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烟草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烟草学报
中国烟草学会
中国烟草学报

中国烟草学会

袁行思

双月刊

1004-5708

xh-bj@tobacco.gov.cn

010-63606237 63605768

100045

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55号

中国烟草学报/Journal Acta Tabacar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中国烟草学报》创刊于1992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烟草学会主办的覆盖烟草工业、农业、经济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理论期刊。本刊以活跃学术气氛、传播科学思想、促进理论思维、服务中心工作为办刊宗旨。《中国烟草学报》适合于烟草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经营管理者、相关专业科技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烟支损失质量的三种加热卷烟基棒截留效果研究

    王松史占东曾波朱震...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加热卷烟基棒材料对烟气释放质量的影响.[方法]基于加热卷烟逐口烟支损失质量(Cigarette lose mass,CLM)测量装置,选取市售加热卷烟,截取烟丝段增加烟气连接段制作参考样品,在参考样品后增加不同长度或材料基棒制作测试样品,参照ISO标准抽吸模式,测量参考样品和测试样品逐口CLM的变化,以测试样品相对参考样品的CLM减少率作为截留率.[结果](1)参考样品第1口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5.92%,第 2 口至第6 口相对标准偏差最大值为 3.39%,选取的市售加热卷烟烟丝段烟气释放质量较为稳定;(2)截留率随着基棒长度增加而增加,当基棒长度从 5 mm增加到 20 mm时,中空基棒、PLA基棒、醋纤基棒截留率分别增加 7.49%、21.56%、17.09%;且截留率:中空基棒<醋纤基棒<PLA基棒;(3)PLA基棒为 20 mm、醋纤基棒大于等于 10 mm后逐口的截留率呈现递减趋势.

    加热卷烟捕集量损失质量中空基棒PLA基棒醋纤基棒

    《烟草科技》2024年第9期目次

    8页

    加热卷烟再造烟叶中丙三醇的热裂解机理研究

    伍鹏霖张冬冬陈蕊吴昌健...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加热卷烟再造烟叶中丙三醇的热裂解机制.[方法]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系统探索酸性环境下丙三醇的热裂解机理,预测反应的主要路径与产物,采用热重分析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考察不同 pH 值再造烟叶中丙三醇热裂解产生的羰基化合物含量.[结果](1)丙三醇与质子 H 相结合后,较中性环境更容易发生热裂解,其主要反应路径为脱水历程,主要产物为水、甲醛、质子化乙烯醇(乙醛)以及质子化的丙烯醛,酸性环境下的乙醛可进一步缩合生成巴豆醛.(2)200℃时,检测到再造烟叶(pH值 4.74)中丙三醇热裂解产生甲醛和乙醛,与中性环境相比,其发生热裂解所需的温度降低,且同温度下热裂解产生的主要羰基化合物含量明显更高.(3)添加强酸调节 pH 后,随酸性的提升,丙三醇的热裂解反应明显加剧,所产生的甲醛、丙烯醛和巴豆醛含量显著升高.

    加热卷烟再造烟叶丙三醇热裂解酸性环境羰基化合物

    《烟草科技》2024年第10期目次

    19页

    蒸汽处理对上部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的影响研究

    吴键赵路灿戴路胡安福...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蒸汽处理对上部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动态水分吸附脱附仪,在 95%相对湿度下,研究蒸汽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长对上部白肋烟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分析这 4 类重要香味物质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结果]在实验范围内,提高处理温度或增加处理时长会使非酶棕色化反应、类胡萝卜素降解、西柏烷类降解三类产物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的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在60℃处理 3 h时,上部白肋烟这 4 类重要香味物质的总含量增加了 12.53%,且香气和杂气等感官品质指标明显提高.[结论]蒸汽处理可作为一种有效调控上部白肋烟香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的方法.

    上部白肋烟蒸汽处理香味物质处理时长处理温度

    基于多方法优势组合的烟叶配方模块组合分类

    蒋佳磊廖付郝贤伟汤晓东...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卷烟品牌烟叶配方分组方法和原则,基于 457 个烟叶样品的 12 种感官评吸指标,比较了 4 种判别分析和 4种机器学习方法对 4 种烟叶分类的建模集正确率(R)、验证集正确率(r)和平均正确率(m)的影响,并基于分类方法选择和权重分配构建了一种高精度的组合分类方法.结果表明:①与判别分析相比,机器学习的R显著提高,而r显著下降,且LS-SVM的R最高(92.8%),FDA和F-BDA的r最高(80.2%),但m无显著性差异;②优化选择M-BDA、FDA、ANN和KNN四种方法,按精度赋权建立的组合分类方法同时提高了R(95.3%)和r(89.0%),且m由低于 84%提高到 92.2%,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结果验证了组合分类方法的普遍有效性;③组合分类方法Kappa系数均大于 0.8,方法可靠,一致性程度高,验证集m-F1 度量显著提升 21.2%,模型泛化能力大为增强;④优雅感、杂气、余味、润感和清晰度 5 项指标对分类起主要作用,符合利群品牌的风格特征;⑤误判样品(6.5%)指标评分与其模块真实类别的不匹配归因于对库存、成本和质量的平衡,基本符合烟叶配方的调整空间.

    烟叶组合分类判别分析机器学习感官评吸配方模块

    基于机器学习的烟丝回弹特性与烟支物理指标关系研究

    李宜馨郭朋玮周茂忠周利军...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烟丝回弹特性对烟支物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不同牌号不同批次烟丝的回弹特性及对应卷制批次的烟支物理质量(烟支硬度、烟支含末率、端部落丝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烟丝物理指标(长丝率、中丝率、碎丝率、填充值、含水率)及回弹特性基于机器学习分别搭建并优化烟支物理指标(烟支硬度、烟支含末率、端部落丝量)的预测模型.[结果](1)烟丝回弹特性与烟支硬度为显著正相关,与烟支含末率及烟支端部落丝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呈负相关关系.(2)烟支硬度的最佳预测模型为网格搜索优化的梯度提升回归,R2 为 0.95;烟支含末率的最佳预测模型为贝叶斯优化的梯度提升回归,R2 为 0.97;烟支端部落丝最佳预测模型为网格搜索优化的随机森林回归,R2 为 0.97.[结论]所构建的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可用于对烟支物理指标的预测.

    回弹特性烟丝物理指标烟支物理指标机器学习

    《中国烟草科学》2024年第4期目次

    47页

    片状烟斗丝塑型、定型、切片设备的设计

    唐瑜婉宋世旭李思瑶李劲锋...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实现片状烟斗丝的国产化自主研制、丰富烟斗丝型制、提升烟斗丝风味、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一套适用于片状烟斗丝塑型、定型和切片的设备.[方法]首先通过液压缸将预处理后的烟片进行压制塑型,然后采用机械式搭扣模具对塑型后的烟饼进行再次定型,使烟饼更紧实、不易反弹,最后通过 PLC 控制系统实现烟饼的切片.[结果]该设备生产出的片状烟斗丝符合质量设定要求,片状烟斗丝长度为 50~70 mm,宽度为 20~30 mm,厚度为 2~3 mm,重量为 3~5 g,切片速度达到 30片/min,有效作业率达到 90%.

    片状烟斗丝塑型设备定型设备切片设备烟草设备自动化

    ZJ119型卷接机组传烟检测系统的研制

    潘恒乐余清饶永冯杰...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ZJ119 型卷接机组蜘蛛手—接烟轮系统出现"飞烟"故障的精准诊断,设计了一种传烟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接近开关和脉冲信号对承烟槽与吸爪进行编号,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烟条状态,检测出烟条缺失的承烟槽和吸爪.以常德卷烟厂生产的"芙蓉王(硬)"为对象,对改进前后的ZJ119 型卷接机组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①当出现"飞烟"后,传烟检测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判断出交接位置故障点;②改进后机组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单个承烟槽缺失烟条数量达到 30 支时,设备会报警停机;③改进后机组的平均调整次数降低了 1.6 次,平均调整时间减少了 95.2 min/次.该方法可为提高机组智能化水平和维保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ZJ119型卷接机组飞烟蜘蛛手接烟轮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