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GM(1,1)模型预测2024-2030年全国职工医保基金和居民医保基金收支状况,在考虑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现实背景下,构建精算模型测算其分别对职工医保基金和居民医保基金运行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测算期内职工医保基金总体运行状况良好,至2030年累计结存为120245.28亿元,但居民医保基金2030年开始出现穿底风险,赤字额为803.26亿元;第二,即使职工参保群体的渗透率较高,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对居民参保群体需求释放更为明显,即参加居民医保的育龄夫妇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增量更高.第三,当辅助生殖技术渗透率不变时,测算期内因辅助生殖技术带来的新生儿总量为299.52万人.提高渗透率会使新生儿数量显著增加,渗透率低、中、高增长方案下测算期内新生儿总量分别增加63.24万人、110.17万人、157.10万人,可见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有利于缓解我国生育率下降的局面.第四,同渗透率增长方案下,居民医保基金在辅助生殖技术的支出高于职工医保基金,且辅助生殖技术给居民医保基金带来的支出压力远高于职工医保基金.渗透率高增长方案下,2030年因辅助生殖技术带来的职工医保基金支出仅占基金支出的0.24%,但居民医保基金该占比达0.72%,约是职工医保基金支出压力的3倍.第五,若不对居民医保制度进行政策干预以维持基金精算平衡,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给居民医保基金带来的支出最终会转嫁为财政负担.以渗透率高增长方案为例,2030年财政弥补居民医保基金赤字的负担从803.26亿元上升至1502.68亿元.针对以上结论,本文从如何减少不孕不育患者、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渗透率和成功率、促进居民医保基金可持续以及防范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更好地为完善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有助于平衡社会效益与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