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保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保险
中国医疗保险

月刊

1674-3830

zgylbx2005@163.com

010-64950918 64950968 64951008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7号天元和平大厦6层(东侧)

中国医疗保险/Journal CHINA HEALTH INSURA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主办,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综合性科技期刊。杂志以服务医药卫生体制为主旨,以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及药品生产流通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主要面向中央及地方的医保行政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药店、药企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投稿启事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
    3页

    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机构发展思考——基于定点护理机构的问卷调查

    李淑春赵秀竹魏倩陈灿...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6年我国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2020年试点进一步扩大,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普遍施行护理机构定点管理,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减轻了失能人员特别是重度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的经济和事务性负担,促进了养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基于全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定点护理机构问卷调研数据(2022年度),从机构运营、服务规模、服务从业人员、服务管理等方面对提供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居家上门服务机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总体以上门服务机构为主,提供机构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数量基本相当.三类机构发展水平、服务能力存在差异,区域间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各地在机构类型、数量、管理要求等方面标准化有待提高.本文针对定点机构管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监管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机构管理机制

    长期护理保险对老年家庭支出行为的影响——基于健康风险冲击的视角

    李民倪晨旭王震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消费潜能.随着国内老龄人口的增多,激发老年群体的消费潜能将对促进国内大循环有积极的作用.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储蓄率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提高,其主要原因是为了预防健康风险冲击.而长期护理保险通过风险分散机制能够有效缓解健康风险冲击,对家庭消费支出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利用CFPS(2012-2018年)数据,基于健康风险视角,探讨了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家庭消费支出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使老年家庭储蓄率下降了原来水平的9.7%,同时显著增加了消费支出,有效促进了老年家庭消费,其中健康消费和文娱消费显著增加;健康风险越大,长期护理保险对于促进老年家庭消费的效果越明显.此外,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城镇以及高收入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长期护理老年家庭健康风险消费支出

    共生新格局: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多元化与社会协同前景研究

    林岱衡谭清立黄颖陈昊...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供给与多元化服务诉求下的系统问题和应对策略.方法:基于共生理论,解析当前长期护理服务方案、护理人员、政府经济支持与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等统筹难题,探讨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共生模式、拓展社会参与功能的可行性及相应挑战.结果:研究围绕护理系统、社康系统、社区照护三个共生单元互动的协同前景和现实障碍,进一步从权责分配、利益循环、资源供给等角度对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体系共生机制的构建提出适宜的路径构想.结论:研究发现,从共生体系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存在共生组织模式待转变、体系内行业准入门槛高、服务内容灵活性欠缺、护理资源吸纳—下沉功能未实现的问题.政府应积极构建、完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降低准入门槛,深化支付政策改革,打造适宜服务扩围的共生环境;藉由信息共享和资源协同手段,赋能共生单元交互和吸纳—下沉功能.

    长期护理保险共生理论护理服务社会协同社区护理

    长期护理保险对医疗保健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荆门市城镇居民的合成控制研究

    蒋雯静
    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剧,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需求.一定程度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对促进医疗保健消费结构升级、释放内需潜力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长期护理保险对医疗保健消费结构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对荆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结构产生了优化效应.需求侧的收入效应、需求效应和供给侧的产业效应为长期护理保险优化医疗保健消费结构提供了解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居民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以及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提供了思路: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衔接,依托新技术创新长期照护服务供给模式,培育护理服务消费惠民增长点.

    长期护理保险医疗保健消费结构合成控制法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魏学煊杨敬宇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获取2010-2022年国内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文献相关信息,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该领域发文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学者间联系不够紧密、研究团队较少,且未形成紧密的研究网络.研究热点包括实施现状、老龄化背景、服务供给等.研究趋势包括制度探索、运行模式、护理服务等.结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政策制度研究,并完善护理服务体系,从而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

    长期护理保险可视化分析CiteSpace研究趋势

    我国居民医保筹资与待遇衔接机制的公平性思考

    朱铭来欧菁菁
    4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出我国医疗保障事业的目标之一——建设公平医保.公平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能缩小地区间以及群体间的就医待遇、医疗资源与健康状况上的差异,提升全体城乡居民的公平感和幸福感,对推动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筹资遵循"以支定收"原则与待遇支付遵循"以收定支"原则相结合、总体收支平衡的基础上,针对8个实现居民医保省级统筹的行政区,运用医疗保险筹资模型中的成本估计模型和粗估法进行了筹资与待遇适配度及基金收支状态的测算,发现8个行政区目前总体上筹资与待遇的衔接匹配情况较差,不符合保费缴纳与待遇保障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对此提出以下完善建议:探索基金管理原则逐步向"以支定收"转变;完善缴费、待遇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筹资与待遇相衔接;持续推进医保省级统筹,理清待遇保障范围及边界等.

    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待遇支付以支定收

    简易续约规则对谈判药品价格和持续供应的影响:现象及可行性方案探究

    李鑫垚高杰李元通韩晟...
    6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在2022年医保目录简易续约背景下是否存在一类特殊现象,即部分药品会不断触发连续降价条件以致最终退出医保目录.方法:本文通过构建需求价格弹性模型,结合医保目录谈判和续约规则进行数值模拟,对多轮简易续约情况进行讨论,以验证简易续约规则是否影响药品可持续供应.最后,本文对可行性方案的适用条件进行数理分析.结果:在2022年简易续约规则下,市场上确实存在一类药品,当其首次医保谈判药品降价幅度和其弧弹性满足一定条件时,会陷入无限降价的困境.该现象可能是由于企业错估药品需求或是进入医保目录后药品销量飙升,量价线性关系被打破.减少续约次数和重新谈判能够降低此类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结论:2023年简易续约规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此类现象的发生,后续政策可将阶梯型降价标准改为连续型.

    医保谈判简易续约需求价格弹性数值模拟

    数字经济时代医保治理的机制创新与政策路径

    翟绍果徐咪
    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为医保治理提供了新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手段,数据信息的无限性、算法处理的创新性和算力支撑的网络化使得共建共治共享的医保治理新格局成为现实.本文利用"主体—资源—内容"的整合式分析框架,从顶层设计、管理机制、服务机制、递送机制、监督机制和协商机制六个维度出发,强调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的融合和共享,梳理医保制度体系完善、医保经办管理优化、医保服务供需平衡和医保应用场景拓展等治理内容.数字经济为医保治理带来数字红利的同时,也出现数字创新可扩展性受限、医保治理体系脆弱性和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通过医保业务一体化经办、医保服务平台化集成、医保产品智能化应用、医保基金数字化监管和医保主体网络化联动等推动医保治理机制创新,有助于实现医保共治的结构化集成和动态化应用.同时,可以从数字健康嵌入服务场景、数字红利赋能制度效率、数字智慧助推管理经办和数字立法引领政策监管等方面实现数字经济时代医保治理的政策优化.

    数字经济医保治理机制创新

    大病保险对克服农村中老年群体多维贫困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乐章罗曦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多维贫困角度考察大病保险对农村中老年群体的减贫效果.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大病保险对农村中老年居民多维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第一,大病保险使农村中老年群体的多维贫困指数显著降低了 0.022,对样本多维贫困有明显抑制作用.第二,在中年、低收入群体和东部地区,大病保险产生的减贫效应更强.第三,削弱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强度是大病保险减轻农村中老年人群多维贫困的主要路径.结论:大病保险有效减轻了农村中老年人群的多维贫困,但要进一步增强减贫效应,还需要从健全筹资机制、优化制度设计、加强政企合作、做好制度衔接等方面进行改进.

    大病保险农村中老年人多维贫困灾难性医疗支出