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行政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行政管理
中国行政管理

鲍静

月刊

1006-0863

cpa@mail.gov.cn

010-63099125

100017

北京西安门大街22号(北京中南海1745信箱)

中国行政管理/Journal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行政管理》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本研究行政管理的专业刊物,是反映政府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也是目前我国行政(公共)管理学科大型综合性期刊,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政治学类”第一位、“管理学类”第一位。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RCCSE)、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刊,在学术界和实践界享有盛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中国行政管理》编辑部
    5页

    抓好"高效办成一件事"小切口做优行政管理改革大文章

    张定安何强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新抓手.要从"一件事"切入,将"民有所盼"和"政有所为"统一起来,将"马上就办"和"办成办好"统一起来,将"举一反三"和"有志竟成"统一起来,注重持续改进"升级办",聚焦急难愁盼"盯着办",凝聚各方力量"协同办",强化科技赋能"智能办",推进过程中要把握"由点及面、系统集成""监督评价、人民赞成""年年推进、事事有成",深化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模式创新、数字赋能、扩面增效,全面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行政效能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约化建设研究:理念、框架与路径

    孟庆国王友奎
    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推动数字政府和政务服务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围绕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约化建设的理念、框架和路径展开研究,试图以集约化建设为"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效能"大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整体政府、无缝隙政府和集约化等理论,剖析了集约化的整体性、协同性、整合性和互联网等核心理念.从组织架构、支撑架构、业务架构三个维度构建了集约化分析框架,即基础设施集约、平台应用集约、数据资源集约和服务整合集约,需要处理好集约方与被集约方的关系、多元服务渠道间的关系、上下级平台关系、平台与部门事项间关系,以及平台与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以政府网站服务渠道为例,从技术平台、信息资源库、一体化服务、标准规范和运维保障等五个方面构建了高效推进集约化的路径,并结合各地各部门集约化实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约化理念框架路径

    政府职责体系的绩效生成:兼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绩效治理

    王学军于均环
    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职责体系是政府履责的基本载体,也是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抓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动政府职责体系由建立、健全走向优化,本文构建了理解政府职责体系绩效生成的理论机理,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政府职责体系的绩效生成策略和价值实现逻辑.研究发现,结构调适和过程优化是政府职责体系绩效生成的主要手段,不同阶段情境系统及社会价值偏好的变化会引起政府职责体系价值导向 的迭代,进而决定了其变革方向和策略选择.在公共价值视域下,政府职责体系的价值实现是政治、治理和技术三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政府职责体系优化的绩效体现.本文以职责体系的绩效生成研究为借鉴,为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绩效治理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政府职责体系结构调适过程优化公共价值

    增值化改革:政务服务提能增效的行动策略

    翁列恩唐茜茜齐胤植
    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值化政务服务是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资源,通过拓展延伸涉企服务链,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的高效衍生政务服务形式.目前,浙江省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方面主要围绕组建机构加强政务统筹协调、线上平台集成业务高效办理、赋码企业实现信息交互共享、事项清单明晰服务规范标准、多元协作打通"一件事"和"一类事"服务链等领域开展创新实践,并构建需求牵引、整体协同、数字赋能、质量规约等机制推动改革.为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要求,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未来还需要加强政务服务需求识别能力、拓展政务服务链条、深化线上平台建设、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

    "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增值化运行机制

    从专注公平性到兼顾公共性:公共服务获得感价值转向的逻辑分析

    尹栾玉隋音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获得感水平不断提高.公平性和公共性是公共服务获得感形成的双重维度.公共服务物质保障和均等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公平性意义上获得感的实现.但是,由于现有公共服务体系中公共性要素的不足,公共服务获得感也遭遇了增长瓶颈.新时代建构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从专注公平性转为兼顾公共性.公平性与公共性交互递进而非完全割裂.公平性的增强能够更好地促进公共性的实现,公共性的提升也有助于公平性问题的纾解.公共事务参与权作为公共性的重要指向,是公平性的价值延伸.民主协商是促进公共服务获得感中公共性达成的实施路径和必要手段.

    公共服务获得感公平性公共性

    社区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差异:基于"制度-网络-文化"整合性框架的实证分析

    杨宝李万亮
    5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及性是中国式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之一.基于制度主义的供给有效性假说,本文带回可及性的"用户视角"并引入社会网络、文化传统等因素,构建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差异的"制度-网络-文化"整合性框架.实证研究发现:政府供给有效性促进个体可及性,即社区站点的供给水平、个体层面的供需匹配显著正向影响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社会网络的合作生产与社区养老服务站存在社交服务的"替代效应",因此社交需求较高群体的社会网络削弱了供需匹配对可及性的影响;根植文化传统的养老责任、供给方式等福利态度具有"促进效应",增强了供给水平对可及性的影响,但不调节供需匹配对可及性的影响,即面对现实之需时价值驱动让位于理性选择.本文试图揭示从"政府供给"转到"个体可及"的机制,拓展公共服务理论研究和政策体系.

    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差异制度主义社会网络文化传统

    迈向高质量的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机遇、现实困境与未来趋势

    党秀云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社区治理与创新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社区志愿服务在引领社区文明实践,补齐社区服务短板、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社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化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基层社会治理的转型升级,社区志愿服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标准化、项目化、智慧化,就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机遇现实困境未来趋势

    第三次分配:动力机制、协同效应与制度建构

    赵新峰程世勇王治国
    7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次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制度形式,三次分配的协同联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第三次分配转移层级及内在动力机制为基准,探讨协同共创理论视角下第三次分配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差异化效应.研究表明:第三次分配通过"中介"效应影响初次分配环节企业内部的价值转移与分配.而第三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联动效应,除了传统路径下第三次分配与再分配的"互补"效应外,第三次分配还能发挥异质性的"替代"效应,通过第三次分配与生产的联动从而有效规避发展中国家民粹福利主义"陷阱",最终形成第三次分配内生性责任动机驱动下的政府、企业、社会多维联动的三次分配协同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同富裕视域下三次分配协同联动的制度建构策略.

    第三次分配动力机制中介效应替代效应协同治理

    公共组织整合与继任者配置——基于中国地级市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的实证研究

    朱旭峰蒋思杨
    8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组织整合的动机、过程和结果受到学界的广泛探讨,但较少研究关注这一过程中继任者配置问题.公共组织整合的决策者对新组织继任者的配置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2018 年中国地级市国税地税机构的集体整合事件,揭示了公共组织整合背景下继任者配置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国地税机构合并的继任者配置可以被理解为决策者两个同步决策环节:首先,为满足组织整合目标,候选人的任职经验、个人精力和组织资源会影响决策者的初步选择;然后在中央对组织整合提出的"稳字当头、统筹平衡"的政治要求下,决策者会根据候选人的政治联系和中央关注对第一阶段的结果进行调整.本研究以中国地级市国税地税机构合并事件为切入点,有助于理解公 共组织整合背景下继任者配置的具体过程和人事决策的具体机制,也有助于揭示中国科层制背景下继任者配置的一般特征.

    公共组织整合继任者配置税务机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