏羊杂交试验研究

    郭志明张小强巨玉鑫张登辉...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高寒地区引进肉羊品种澳洲白羊、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与欧拉型藏羊杂交F1 代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试验选择 3~4 月龄的澳藏F1、杜藏F1、陶藏F1 为试验组,欧拉型藏羊为对照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澳藏F1、杜藏F1 和陶藏F1 的初生重和藏羊组比较,分别增加了 0。28、0。23、0。11 kg,显著高于对照组;2 月龄重、4 月龄重比藏羊组分别增加了4。41(P<0。01)、2。47(P<0。01)、0。97 kg(P<0。05)和6。83(P<0。01)、2。74(P<0。01)、2。01 kg(P<0。01);胴体重分别比藏羊组高 5。97、4。37、4。09 kg,差异极显著;杜藏F1 的屠宰率最高,为 54。89%,极显著高于藏羊组;眼肌面积分别比藏羊组高 3。84、4。33、4。11 cm2,差异极显著;后驱重分别比藏羊组高 3。38%、2。82%和 2。63%,差异极显著。从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方面综合评价,杜藏杂交组合模式最为理想,利用杜泊羊改良欧拉型藏羊胴体品质作用显著。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外优良品种澳洲白羊、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与欧拉型藏羊杂交F1 代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旨在为提高当地欧拉型藏羊的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高寒地区杂交F1代欧拉型藏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

    拜城油鸡高、低皮脂群体间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风味物质的比较研究

    姚洋赵晓钰李海英董伟...
    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拜城油鸡高低皮下脂肪沉积群体间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为拜城油鸡的专门化品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同批次的 22 周龄拜城油鸡,筛选皮下脂肪厚度具有极显著差异的群体(高皮下脂肪沉积群体FH组,低皮下脂肪沉积群体FL组),测定并分析 2 组间的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屠宰性能方面,FH组的腹脂重、腹脂率和皮下脂肪厚均极显著高于FL组,半净膛率、腿肌重和腿肌率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FL组;在肉品质方面,FH组胸肌的红度和黄度,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FL组,胸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FL组;在肌肉氨基酸含量方面,FH组腿肌的丝氨酸含量显著高于FL组;在肌肉脂肪酸含量方面,FH组胸肌的棕榈油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FL组,腿肌中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等 9 种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FL组。综上,拜城油鸡的皮下脂肪沉积量对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有显著影响,较高的皮下脂肪沉积量会对拜城油鸡的屠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但会使胸肌的肉质更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胸肌的肉色。同时,皮下脂肪沉积量高的拜城油鸡的腿肌肌内脂肪、丝氨酸和肌肉脂肪酸含量更高,鲜味更强,肉品风味更佳。

    拜城油鸡皮下脂肪肉品质氨基酸脂肪酸

    龙陵黄山羊杂交后代羯羊在低热河谷地区的育肥性能研究

    倪晓君赵小琪江炎庭高新...
    198-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龙陵黄山羊杂交后代羯羊的舍饲育肥和屠宰性能,本试验选择 6 月龄、体况良好、体重为(14。63±1。35)kg的龙陵黄山羊、波尔山羊×龙陵黄山羊F1 代、努比山羊×龙陵黄山羊F1 代羯羊各 12 只,分为 3 个处理组(龙陵黄山羊组、波龙杂交羊组、努龙杂交羊组),每组 2 个重复,每个重复 6 只羊。试验期共 180 d,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 3 个阶段,每个阶段 60 d。结果表明:在试验中期,波龙杂交羊组和努龙杂交羊组羊的体重高于龙陵黄山羊组(P<0。05);在试验前、中、后期,3 组试验羊的干物质日采食量逐渐提高(0。81、0。94、1。09 kg/d);试验期间,波龙杂交羊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龙陵黄山羊组(P<0。05);在试验中期,波龙杂交羊组的平均日增重较龙陵黄山羊组和努龙杂交羊组分别提高 68。76%和 21。01%(P<0。05),且波龙杂交羊组的耗料增重比最低;波龙杂交羊组和努龙杂交羊组的胴体净肉重较龙陵黄山羊组分别提高了10。89%和9。38%(P<0。05),努龙杂交羊组的胴体净肉率高于龙陵黄山羊组(P<0。05),胴体重、骨重、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波尔山羊×龙陵黄山羊F1 代杂交羊在 3 个试验阶段均表现出较好的育肥性能且周岁屠宰性能最佳,高能低蛋白质饲粮可以较好缓解舍饲育肥羊对低热河谷地区高温气候的应激反应。

    龙陵黄山羊波尔山羊努比山羊杂交羯羊育肥性能屠宰性能

    青海八眉猪肉脂肪酸组成、相关基因表达及贮藏研究

    许悦莫娇闫文杰覃瑞...
    202-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青海八眉猪、长白猪为对象,对其粗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相关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基于八眉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特性进行了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八眉猪五花肉的粗脂肪含量高于长白猪(P<0。05);脂肪酸种类中的棕榈酸(P<0。05)、亚油酸(P<0。01)含量高于长白猪,硬脂酸(P<0。05)、二十碳一烯酸(P<0。05)含量低于长白猪;对八眉猪和长白猪的里脊部位进行DNA提取和PCR扩增,进一步发现了LYRM1、PRKAA1、PLIN1、A-FABP、AOC3基因的扩增差异;相关肉品贮藏试验表明贴体包装与普通包装的八眉猪肉品在脂肪、蛋白质氧化程度上基本一致(P>0。05)。研究结果证明,八眉猪与长白猪粗脂肪含量、脂肪酸构成不同,并初步筛选出了可能造成其差异的候选基因,虽然八眉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长白猪高,但贴体包装对八眉猪脂肪氧化抑制作用并不明显。本研究成果将为八眉猪溯源体系的建立、育种工作以及肉品包装工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八眉猪脂肪酸候选基因脂肪氧化蛋白质氧化肉品保鲜

    mir-155对民猪前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

    马红李军义汪亮付博...
    210-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脂肪细胞成熟分化和脂滴形成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mir-155是一种对脂肪分化起重要调控作用的miRNA。本研究以mir-155 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对民猪前脂肪细胞分化、脂肪酸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体外培养民猪前脂肪细胞,在细胞诱导分化前转染mir-155 模拟物或抑制剂,检测分化过程中与脂肪分化和脂滴形成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情况。结果表明,转染mir-155模拟物后,脂肪分化相关基因PPARG、CEBPB、FGF2、FABP4的表达量显著降低,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FADS1和FASN表达量降低,但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HSL和SOCS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同时,细胞脂滴形成的速度和数量也有所降低。抑制mir-155 后,各基因表达量与脂滴形成速度的结果与过表达mir-155 的结果相反。由此推断,mir-155 具有促进民猪前脂肪细胞向白色脂肪细胞方向分化、抑制饱和脂肪酸合成及脂滴形成以及促进脂肪酸代谢的作用。本试验对mir-155 在民猪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将为民猪肉质性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助力。

    前脂肪细胞民猪脂肪细胞分化脂肪酸代谢mir-155

    QDPR基因多态性对柯乐猪繁殖性状的影响

    吴燕王春源向进谭元成...
    216-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QDPR基因对柯乐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本试验以柯乐猪为材料,采用PCR产物测序法检测QDPR基因SNP多态位点,然后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SNP位点对柯乐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在柯乐猪QDPR基因第 3 外显子发现 3 个SNP位点:g。12537552 C>T、g。12537568 A>G和g。12537612 C>T,在 3'UTR区域发现 2 个SNP位点:g。12548918 T>C和g。12548968 G>T。5 个SNP位点均为中度多态,其中g。12537552 C>T、g。12537568 A>G和g。12537612 C>T都极显著偏离Hard-Weinberg平衡。关联性分析显示,g。12548918 T>C位点CC型个体的初生窝重和断奶仔猪数都显著高于TT型,同时g。12548918 T>C位点CT型个体的断奶平均重极显著高于TT型,g。12548968 G>T位点GT型个体的断奶仔猪数极显著高于GG型。综合所有指标差异,g。12548918 T>C和g。12548968 G>T 2 个SNP位点均能显著影响柯乐猪繁殖性状,可以作为猪繁殖性状选择的遗传标记。

    QDPR基因柯乐猪繁殖性状多态性

    聚蔗糖对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

    王芳马红刘娣
    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聚蔗糖对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本实验分别在基础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0、20、30、40、50 μg/mL)的聚蔗糖,检测冷冻后精子的活率、线粒体活性、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性、DNA完整性,分析聚蔗糖对大白猪精液的冷冻保存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30、40、50 μg/mL聚蔗糖组冻后猪精子的活率显著提高;20、30、40 μg/mL聚蔗糖组的线粒体活性显著提高;10、20、30、40 μg/mL聚蔗糖组的质膜完整性显著提高;20、30、40、50 μg/mL聚蔗糖组的顶体完整性显著提高;10、20、30、40、50 μg/mL聚蔗糖组的DNA完整性显著提高。本实验结果说明在基础稀释液中添加 30 μg/mL的聚蔗糖能有效提高猪精液的冷冻保存效果。

    聚蔗糖精液冷冻保存精子质量

    circRNA-13096通过miR-24-3p调控鸡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生成

    李德慧李涛丰源曲亮...
    228-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敲低circRNA-13096 后利用CCK8、ELISA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孕酮水平,利用RT-qPCR技术分析卵泡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circRNA-13096 结合的miRNA,通过RNAhybrid预测以及双荧光素酶验证circRNA-13096 与miR-24-3p结合位点;利用KOBAS网站分析miR-24-3p靶基因及富集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敲低circRNA-13096 后促进了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P<0。05);STAR和CYP11A1基因表达水平上升(P<0。05),而FST表达水平下降(P<0。05);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野生型circRNA-13096 与miR-24-3p共转染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miR-24-3p mimic转染细胞可促进孕酮水平提高(P<0。05),通过miRDB和targetScan预测miR-24-3p靶基因,共预测到 87 个交集靶基因,富集在多个重要生物过程中,其中最显著的信号通路是MAPK信号通路(P<0。05)。由此可见,circRNA-13096 在颗粒细胞中通过与miR-24-3p结合后发挥调控鸡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孕酮分泌。

    环状RNA颗粒细胞miR-24-3p卵泡

    获能物质及微流控精子分离器对牛性控精子的影响

    宋宇伦冯赫泽张涵李天峰...
    235-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旨在研究获能物质及微流控精子分离器(MFSS)对牛性控精子的影响。在BO液中添加获能物质(空白对照组、10 μg/mL肝素组、5 mmol/L咖啡因组、10 μg/mL肝素+5 mmol/L咖啡因组)对牛性控精子进行获能,比较各组性控精子活率、活力及运动参数;利用MFSS(MFSS分为入口A储精室、B培养液室和出口C运动不良精子分离室、D运动良好精子分离室 4 个小室)分离获能效果较好的牛性控精液,测定A、C、D各小室精子的活率、活力、密度以及运动参数,分离后的精子经JC-1 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小室精子线粒体相对活性和线粒体活性均衡精子。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10 μg/mL肝素组、5 mmol/L咖啡因组、10 μg/mL肝素+5 mmol/L咖啡因组精子获能后的精子活力、活率、运动性能均无显著差异。5 mmol/L咖啡因组经MFSS分离 5 min后D室中精子活力、活率和线粒体相对活性高于A室和C室(P<0。05),精子密度低于A室(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由此可见,获能物质咖啡因能够诱导牛精子体外获能,但作用效果不显著;MFSS能分离出高活力、高运动性能的精子,且精子的活力、运动性能与精子线粒体活性有关。

    肝素咖啡因微流控精子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