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校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校医
中国校医

张雷

月刊

1001-7062

zgxybjb@126.com

0516-83714443

221005

江苏省徐州市淮海东路169号

中国校医/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Doctor
查看更多>> 《中国校医》创刊于1987年,是江苏省卫生厅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刊号:CN32-1199/R,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1-7062,邮发代号 :28-163,A4开本,96页。本刊贯彻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主要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校医院、卫生所、医务室的校医和保健教师,以广大学生、教职员工的卫生保健和临床医学为重点,力求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及时报道学校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致力于提高校医的业务技术水平,交流学校卫生工作经验,推动学校卫生保健事业发展,开展学术交流和政策研讨。本刊主要栏目有,论著、调查研究、疾病控制、临床医学、综述等。自1997年创刊以来,本刊已连续3次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颁发的优秀编辑质量奖。中国校医杂志社已成为中国期刊协会会员、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会员和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单位。本刊现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黔东某高校新生高度近视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张红田芬蔡春连任永丰...
    321-32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高度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高度近视的风险模型,为大学生视力健康分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方法,于2022年9月对本校大一新生进行视力筛查、视力健康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度近视的影响因素,运用R语言rms程序进行计算,建立人群高度近视Nomogram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结果 1 776名调查对象中近视检出率为84.45%,其中高度近视占46.8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白天户外活动时间≥ 1.5 h(OR=0.197,95%CI:0.138~0.281)、每天总是坚持做眼保健操(OR=0.225,95%CI:0.152~0.332)是高度近视的保护因素(P<0.01);女性(OR=3.097,95%CI:2.378~4.033)、每天课后读写时间≥3.0h(OR=2.524,95%CI:1.477~4.311)、每天玩手机时间≥3.0 h(OR=7.080,95%CI:4.434~11.305)、生源地是城镇(OR=3.062,95%CI:2.349~3.990)是高度近视的危险因素(P<0.01).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分析:AUC值为0.992(95%CI:0.988~0.996).结论 该校新生高度近视发病率高,模型预测准确度和区分度较高,可量化高度近视的发生风险.

    近视大一新生影响因素列线图表

    2016-2022年信阳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张雪杨岩岩胡艳
    326-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6-2022年信阳市学生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传染病监测系统"和"结核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导出2016-2022年信阳市学生肺结核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2年信阳市共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1 24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63/10万,不同年份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x2=83.965,P<0.01);男女性别发病人数比为1.80:1;16岁及以上年龄段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均排在前两位;每年3-4月为报告高峰,9-10月为报告次高峰;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县区是光山县.结论 学生仍然是信阳市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提示今后应重点加强新生入学体检、患者主动发现、高中生和大学生健康管理等工作,降低学生结核病发病率.

    肺结核学生发病率流行病学预防和控制

    福州市1686名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黄若酩李红徐幽琼
    330-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福州市城乡居民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2个县区1 686名60岁及以上的居民通过问卷、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的形式收集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信息、膳食摄入情况及血清学信息.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慢性病患者HUA患病率,通过因子分析获得膳食模型,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 686名调查对象中共有579名HUA患者,HUA患病率为34.3%,其中,男性为32.9%,女性为35.6%.不同年龄以及是否患有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居民HUA患病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因子分析获得4个膳食模型即饮料零食类膳食模式、均衡膳食模式、谷蔬菜膳食模式、酒类畜禽水产膳食模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均衡膳食模式为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Q3:Q1 OR=0.743,95%CI:0.559~0.998,P=0.041),酒类畜禽水产膳食模式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Q4:Q1 OR=1.577,95%CI:1.184~2.101,P=0.0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酒类畜禽水产膳食模式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均衡膳食模式为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福州市老年居民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较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建议按时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血脂,均衡膳食、保持健康体质,控制饮酒,减少红肉、海产类食品的摄入.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

    某高校2018级新生入学体检结果分析

    陈尹
    335-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高校2018级入学新生健康状况,为做好学生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高校2018级4 432名新生实施体检,并对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对体检中发现的病种、患病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参检的4 432名新生中,检出指标异常者979人,异常率为22.09%.男、女生低血压检出率分别为2.26%、14.35%;男、女生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6.94%、0.77%;男、女生肝损害检出率分别为3.85%、1.13%;男、女生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0.75%、0.32%;男、女生气胸检出率分别为0.60%、0.00%;上述5项指标男生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女生脊椎侧凸检出率分别为0.23%、0.58%;男、女生四肢关节外伤检出率分别为0.68%、0.35%;男、女生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分别为0.23%、0.19%;上述3项指标男生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新生常见病检出率较高,其中男生高血压、肝损害、心律失常、气胸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低血压检出率高于男生,不同性别脊椎侧凸、四肢关节外伤、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相近,针对此现状,学校需要重点开展多种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并采取干预措施,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改善其健康状况.

    高校新生体检结果分析

    福建省在校大学生对HPV及其疫苗知信行的现况调查

    徐婷珊林锦峰何海琳施丽婷...
    338-341,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福建省在校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疫苗的知信行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健康管理和癌症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福建高校1 75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学生HPV及其疫苗知晓率、接种意愿率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影响大学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调查对象对HPV及其疫苗的总知晓率为62.24%,接种意愿率为95.44%,女大学生接种率为19.78%.不同性别、专业及知晓率的学生接种意愿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生活费、性行为经历的学生接种意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生相较于男生(OR=0.085,95%CI=0.047~0.155)、了 解男生也会感染 HPV 的同学(OR=6.524,95%CI=3.934~10.818)及身边有人接种过HPV疫苗的同学(OR=1.952,95%CI=1.184~3.218)更愿意接种疫苗.结论 大学生对HPV及疫苗知识的知晓率和疫苗接种意愿较高,但接种率偏低.建议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加强财政支持、完善疫苗产业链等,以进一步提高HPV疫苗的接种率.

    大学生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影响因素

    江苏省某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效果分析

    殷德辉陈颜夙
    342-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江苏省某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效果,了解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完善预防医学专业农村订单定向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访问某高校本科生管理信息系统,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法,选取某高校2016级预防医学普通班49人和定向班69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校培养方案总体情况、培养成效、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以及学习成绩.结果 2016级定向生中,对预防医学培养目标不清晰的占比为18.84%,普通生为14.29%;更多定向班学生未制订职业规划(27.54%vs 18.37%)和个人学习规划(28.99%vs 16.33%).除大三外,定向班其余年级必修课程平均成绩均显著低于普通班(P<0.05).结论 预防医学农村订单定向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不足的问题.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同时关注学生的学风建设和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

    江苏预防医学农村订单定向生人才培养

    "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在献血者初筛中的应用

    李曦李东魏晓梅何佳燕...
    345-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对献血者初筛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2021年玉溪市献血者血液检测数据和2011-2021年玉溪市法定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报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016-2021年献血人群身份证为玉溪市的献血人次占75.29%,身份证登记为云南省的献血人次占94.95%;与2011-2021年玉溪市法定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报告资料进行比对,筛出献血前患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37例,重复献血率达72.97%.献血人群传染病发病率为44.91/10万,占玉溪市法定传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报告发病率的62.14%.结论 保障血液安全除高水平检验技术方法外,加强宣传教育,采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查询献血者是否曾经患过血液传染病,是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避免消耗大量采供血机构的资源,确保采供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应用价值显著.

    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血液安全供血者

    2007-2022年黔东南州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分析

    黄小琴熊永香杨兴锦龙英...
    348-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黔东南州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特征,为该人群制订有效的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黔东南州2007-2022年上报的15~24岁学生HIV/AIDS病例,分析其传播途径、发现途径等;下载2021-2022年黔东南州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分析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危险行为特征.结果 2007-2022年黔东南州累计报告15~24岁HIV/AIDS病例142例,报告病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男性为主(占93.66%),以同性传播为主(占62.68%).哨点监测显示:2021、2022年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9.63%、99.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5,P>0.05);2021、2022年青年学生有过性行为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5.13%、30.13%,首次性行为最小年龄为15岁;最近1次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同性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55.56%、17.82%、0.38%、0.38%;从未做过HIV检测的青年学生占调查对象的90.13%.结论 男男同性性接触是黔东南州青年学生感染HIV/AIDS的主要途径.青年学生艾滋病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存在感染、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知识行为

    苏州某高校大学生童年期虐待经历与自杀心理行为的关联

    费俊彦赵思宇赵婧宇孙妍珺...
    352-355,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童年期虐待与高校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关联,为制订防控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2年10-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苏州某高校大一、大二6 366名在校大学生,使用"童年期虐待评定量表"评价童年期虐待,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对自杀心理行为的影响.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检出率分别为8.4%、1.4%.其中,有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率分别为21.8%、3.7%,而无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发生率分别为4.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1.419、69.980,P均<0.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的影响,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童年期虐待是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OR=5.790,95%CI:4.800~6.963;OR=4.611,95%CI:3.012~7.061;P均<0.001).结论 童年期虐待是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减少童年期虐待有利于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防控.

    大学生童年期虐待自杀观念

    突发公共事件缓解期边疆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研究

    李飞赵文娟屈丽芹李蔓莎...
    356-359,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缓解期间边疆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突发公共事件后学生情绪疏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3-6月,采用分层随机比例抽样调查云南省某医学院校4221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况,使用问卷星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缓解期边疆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抑郁和睡眠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症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运用x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在校医学生抑郁评分为(37.29±5.45)分,低于中国常模[(41.88±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07,P<0.001);睡眠质量评分为[(5.04±2.92)分],低于中国常模[(5.26±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6,P<0.001);焦虑评分为[(43.77±5.43)分],高于中国常模[(29.78±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73,P<0.001).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生中睡眠状况异常者(OR=0.350,95%CI:0.311~0.392),性别中男生(OR=0.678,95%CI:0.564~0.814)更容易出现焦虑(P均<0.001).结论 突发公共事件缓解期边疆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焦虑为主,其中医学生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睡眠状况,男生在这一时期更容易出现焦虑.此外,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为明显,需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韧性.

    突发公共事件缓解期边疆地区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