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校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校医
中国校医

张雷

月刊

1001-7062

zgxybjb@126.com

0516-83714443

221005

江苏省徐州市淮海东路169号

中国校医/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Doctor
查看更多>> 《中国校医》创刊于1987年,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刊号:CN32-1199/R,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1-7062,邮发代号 :28-163,A4开本,96页。本刊贯彻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主要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校医院、卫生所、医务室的校医和保健教师,以广大学生、教职员工的卫生保健和临床医学为重点,力求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及时报道学校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致力于提高校医的业务技术水平,交流学校卫生工作经验,推动学校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开展学术交流和政策研讨。本刊主要栏目有,论著、调查研究、疾病控制、临床医学、综述等。自1997年创刊以来,本刊已连续3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颁发的优秀编辑质量奖。中国校医杂志社已成为中国期刊协会会员、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会员和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单位。本刊现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现状及高危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蔡雨涵魏慧芳王子凡张湉溪...
    721-724,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该人群预防艾滋病宣传模式及制订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滚雪球和同伴推荐方式,2023年6-12月通过问卷调查165名大学生MSM,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现状和高危性行为情况,比较不同特征大学生MSM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和高危性行为差异.结果 大学生MSM总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仅为81.14%,对自身HIV易感性认知不足,且存在知行分离.随年级升高以及性经历增加,大学生MSM的艾滋病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对比大学生MSM安全套知识知晓及实际使用,该人群知行分离比例较高,其中最近1年未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者与发生过此类行为者知行分离比例(100%vs.58.4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49,P<0.001);最近1年曾被诊断患过性病者与未患过性病者知行分离比例(94.59%vs.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35,P<0.001).结论 大学生MSM对自身HIV易感性认知不足,存在知行分离,提示高校应加大对该人群的防艾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性行为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正确的性知识转化为安全的性行为,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晓率影响因素

    某市820名大学生体力活动和视屏时间现状及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丁林行梁玥范纪元彭通...
    725-728,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大学生体力活动(PA)、视屏时间与睡眠质量现状,探究体力活动、视屏时间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3年10月对齐齐哈尔市820名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视屏时间与睡眠质量现状的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0名大学生视屏时间平均为(7.95±2.78)h/d,其中663名大学生视屏时间超过6 h/d,占80.85%.大学生总PA的M(P25~P75)为4 365(2 602~6 636)MET-min/w,547人处于高PA组,占66.7%;273人处于中-低PA组,占33.3%.PSQI均分为(7.81±2.87)分,434名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占52.93%.静坐时间[OR=1.108(1.050~1.168)]、PA等级[OR=1.606(1.188~2.170)]、专业[OR=1.489(1.119~1.981)]是大学生睡眠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齐齐哈尔市大学生睡眠障碍问题严重.导致大学生睡眠质量差的主要因素有静坐时间过长、体力活动水平过高和非医学专业.

    大学生体力活动视屏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

    一起小学甲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张敏陆芳芳张佳煊倪秀贤...
    729-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一起小学甲型流感暴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为提升学校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疫情特征,采集患病学生咽拭子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共搜索到96名流感样病例,病例离校居家隔离天数的中位数为3d,均数为3.4 d,短于平均潜伏期(4.65 d).采集的15份咽拭子中,检出7份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份H3亚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此次暴发疫情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学校及时发现病例并规范处置.

    甲型流感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2017-2022年徐州市鼓楼区中小学生和幼托机构儿童传染病疫情特征分析

    刘娅娴鲍萌
    733-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7-2022年徐州市鼓楼区中小学生和幼托机构儿童传染病发病规律及流行趋势,为学校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下载学生传染病信息,从鼓楼区学校卫生科和计划生育部门年统计报表中获得学生数信息.采用Excel 2003对2017-2022年徐州市鼓楼区中小学生和幼托机构儿童传染病数据进行整理,采用频数和发病率[n(%)]对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描述,运用SPSS 17.0统计,分析鼓楼区中小学生和幼托机构儿童传染病疫情特征.结果 2017-2022年徐州市鼓楼区共报告中小学生和幼托机构儿童传染病12种4 716例,年均发病率为1 187.83/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中、小学生和幼托机构儿童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46.24/10万、1 149.59/10万、2 295.00/10万,不同类别学校的传染病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托幼机构发病率最高,小学次之,中学最低.传染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且各传染病均有发病高峰期.各年度的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考虑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排名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占发病总数的97.05%.不同病种的传染病发病率男生为1 210.17/10万,女生为1 091.5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4,P<0.01).结论 2017-2022年徐州市鼓楼区中小学生和幼托机构儿童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幼托机构儿童的传染病发病率远高于中小学生,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居前5位,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

    中小学生幼托机构儿童传染病流行趋势重点防控

    常熟市某镇65岁及以上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现状及相关体脂指标的预测价值研究

    李绮文
    737-740,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常熟市梅李镇65岁及以上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检出情况,探讨体脂指标对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22-2023年在常熟市梅李镇参与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指标检测,采用ROC曲线分析体脂指标预测代谢综合征的切点.结果 梅李镇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33.60%,在5个体脂指标(腰围、体重指数、腰高比、脂质蓄积指数、内脏脂肪指数)中,脂质蓄积指数对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预测效能最好,脂质蓄积指数的截断值男性为26.235(AUC:0.896),女性为38.425(AUC:0.894).结论 常熟市梅李镇老年居民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检出率高,脂质蓄积指数对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预测效能最好.利用该指标可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和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代谢综合征身体脂肪分布风险评估ROC曲线

    2019-2021年东营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流行变化趋势

    陈胜云王海青高慧
    741-743,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9-2021年东营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检出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订学生常见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1年均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东营市中小学生的近视、龋齿、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进行调查.描述性分析3年常见病检出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3次分别调查6 820、6 774和7 025人.2019-2021年近视检出率分别为62.9%、61.9%和64.6%,龋患(失、补)检出率分别为60.2%、64.8%和57.6%,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7.0%、17.7%和17.1%,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9.7%、23.6%和23.2%,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6.0%、4.3%和4.7%.近视(小学)和肥胖(男、女生、小学、初中、高中)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P均<0.05),龋患(失、补)(女生、小学、初中)和营养不良(男、女生、小学)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P均<0.05).近视、龋患(失、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近视检出率均随着学段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均<0.05),而龋患(失、补)和肥胖检出率均随着学段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 东营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同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近视、龋患(失、补)和肥胖率偏高且与性别、学段相关,近视和肥胖率有上升趋势.

    中小学生常见病流行现状变化趋势

    2010-2023年丰县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韩红芳
    744-746,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江苏丰县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制订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23年丰县输入性疟疾疫情信息及病例个案调查资料,对疟疾的三间分布情况、病人诊治及病媒生物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23年丰县累计报告23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其中恶性疟18例(78.26%),间日疟2例(8.70%),卵形疟3例(13.04%);病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42岁,职业以农民工为主(65.22%);病例感染来源以非洲为主(86.96%);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发病至初诊平均时间间隔2.09 d,发病当天就诊6例(26.09%),初诊至确诊平均时间间隔1.52 d,初诊当天确诊者9例(39.13%);病例初诊正确率56.52%,各级医疗机构初诊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8,P<0.05).结论 丰县输入性疟疾以恶性疟为主;患者主要为外出非洲务工的男性,患病年纪较轻,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初诊正确率较低.

    疟疾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徐州市某奶牛场养殖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王永林王培丽宋志方孙慧...
    747-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评价某奶牛场养殖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探讨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于2022年对该养殖项目进行了资料收集与分析.结果 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有害因素(如谷物粉尘、氨、硫化氢、碘、硫酸、磷酸、氢氧化钠)、物理因素(噪声和高温)以及生物因素(布氏杆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合格率达100.0%(饲养岗位氨浓度超标,经整改后复测结果合格);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禁忌证及疑似职业病案例;个人防护用品的完好率保持100.0%;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任何职业相关异常.结论 本项目(牛的饲养,行业代码A0311)被确认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已被证实为有效,可为奶牛场养殖行业的职业病防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养牛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食物中毒的检测及溯源分析

    丁咏霞戚爱云许金凤
    752-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病原菌检测和溯源.方法 采集可疑样本(肛拭子样本、剩余食品样本和环境涂抹样本)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检测,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77份样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5份,其中肛拭子9份,阳性4份;剩余食品61份,阳性1份.PFGE图谱分析显示:5株不同来源菌株的同源性为100.0%.结论 流行菌株带型相似度为100%,本次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脉冲场凝胶电泳流行病学调查

    高校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学生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比较

    张栋栋吉科一陈玲朱玉...
    75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学生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比较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高校学生社会支持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2-4月在江苏省和安徽省的6所高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使用个人中心社会网络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工具对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索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比较社会支持在非独生子女学生和独生子女学生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 在2 806名研究对象中,非独生子女学生1 554人(55.4%),非独生子女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评价总分和主观支持维度分高于独生子女学生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交焦虑(非独生子女:OR=1.807,95%CI:1.054~1.122;独生子女:OR=1.049,95%CI:1.016~1.083)、抑郁(非独生子女:OR=1.074,95%CI:1.050~1.099;独生子女:OR=1.095,95%CI:1.067~1.125)和个体局部中心度(非独生子女:OR=0.772,95%CI:0.718~0.830;独生子女:OR=0.783,95%CI:0.724~0.847)是影响2组学生社会支水平的共同因素,而单亲的家庭结构(OR=0.534,95%CI:0.299~0.953)和较好的家庭经济状况(OR=0.385,95%CI:0.243~0.609)则是非独生子女学生所特有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校学生中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的社会支持水平存在差异,其影响因素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各自独有的特征.在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和社会家庭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下,学校应当在关注学生共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升社会支持水平和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高校学生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社会支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