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武汉市日均气温在不同滞后日对非意外死亡数及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2019年武汉市居民非意外死亡数、气象数据和环保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拟合逐日气温与非意外死亡数、YLL的关系,定量评估低温、高温对二者的累积滞后效应.结果 武汉市日均气温对非意外死亡人数、YLL的效应曲线均呈"U"型,冷效应具有延迟性,在滞后1~2d开始出现并持续约2周,热效应表现为急性效应,当天出现且持续约2d.低温时,日均温度每降低1℃,人群非意外死亡数的21 d累积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1.29(95%CI:1.11~1.50),YLL 为 751.47(242.36~1 260.58);高温时,日均温度每升高 1℃,人群非意外死亡数的 3d 累积增加 11 倍(RR=1.11,95%CI:1.07~1.14)、YLL为 134.73(42.84~226.63);低温时,与男性死亡数及YLL(1.36、477.96)相比,女性(1.20、273.50)较低;与≥65岁人群死亡数及YLL(1.30、365.51)相比,<65岁死亡数(1.25)低、YLL(385.96)高.高温时,与男性死亡数及YLL(1.08、46.74)相比,女性(1.14、88.00)较高;与≥65岁人群死亡数及 YLL(1.12、80.69)相比,<65岁(1.07、54.04)较低.结论 武汉市高温和低温均可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和YLL,其中低温影响更大.≥65岁年龄组的人群更敏感,低温对男性影响较大,高温对女性影响较大,应制定针对冷热效应特征制定防治策略,关注敏感人群,以减轻气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