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刊
中国医刊

陈贤义

月刊

1008-1070

cjournalofmed@sohu.com

010-59787215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中国医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刊》创刊于1951年,系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医药卫生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医刊》以刊登专家撰写的、解决多学科共性问题和各学科交叉问题的综述性文章为主,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规范,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和观念,同时仍密切结合临床,指导临床实践,使读者看得懂、用得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栏目有:述评、著名专家论疾病、专家论坛、专题笔谈、综述、世界名刊之窗、疑难病案讨论、继续教育园地、学术争鸣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海地区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高新英贾顺莲刘小勇王玉英...
    1316-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青海地区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95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SHPT将研究对象分为SHPT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300 ng/L,54例)和非SHPT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300 ng/L,34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并发SHPT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腹膜透析患者并发SHPT的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自助抽样法进行验证,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SHPT的预测价值。结果 SHPT组患者的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ALP)均长于或高于非SHP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ALP是腹膜透析患者并发SHP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R软件构建基于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ALP等4个危险因素的预测腹膜透析患者并发SHPT的列线图模型。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拟合度较好。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腹膜透析患者并发SHPT的曲线下面积为0。989(95%CI 0。974~0。998),敏感度为92。69%,特异度为98。06%。结论 透析龄长以及血磷、钙磷乘积、ALP升高是腹膜透析患者并发SHPT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SHPT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腹膜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

    基于3D-T1WI及T2 FLAIR的影像组学研究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何晓琴李昕阳尚丹丹周亭利...
    1320-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常规磁共振三维T1加权成像(3D-T1WI)及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 FLAIR)序列的影像组学研究,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黑质、红核的改变并探讨其在P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医院就诊的100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100例健康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3D-T1WI及T2 FLAIR图像,按照7∶3的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n=140)和验证组(n=60),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勾画大脑两侧红核、黑质作为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构建基于单一3D-T1WI、T2 FLAIR序列及二者联合的3种影像组学模型,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这3种模型的诊断效能;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PD患者影像组学评分与临床量表的相关性。结果 共提取了1316个影像组学特征,3种影像组学模型均表现较好,训练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0。94,验证组的AUC为0。76~0。92,其中以联合模型中左侧红核的诊断效能最佳,AUC为0。9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D患者T2 FLAIR模型的右侧黑质、3D-T1WI模型的左侧红核影像组学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PD患者3D-T1WI模型的左侧红核影像组学评分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基于3D-T1WI、T2 FLAIR序列构建的大脑两侧红核和黑质影像组学模型对PD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联合序列模型优于单一序列模型;基于3D-T1WI和T2 FLAIR的影像组学在PD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帕金森病红核黑质三维T1加权成像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影像组学

    高原环境对世居藏族产妇足月顺产新生儿生长发育及Apgar评分的影响

    柴丽娜徐建国熊丽华龙卉...
    1326-1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世居高原藏族产妇与平原汉族产妇足月顺产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及Apgar评分,了解高原环境对世居藏族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收治的世居高原藏族产妇足月顺产新生儿106例作为高原组,另选取同期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汉族产妇足月顺产新生儿159例作为平原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及Apgar评分。结果 高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与平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原组相比,高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缺氧低压环境对世居藏族孕妇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有限。

    世居藏族平原汉族高原环境胎儿生长缺氧适应

    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意识障碍患者促醒作用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李巍王亮徐晨光何莉...
    1329-1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对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和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78例意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8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相关指标,干预4周后的促醒疗效,干预前及干预2、4、8周后的意识障碍严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神经功能[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F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主活动恢复时间、刺激反射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促醒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D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D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恢复与苏醒,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多感官促醒护理模式意识障碍促醒作用神经功能

    脓毒症患者发生休克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牛杏果李锦绣张大龙董慧君...
    1333-1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休克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7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190例)和验证集(82例)。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休克的危险因素。基于训练集数据,使用R软件构建脓毒症休克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集对其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年龄、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血肌酐、C反应蛋白(CRP)/血浆白蛋白(ALB)比值、6 h乳酸清除率(6 h-LCR)为脓毒症患者发生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训练集数据,使用R软件构建了脓毒症休克预测模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2和0。968,预测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支持模型的适配性。结论 年龄、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白细胞计数、血肌酐、CRP/ALB比值、6 h-LCR是脓毒症患者发生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1992-2021年中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死亡水平与疾病负担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王举飞王至唐华平
    1338-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1992—2021年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死亡水平及疾病负担并预测未来趋势。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球疾病负担(GBD)数据库,根据1992—2021年中国和全球PAH的死亡人数、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ASMR)描述死亡水平;采用标化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率、标化早死损失寿命年(YLL)率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综合评估PAH疾病负担;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并进行趋势分析。采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中国PAH患者2022—2032年的死亡情况。结果 中国PAH患者全部死亡人数从1992年的0。41万增长到2021年的0。73万,变化率为77。83%,AAPC为2%(95%CI 1。8~2。2),约是全球的1。5倍;中国PAH全部人群ASMR虽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为-1。2%(95%CI-1。4~-0。9),但仍高于全球水平。中国PAH患者中男性的ASMR、标化YLL率和DALY率均高于女性。预测中国2022—2032年PAH患者ASMR呈平缓下降趋势,为0。40/10万~0。32/10万,辐射范围为0。04/10万~0。60/10万。结论 中国PAH患者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高于全球水平,其中男性较女性疾病负担更重,预后较差。预测2022—2032年中国PAH全部人群ASMR将呈下降趋势。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疾病负担死亡水平预测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T淋巴细胞亚群与疾病急性加重的相关性分析

    禹阳明熊忠林袁章安汪定军...
    1343-1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疾病急性加重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1例CTD-I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参照相关指南进行规范化治疗,以治疗3个月作为评估节点。根据患者治疗3个月内疾病急性加重的发生情况分为急性加重组与稳定组,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入院时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CTD-ILD急性加重的相关性,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CTD-ILD急性加重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治疗期间,161例患者中32例(19。88%)发生急性加重。急性加重组患者发生胸闷气促、发热、关节疼痛的比例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组患者入院时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低于稳定组,CD8+T细胞百分比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水平及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与CTD-ILD急性加重明显相关(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结果显示,CTD-ILD急性加重风险与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当CD4+T细胞百分比<33。71%、CD4+/CD8+T细胞比值<1。18时,急性加重风险随二者水平降低而增加,当CD8+T细胞百分比>28。56%时,急性加重的风险随其水平升高而增加。结论 CTD-ILD急性加重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T细胞比值具有相关性,三者均是CTD-ILD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且均呈显著剂量反应关系。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T淋巴细胞亚群急性加重

    术中使用止血带对膝关节镜手术后早期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影响的研究

    宋青青马立峰郭艾倪国玉...
    1347-1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手术中使用止血带对患者术后早期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13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分为止血带组71例与无止血带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肢体肿胀程度(手术前后膝关节周径差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止血带组与无止血带组膝关节镜手术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带组的手术前后膝关节周径差值为(1。51±0。57)cm,高于无止血带组的(1。16±0。4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止血带组术后6 h及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2。32±1。25)分和(1。92±1。04)分,均高于无止血带组的(1。88±0。56)分和(1。47±0。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12)。术前两组Lysholm评分、Barthe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止血带组的Lysholm评分、Barthel评分均低于无止血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05)。术后1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9)。术后止血带组6例大腿麻木,4例肌力下降,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无止血带组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大腿麻木和肌力下降发生。止血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高于无止血带组(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手术有无使用止血带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在术后早期,相对于使用止血带,不使用止血带可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肢体肿胀,改善患者的术后早期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膝关节镜止血带Lysholm评分Barthel评分护理

    髋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的疼痛灾难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然尹星华夏京花
    1350-1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的疼痛灾难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3年7—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446例患者,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灾难化量表、疼痛数字评定法、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网络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髋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的疼痛灾难化量表评分为(26。56±11。71)分,其中142例(31。84%)患者疼痛灾难化量表评分≥38分,达到疼痛灾难化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医保、超重/肥胖、健康自评状况中或差及焦虑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髋膝关节置换术前患者疼痛灾难化发生率较高,无医保、超重/肥胖、健康自评状况中或差及焦虑患者更容易发生疼痛灾难化,医护人员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

    人工关节置换术疼痛灾难化危险因素

    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储晶晶袁志蓉母小新
    1354-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TACE的240例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量表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根据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分为发生组(n=152)与未发生组(n=88)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细胞癌TACE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校准度,并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TACE后早期营养支持、恶心程度、呕吐程度、疼痛评分,血清瘦素、食欲素A、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年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评分、第三腰椎旁肌肉指数(L3-S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CE后早期营养支持、血清食欲素A、白蛋白、SSRS评分、APGAR评分、L3-SMI是肝细胞癌TACE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而TACE后恶心程度、呕吐程度及血清瘦素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为0。927(95%CI 0。896~0。958),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74,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贴近,校准度为0。819。该模型预测肝细胞癌TACE患者营养不良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率为91。25%,Kappa值为0。842(95%CI 0。675~1。069)。结论 TACE后早期营养支持、血清食欲素A、白蛋白、SSRS评分、APGAR评分、L3-SMI是肝细胞癌TACE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TACE后恶心程度、呕吐程度及血清瘦素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区分度及预测符合率,可为临床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提供指导。

    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列线图预测模型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