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庄辉

月刊

1009-6639

zyyz_cpm@126.com

010-84035601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China Preventiv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服务于广大会员和从事预防医学卫生科技人员,以促进国内外预防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发展,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动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不良体态及心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宋哈楠郭建军宋兰兰
    88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运动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女童不良体态和心理行为的缓解和改善效果.方法 将2023年8月25日-11月30日在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24名CPP女童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名.在研究期间对照组保证常规治疗的前提下不进行任何其他项目的运动干预,研究组保证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进行1周3次,每次1h,共计13周的运动干预,评价指标包括圆肩、头前引以及儿童行为量表中的指标.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干预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运动干预后,研究组12名受试者圆肩(35.04±1.64)、头前引(34.66±0.81)、心理行为(31.83±2.94)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干预前后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83、5.496、22.190,P<0.05),而12名对照组受试者圆肩(37.09±1.50)、头前引(36.58±1.96)各项指标研究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3周的运动干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圆肩和头前引(t=-3.189、-3.125,P=0.004、0.005)和心理行为(t=-2.140、-6.276、-2.267、-3.442、-2.104、-2.569、-3.638、-2.395、-3.411、-7.860,P<0.05)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3周的运动干预可以改善CPP女童圆肩、头前引,可防止圆肩、头前引不良身体姿态后续严重化,改善社交退缩、分裂强迫、违纪和残忍等因子,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干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不良体态心理行为

    武汉市日均气温对人群非意外死亡及寿命损失年影响时间序列分析

    赵原原杨念念代娟张晓霞...
    893-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武汉市日均气温在不同滞后日对非意外死亡数及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2019年武汉市居民非意外死亡数、气象数据和环保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拟合逐日气温与非意外死亡数、YLL的关系,定量评估低温、高温对二者的累积滞后效应.结果 武汉市日均气温对非意外死亡人数、YLL的效应曲线均呈"U"型,冷效应具有延迟性,在滞后1~2d开始出现并持续约2周,热效应表现为急性效应,当天出现且持续约2d.低温时,日均温度每降低1℃,人群非意外死亡数的21 d累积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1.29(95%CI:1.11~1.50),YLL 为 751.47(242.36~1 260.58);高温时,日均温度每升高 1℃,人群非意外死亡数的 3d 累积增加 11 倍(RR=1.11,95%CI:1.07~1.14)、YLL为 134.73(42.84~226.63);低温时,与男性死亡数及YLL(1.36、477.96)相比,女性(1.20、273.50)较低;与≥65岁人群死亡数及YLL(1.30、365.51)相比,<65岁死亡数(1.25)低、YLL(385.96)高.高温时,与男性死亡数及YLL(1.08、46.74)相比,女性(1.14、88.00)较高;与≥65岁人群死亡数及 YLL(1.12、80.69)相比,<65岁(1.07、54.04)较低.结论 武汉市高温和低温均可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和YLL,其中低温影响更大.≥65岁年龄组的人群更敏感,低温对男性影响较大,高温对女性影响较大,应制定针对冷热效应特征制定防治策略,关注敏感人群,以减轻气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气温死亡寿命损失年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武汉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多维度效率评价

    柯思思郭燕
    899-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效果为导向,多维度评价武汉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效率,为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卫生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超效率两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从投入-执行-效果3个维度选择3个投入、6个中间指标和7个产出指标,测算2019年武汉市各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运行总效率及各个节点效率.结果 2019年武汉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体效率为0.946,8个地区处于DEA无效.执行效率和效果效率分别为0.930、1.017,50%地区效果效率>1但执行效率<1.DEA无效地区同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当年实际到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总额浪费最为严重,高血压患者管理率冗余程度最严重,婴儿死亡率需要改进比例最大.结论 2019年武汉市各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效率差异明显,执行效率不高是制约总体效率的主要因素.建议政府部门应科学统筹,科学管理,优化卫生投入资源,提供更有增效的服务,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量"与"质"的全面提升.

    数据包络分析公共卫生服务效率评价

    社区环境支持对中老年人抑郁状况影响的队列研究

    殷蕾魏洪娟马秀梅刘俊敏...
    905-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库,分析社区环境支持因素对中国中老年人抑郁发生风险的影响,为中老年人精神健康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利用CHARLS2011-2018年数据,纳入≥45岁社区居民.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社区环境因素进行分类,利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社区支持因素对中老年抑郁发生风险的相对危险度(haz-ardratios,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本研究共随访6 765人(25 599人年),失访563人(3253人年),失访率12.70%,发生抑郁2719例.文化水平偏低、女性、从不吸烟、从不饮酒、年龄越小、身体功能完好、从事农业工作、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午睡或者夜间睡眠时长较短、居住在南方和农村的中老年人更易发生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环境因素对中老年抑郁发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收入人群中,基本设施的配备可以显著降低中老年人抑郁发生风险(HR=0.80,95%CI:0.99~0.98,P=0.031).按城市和农村亚组分析,文化娱乐社区支持和基本生活设施对降低中老年人抑郁发生风险无影响(P>0.05).结论 对于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设施的社区支持对降低中老年人抑郁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基本生活设施的配备更应向低收入人群倾斜.

    抑郁社区支持中老年人队列研究

    婴儿食物过敏患病现况及其与一级亲属过敏性疾病相关性分析

    王硕高群王爱玲徐韬...
    912-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婴儿食物过敏现况及其与一级亲属过敏性疾病患病的相关性,为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选取11个城市作为研究现场,以当地妇幼保健机构2018年10月-2019年11月住院孕产妇及其分娩的活产婴儿为研究对象,对住院分娩的产妇开展基线问卷调查,并分别在产后42d、婴儿满3月、6月和12月龄进行4次追踪随访.婴儿食物过敏的诊断采用临床统一标准,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法收集婴儿一级亲属(母亲、父亲、兄、姐)的人口学特征和过敏性疾病(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病情况.采用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婴儿与一级亲属过敏性疾病患病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婴儿2 681人,食物过敏患病率6.12%.有一级亲属过敏家族史的婴儿食物过敏患病率为7.32%,其中母亲和兄/姐均有过敏史的婴儿食物过敏患病率为11.24%,而无过敏家族史婴儿食物过敏患病率为5.19%.母亲患食物过敏与婴儿患食物过敏相关[比值比(odds ratio,OR)=2.03,95%(confidence interval,CI):1.04~3.97];母亲与兄/姐均患过敏性疾病增加婴儿患食物过敏风险(OR=2.44,95%CI:1.19~5.03).结论 婴儿期过敏性疾病高发,有过敏家族史尤其是母亲或同胞有过敏性疾病史婴儿的患病风险更高.

    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婴儿遗传史

    中山市某医院就诊成人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关文达郭珀宏黄汉伟杨子峰...
    918-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湾区)广东省中山市某医院的就诊成人患者的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接种率和接种意识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湾区就诊患者流感疾病负担及对创新流感疫苗的需求.方法 2022年12月8日-2023年2月28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既往或正在中山市某医院8个科室(部门)就诊的在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口学特征、认知、流感疫苗接种既往史等信息,并对流感疫苗接种率及接种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9.23%(692/1 764)的湾区就诊患者接种了流感疫苗,≥50岁患者疫苗接种率为39.75%(411/1034).54.31%(958/1 764)的湾区就诊患者认为流感比感冒严重,≥50岁湾区就诊患者(49.42%)略低于整体水平.居住地区(中国香港、澳门)、患有糖尿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曾罹患过流感、流感疫苗的知晓情况影响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年龄(OR=0.98,95%CI:0.97~0.99)、心血管疾病(OR=1.88,95%CI:1.11~3.18)、糖尿病(OR=1.65,95%CI:1.01~2.69)、过去1年罹患过流感(OR=3.99,95%CI:2.31~6.92)、流感疫苗的知晓情况(OR=7.20,95%CI:4.45~11.65)是认为流感疫苗接种非常有必要的影响因素.32.43%(572/1 764)湾区就诊患者倾向于接种重组四价流感疫苗(recombinant quadrivalent influenza vaccine,RIV4),57.03%(1 006/1 764)湾区就诊患者希望能在湾区内地城市接种到港澳已上市的流感疫苗.结论 湾区就诊成人患者对流感及流感疫苗认知不足,但对流感疫苗的认可度高,尤其是≥50岁人群,还需加强流感及流感疫苗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创新流感疫苗可作为提高流感疫苗覆盖率、可及性以及流感防控能力的有效措施.

    粤港澳大湾区流感疫苗接种率意识

    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对深圳市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

    刘莎赵偲马璐颜雅婷...
    925-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深圳市小学生营养现状,评估基于学校和家庭的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对学生超重肥胖防控的有效性,为未来制定儿童肥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2022学年基线时为三年级的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1年后进行随访调查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收集数据采用Stata16.0统计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同时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总体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并按照性别和儿童基线体质量状态分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共纳入学生1434名,基线儿童超重肥胖率为24.91%(干预组24.09%,对照组26.03%).干预后主要结局变量超重肥胖率[比值比(oddsratio,OR)为1.1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1~1.81,P=0.609]和消瘦率(OR=1.34,95%CI:0.79~2.26,P=0.272)的变化及干预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基于学校和家庭的综合干预措施对营养素养和身体活动的作用存在性别差异,男生营养素养总分较对照组升高(OR=1.00,95%CI:0.16~1.84);男生、女生营养素养知识得分较对照组均升高(OR=0.59,95%CI:0.24~0.94;OR=0.38,95%CI:0.03~0.72);男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减少(OR=-8.84,95%CI:-17.29~-0.39).结论 基于学校和家庭的综合生活方式干预未降低儿童超重肥胖率和BMI,但可有效提升儿童的营养素养和身体活动时间,且性别和儿童基线体质量状态对干预效果均存在一定影响.

    生活方式生长发育营养素养身体活动

    82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雷铠睿张玉凤宋鹤闫乐...
    93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病例临床特点以及耐药性,为儿童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诊断及耐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西安市儿童医院经粪便培养确诊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患儿临床特征以及耐药性.结果 共调查患儿82例,男性47例,女性35例,年龄中位数1.8岁,四分位数间距(inter quartile range,IQR)(1.1~2.8)岁.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6-9月.患儿多脓血便、水样便、黏液便,有76例伴有发热,51例合并呼吸道感染.给予全部患儿抗生素治疗.药敏试验提示,鼠伤寒沙门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以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敏感,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0.12%和76.55%,各菌株耐药谱不同.结论<2岁儿童是感染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高危人群,患儿肠道症状多样化,菌株呈现多重耐药,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正确、合理地选用敏感抗生素,以有效控制感染.

    鼠伤寒沙门菌临床特点耐药性儿童

    阶梯设计在疫苗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张笑银吴燕飞金来润朱凤才...
    936-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阶梯设计是一种以分阶段实施干预措施的研究设计,多用于评估群体层面上某种"利大于弊"的政策干预效果.该设计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单独设立对照组,在资源有限只能分阶段逐步实施干预的情况下仍保持传统随机对照试验的优势.近年来,阶梯设计在国外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疫苗的临床效力评估及上市之后的保护效果评估,如流感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乙肝疫苗、埃博拉疫苗等.本研究从基本原理、适用情况、设计类型、设计要素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对阶梯设计在疫苗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旨在为我国今后开展阶梯设计的疫苗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阶梯设计疫苗临床试验研究设计

    我国预防接种服务能力提升的挑战与建议

    胡入月李力陈俊磊曹雷...
    94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预防接种单位的服务能力.本研究通过分析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体系、经费投入、接种单位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构建预防接种评估体系、增加经费投入、优化门诊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健康教育等措施,以期为优化和提升我国预防接种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预防接种服务能力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